双峰揽胜与水墨宏村的春日华章——湘乡市登山运动协会游三清山、黄山、宏村,庆“三八妇女节”活动纪实

寒鸦戏水

<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本次队友</p><p class="ql-block">文字提供:风铃</p><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德哥</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寒鸦戏水</p> <p class="ql-block">都说“妇女半边天”,但在我们湘乡市登山协会妇女不止半边天,单从人数上来说就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女会员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及大多数活动中,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主人翁,她们不仅仅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更是她们自己,是山颠努力绽放的铿锵玫瑰,是把春风别在云端的勇敢攀登者,是手持登山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好河山的女侠客!</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想想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女性该是多么的乏味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开篇:春风十里的集结号</span></p><p class="ql-block">美丽的三月,路边的樱花、桃花、油菜花等各色的花儿已悄然绽放,河边的柳树、银杏树等也在吐露着新鲜的嫩芽,空气里弥漫着暖暖的花香,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庆祝这个专属于女人的节日,湘乡市登山协会特意策划了一次三清山、黄山、宏村的特别之旅! </p> <p class="ql-block">3月7日上午十一点,湘乡市登山协会23名女队友,9名男队友,一共32人从湘乡市城区蒋琬广场乘坐大巴车出发,前往湘潭北站乘坐高铁,缓缓揭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下午1点27分,我们搭乘的列车徐徐启动,飞速奔驰在这开满鲜花的田野里,一路向东,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于下午5点抵达江西上饶站,再坐上来接我们的大巴车,行程一个多小时来到了玉山县三清山脚下的紫湖镇,入住民宿,享用晚餐,当晚我们就在这里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开爬天下第一灵山——三清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章:“女神峰”上的巾帼风采 </span></p><p class="ql-block">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天神列坐于山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三清是道教对其所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最高天神的合称。历代文人墨客不辞攀登之苦,纷纷登山吟赋,留下了“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等无数赞誉。</p><p class="ql-block">当代著名的散文家秦牧则把三清山描绘成“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客赞美三清山“美在自然,奇在深幽,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p><p class="ql-block">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在三清山留下足迹,公元1636年,徐霞客在《江右游日记》中写道:“十月十七日鸡鸣起饭,再鸣而行。……又十里,东津桥,石梁高跨溪上。其水自北南流,其山高耸若负扆,然在玉山县北三十里外。盖自草萍北度,即西峙此山,一名大岭,曰三清山。”</p><p class="ql-block">所谓沧海桑田,正是三清山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历经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14亿年的地质变迁里先后经受过三次大海浸,并有两次沉入海底达五六亿年。由于海底火山的作用和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以及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山体不断抬高,断层密布,呈垂直状态的花岗岩体又长期受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终造就了今日三清山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p><p class="ql-block">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是集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由南清园景区、万寿园景区、西海岸景区等十大景区组成,“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自然四绝”,又有巨蟒出山、东方女神、玉女开怀等“十大绝景”。</p> <p class="ql-block">3月8日,又逢周末,为避开人流高峰,领队决定我们早起于七点半便赶到金沙索道,经过一个多小时排队坐缆车上山,我们抵达了三清山的核心景区——南清园景区,这里集中展示了亿万年地质演化形成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特征。著名的东方女神、巨蟒出山、独秀峰、禹皇顶、玉女出怀等都在这一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了索道没多久就到了第一个大的景点:灵峰驼影,只见对面的两座山峰,前面高高凸起的峰柱加上身后的石峰,二者合看便像一只骆驼,前面的峰柱便是骆驼高昂的头颈,在这个角度,此处景观称为“神驼峰”,是花岗岩峰丛和峰柱组合而成的象形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等到我们换一个角度,走到山的另一边,这个骆驼头便是三清山另外一个有名的景点“巨蟒出山”,巨壑深处一条巨蟒腾空而起,巨蟒通高120多米,身粗直径却只有7米多,峰端略粗形似蟒头,峰腰纤细有若蛇身,云飞雾绕之时,蟒头窜动,蛇身微摇,形似一条巨大蟒龙,吞云吐雾,直欲腾空冲天而去,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出来一直有点担心天气不好,不过老天爷真是很宠爱女同胞们,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所以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山上残留的冰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虽然脚下还是要小心打滑,但好天气带来的好风景让人心情也格外的爽!</p> <p class="ql-block">带上我们的好心情,让我们和“司春女神”来约个会吧!“司春女神”是三清山标志性的景观,也叫做“东方女神”,整座石峰通高86米,面对“巨蟒出山”,朝玉京峰而立,整座石峰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端庄少女,无论近观远眺,皆栩栩如生,形象美妙,她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宽额头,玉佩饰顶,秀发齐肩,莲盘端坐,风姿绰约,双手托着两棵古松,意若要使春色永驻人间。这几亿万年来,不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女神都端坐山巅,顶天立地,栉风沐雨,与巨蟒出山峰相依相偎,双双岿然屹立,以博大的胸怀,携手连理,要把春色和挚爱永远洒向人间!</p><p class="ql-block">因此玉帝把她封为“司春女神”。让她来掌管人间万物生机和爱情,让人间花常开,树常绿,五谷丰登,年年有春天;世人认为她是东方圣神,春天的化身,爱情的象征,因而终被称之为东方女神、中国爱神峰,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永远美满幸福。</p> <p class="ql-block">关于女神峰的由来,有很多传说:</p><p class="ql-block">一说传说女神原为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瑶姬,瑶姬生性活泼,私自下凡到三清山游玩,受伤后正巧被一位上山采药的英俊小哥孟龙相遇救起并相爱结婚,但遭到玉帝的反对,企图拆散他们,但两夫妻忠贞不渝,宁死也不分离,孟龙被化为巨蟒,瑶姬变身为女神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说为女神本是当地民间一少女,勤劳质朴,美丽动人,玉皇大帝听说后,便要把她召入天宫,占为己有,她不甘受其欺凌,更舍不得养育她的大地,一气之下,便化成一尊石峰,永生永世守着故土。</p> <p class="ql-block">三说姑娘本是山下一采药老人的独生女儿,为救护众乡亲,泄露了玉帝要把三清山沦为大海、把百姓变为人鱼的天机,才遭玉帝惩罚而化为石峰的。</p> <p class="ql-block">你愿意相信哪个传说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有一座惟妙惟肖的女神在那儿一直端坐着保佑这一方的水土和乡民就足够了!关于这些传说,无论是哪一个,都体现出自古以来女性的力量,她们对爱情忠贞,她们对乡民热爱,他们对故土情深,她们敢于反抗强权,她们敢于争取幸福,她们就是勇敢无畏的化身,她们就是矗立在每个人心目中的女神!下午四点,最后一批走完中线的人员从山上下来,我们结束了三清山的游玩,驱车前往安微黄山市,开启我们的第二篇章,畅游天下第一奇山——黄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章:黄山云海中的凤凰涅槃</span></p><p class="ql-block">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因峰岩色泽青黑,远望如苍黛而名,因此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本意为黑木)山”。这里也被认为是黄帝炼丹的地方,这种传说流传到大唐天宝年间,李隆基痴迷求道访仙,以期长生不老,当闻知黄帝曾于江南黟山炼丹成仙,便派人去觅寻仙丹妙方,下诏将“黟山”改名为“黄山”。因黄帝炼丹而引发唐玄宗敕名黄山之说流传最广也影响最大,至今黄山上许多景点名,如轩辕峰、炼丹峰、仙人峰、黄帝坑、洗药溪等都与此传说有关。</p><p class="ql-block">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有千米以上高峰88座,“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海拔均逾1800米。黄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三项名片。</p><p class="ql-block">毫不夸张地说,黄山算得上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名山,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我们昨天游过的三清山的风景已经算是顶配,但它还只是被叫做“小黄山”,人们评价三清山“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的话用在黄山无不过之而不及!它的出名与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大力推荐有关,徐霞客一生游历的名山数不胜数,可唯独给了黄山最高的评价,在游黄山之后发出“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叹,这一评价被后人归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由于徐霞客的大力推介,黄山之美这才变得家喻户晓!</p> <p class="ql-block">也许正是因为黄山太有名了,大家对它都心向往之,再加上周末节假日的加持,虽然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9日五点多钟就早早的起床了,想尽量早点赶上山,但黄山的人海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管是在游客中心坐摆渡车还是上山坐缆车,都需要排长长的队伍。将近十点,我们终于坐在了玉屏索道缆车内,窗外的风景抵消了之前等待的焦闷。</p> <p class="ql-block">黄山的主景区主要分为前山、后山、西海大峡谷三部分,这次我们是由前山慈光阁进山,准备从后山云谷寺出山。前山险峻,后山秀丽。坐在缆车内,对“险峻”二字感受极深。</p><p class="ql-block">全长2176米、垂直高差近千米的玉屏山索道,像是一段浓缩了前山险峻的空中走廊,缆车在奇峰云海间穿梭,如行云端,两侧奇峰竞秀、峭壁惊魂,天都峰、莲花峰等景点仿若触手可及,让人未踏山顶,已醉三分。</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多,我们终于来到山上,发现山上更是人潮汹涌,不足两米的游道上挤满了人,而且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我们只能随着人流慢慢移动,爬过好汉坡,经过送客松,终于见到黄山最闻名遐迩的黄山松——迎客松。</p><p class="ql-block">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是黄山“五绝”之首。黄山的地形以花岗岩为主,岩石坚硬,缝隙较少,不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而松树的根系发达,能够在岩石缝隙中扎根生长。松树的种子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山体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含有钾,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被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又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分解出来滋养松树。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岩缝中存活、成长。此外,黄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的气候也适合松树生长。由于大部分黄山松都依峭壁而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使得黄山松的枝桠向一边倾斜,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迎客松正是所有的黄山松里最具代表性的,它因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故而得名。它生长在海拔 1670 米处的悬崖峭壁上,扎根于岩石缝隙之中,已有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迎客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 800 多年前。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就有文人墨客对黄山的松树进行了赞美和描绘。但关于迎客松的确切记载,最早见于清代的《黄山志》。</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迎客松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和自然灾害,但它始终屹立不倒,顽强地生长着。1972 年,一场大火差点毁掉了迎客松,经过全力抢救,它才得以幸存。随着时间的推移,迎客松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生长规律,迎客松的枝叶形态、树干粗细等都有所改变。</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迎客松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黄山风景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人员,对迎客松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和守护,确保其健康生长。迎客松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树,它是作为黄山的标志性景观和中国的文化符号,象征着热情好客、友谊长存,是中华民族友好、善良品质的体现,它也象征着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迎客松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感受了热情好客的迎客松之后,我们又继续随着人流往前走,第一高峰莲花峰这几年不开放,而天都峰也因冬季处于休整状态关闭,所以这两大主峰都只能远观而不能攀爬,虽然有点遗憾,但也没办法,很多地方能去也要讲究一点缘分。此时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大家纷纷穿上雨衣、打起雨伞,弯弯长长的游道上被各种颜色的雨衣雨伞点缀的五彩缤纷,也算是雨中黄山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实我们一直期盼着游黄山时能碰到一个好天气,天公虽然不作美,但对于多年户外的我们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世界赠与我们的,我们都微笑着接受并享受!在百步云梯时只听到人群中有人在叫:“快看,有猴子!”果然,看到松树上有好几只大大小小的猴子窜上跳下,还与游客们嘻戏互动,拿着游客们递过来的玉米、苹果、橙子等食物大快朵颐,看上去很是顽皮可爱,大家也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可惜这一路的人太多了,为了安全大家都不敢多停留,只能随着人流往前走。钻过鳌鱼洞,经过鳌鱼峰,我们到达天海,中午在这里补充点能量,继续向光明顶出发,过了光明顶,就正式进入到黄山的后山。</p> <p class="ql-block">后山以秀丽为美,道路落差相对较小。眼看时间不早了,我们加紧向着白鹅岭云谷索道进发。途径观石亭,远远地望见了飞来石,透过这块“补天遗石”看到了红楼梦的影子。进入后山后,此时雨越下越大了。春雨,洗涤着尘世的喧嚣,浇灌着这片大地,树木在雨中更为翠绿,黄山空气之清新,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云雾,总是来得行踪不定,却又有迹可循,给人无限惊喜。苍穹之下,云海与天际相连,却也缠绕山峰、林海,远处薄纱轻笼群峰。云、烟、峰、树,处处可见秀美的诗意画卷。云雾伴着清风,美景交相辉映,岁月从不败美人,也从不败黄山,此时只想静静观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铭记这美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正如我们的会员玲子的感叹:“雨丝轻吻山峦,云雾缠绵峰间,水墨黄山褪去艳阳滤镜,却在烟雨里显露出千年丹青本色。青松披雾为纱,奇石沐雨成砚,每一步都踏在流动的云海上,恍若踩着蓬莱仙岛的边缘。不必遗憾未见晴空万丈,这满山翻涌的云气,恰是天地挥毫泼墨的狂草诗篇。”</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我们坐缆车下山,结束我们的黄山之行,玉屏索道上山,云谷索道下山,这一上一下之间,我们仿佛穿越了人间仙境,留下了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章:水墨宏村里的诗意春光</span></p><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的最后一天最后一站便是宏村,没有了爬山的强度,这一天显得格外轻松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宏村,本名弘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曰弘村。”传说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清乾隆年间,为避当朝天子之讳,当地将“弘村”之名改为“宏村”,并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2012年,宏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此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黄山与宏村,本就是一组对立的统一——黄山雄奇,宏村柔美。一山一村,一石一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生活智慧在此完美地融合。</p><p class="ql-block">古徽州是一个文化认同感特别强的地方,在历史不断演变中,创造出了独特的“徽文化”。徽州宗族、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等,至今仍极具生命力。有一句老话是这么形容徽州地形的:“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倚庄园”。</p><p class="ql-block">今天提到徽州,最常想到的是汤显祖的一句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自己恐怕都想不到,这句本意并非歌颂徽州之美的诗词,几百年后竟成为最受欢迎的徽州名片。南宋诗人赵师秀写道:“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可以说,这是皖南山水的精准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皖南山野之美,不仅美在自然美景,更美在与山水完美结合的徽韵乡风上。</p> <p class="ql-block">宏村便是这样一个诗情画意、钟灵毓秀、墨香氤氲的古徽州传统村落的典范。这里,还完整保留着明清徽派古民居的建筑面貌和特征。粉墙黛瓦间,徽韵意悠长。徽派建筑,以青瓦白墙、砖雕门楼为显著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宏村的人文智慧,在于它的选址、布局、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落内外的人工水系采用仿生学“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此结构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整个村落,恰如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巧夺天工,惟妙惟肖。走进宏村,你眼帘的一大片湖面,就是宏村著名的“牛肚”——南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传,明万历年间,宏村日渐繁荣,人口增多,单靠月塘蓄水已不够村民使用,所以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傍砌石立岸”,这才形成了如今的南湖。南湖的韵致,颇有几点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神采。湖形如弓,中堤如箭,将南湖一分为二。中堤上的圆形拱桥名为“画桥”,据说是电影《卧虎藏龙》李慕白牵马走过的地方,也是宏村景色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站在画桥上,只见碧水清清,波光粼粼,浮光倒影,水天一色。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南湖的北岸正中位置,便是宏村的著名景点之一——南湖书院。这里据说是由村中文人汪以文出资修建,供村中子弟读书求学的场所。走进南湖书院,只见正厅上方高悬一匾,上书“志道堂”三个大字,应该是取自《礼记》中“志同道合”的旨意。两旁圆柱,刻有“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的对联,颇可咀嚼玩味。后堂就是文昌阁,供奉着孔子和其他儒家先贤的牌位,显示出汪氏族人对于儒家一派的特别礼遇和尊崇。正厅左侧为启蒙阁,是村中低龄幼童读书启蒙的场所。右下侧铺设三级台阶,寄托着此间学子日后飞黄腾达、“连中三元”的美好愿望。启蒙阁后面是会文阁,“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里是高年级同学孜孜求学的学堂了。书院后面还有乐彼园等其它休闲场所。据考究,徽州人的祖先其实多是当初“衣冠南渡”时的中原士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千百年来这里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如汤显祖、朱熹、胡适、胡雪岩等。伫立在高大宽敞的南湖书院,至今,你依然会清晰感受到这座小小村落,乃至古徽州千百年来赓续不绝的书香文脉!</p><p class="ql-block">穿过南湖,我们便进入到村落中,那参差高低、鳞次栉比的各式民居就是牛的躯体了。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那清澈轻快的流水始终就在我们的身边萦绕。其势徐缓,其声潺湲。这穿家绕户,常年不断的水圳,就是贯穿全村的“牛肠”。</p><p class="ql-block">水圳总长度有1200多米,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约有600年历史。传说,为了保证整条水圳的水质,宏村汪氏祖先曾对村民洗涤事项作出严格规定:早上八点之前,任何村民不得在水系中洗涤衣物,如有违反,便会受到相应惩戒。在小巷中兜兜转转,我们来到了宏村“牛胃”——月沼。据传,这个月沼池塘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的祖先发现村中有一处永不枯竭的天然泉水,他们凿引西溪水,设计出九曲十弯的牛肠水圳,将水引入村中心的天然泉眼处,最终建成了这个半月形的池塘——月沼。月沼建成后,不仅可以用于蓄水,还能供村民们防火和饮用。站在半月形的“月沼”边,只见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宛如一幅天然的皖南山水画卷。月沼北畔正中就是“乐叙堂”,又名“众家厅”,为汪氏总祠,也是15世纪初明永乐年间所建。令人惊奇的是,祠堂左侧,竟然还供奉着一位异姓的女性祖先,蜚声中外的宏村水圳工程设计者和建设者——胡重胡夫人。相传,胡重原是西递村一名风水先生的女儿,从西递嫁到宏村后不久,她的丈夫——族长汪思齐就赴山西任职为官,于是,族里的大小事宜便由胡重代行。为解决缺水的问题,胡重从休宁万安镇请来了堪舆大师何可达,在踏勘地形、绘制地势图的基础上,制定了向南扩大村落及引水入村的整体规划。流连在汪氏祠堂内,仔细端详乐叙堂胡重夫人的画像及“巾帼丈夫”的四字牌匾,不禁让人心生无限敬仰——就这样一个水一样柔柔弱弱的女子,身上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智慧力量!水语无声,溪流潺潺;水流无形,波光潋滟,宏村与水,与胡夫人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至柔却又至刚,至弱却又至强!难怪曹公要借贾宝玉之口感叹“女儿是水做的”。 “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花带笑,一路吟过画桥西。”漫步在宏村的街道上,你会被这里悠久的历史人文所吸引——每一条石板路,每一道弯曲的小巷,都仿佛在细声叙说着那些曾经的过往。而村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粉墙黛瓦,绿水人家;不徐不疾,烟火日常。</p> <p class="ql-block">作为徽派文化幸存于世的集大成者,宏村,如一壶陈年老酒,静卧黄山脚下,独自散发着她醇美独特的芳香。 除了美景,宏村的美食也别有风味,毛豆腐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豆香,再配上特殊酱料,堪称人间美味,宏村烧饼,酥香的外皮再加上梅干菜肉馅,满口留香,还有桂花软膏、葛根酥,五福果,茶干,牛肉面…… 到了离开的时分,我们内心满是不舍,带着满满的回忆归程,宏村象一位温婉的女子,将定格在我们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终章:女性的力量在山川间的觉醒 </span></p><p class="ql-block">四天的旅程穿过三个省市,挑战了两个名山,漫步了一个古村落,只觉得时光飞逝、记忆难忘!如今踏入归程,重新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山川河岳的洗礼后,作为女性,我们感受到自己无声的褪变,从司春女神、黄山松、胡重夫人等处传递给我们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我们前行,不要害怕风雨,不要惧怕困难,我们的名字不叫弱者,我们的性别不是第二性,我们是创造世界补天的女娲,我们是不屈不挠填海的精卫,我们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我们是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我们是宁死不屈的秋瑾……… 三八节的春风里,女性力量从来不是虚妄的口号。它是江南烟雨中绣娘指尖的千丝万缕,将神话传说和对自然的敬畏都融进一针一线里;是西北戈壁上女工程师手握图纸丈量风沙的背影,用混凝土与钢架筑起抵御荒漠的绿洲;是都市霓虹下女创业者深夜伏案的剪影,咖啡杯里漂浮的不仅是苦涩,更有破茧重生的执念。 那些说女性要"像水一样温柔"的规训,忘了水的力量——它能化作涓涓细流滋养万物,亦能掀起滔天巨浪重塑山河。当她们穿上运动鞋攀过陡峭的岩壁,当她们在古村落里传承百年匠心,我们终将懂得:真正的力量,是既能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生命,也能如火山熔岩般重塑世界的担当。这个春天,愿每位女性都做自己土地上的女神:不必追赶太阳,因为你们本身就是光源;无需效仿溪流,因为你们本就拥有江河的浩荡;当你们奔跑时,连影子都会长出翅膀。</p><p class="ql-block">●文完●</p> <p class="ql-block">活动点评:</p><p class="ql-block">一、本次活动是协会管理层开会集体讨论而设定,根据自愿报名与工作需要的原则,由副会长德哥、副秘书长铃子、财务平平三人负责开展。为顺利开展,最大限度满足参与人员的满意度,协会从参加人员身份(会员、非会员)、出行的方式、交通工具的选择、费用的控制均做了通盘的考虑。</p><p class="ql-block">二、经过比较,协会最终决定此次活动交由中国旅行社湘乡分部承办,由协会负责实施。旅行社主要负责交通工具的预定,酒店预定、门票预定及落地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联络。通过旅行社的操作,整个行程流畅,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在此对中国旅行社湘乡分社表示由衷的感谢。</p><p class="ql-block">三、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协会管理层德哥、铃子、平平三人与旅行社负责人组建了临时工作群,彼此相互及时不断沟通,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行程价格。</p><p class="ql-block">四、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协会对本次活动免收器材费用,并明确要求参与活动的管理层人员务必严格把控费用支出,确保总开销不超过预定预算。鉴于本次活动涉及两地旅行社的合作,我们特别与对方旅行社沟通,明确要求全程不安排购物环节,以确保活动的纯粹性和大家的体验质量。尽管这一安排可能导致对方旅行社损失部分预期收入,但经过友好协商,我们已就部分合理要求达成了一致,以平衡双方利益。</p><p class="ql-block">五、活动中,协会管理层人员发挥了中坚的作用,尤其是副秘书长铃子首次参加类似的复杂活动,敢于大胆工作,全力配合副会长德哥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六、此次活动女同志居多,参加活动的男同胞们始终在充当护花使者,值得表扬。</p><p class="ql-block">七、活动结束后,大家仍沉浸在愉快的回忆中,会员风铃却在忙着为本次活动著书立说,给队友们记录活动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八、参活活动的全体队友们能服从安排,统一行动,风貌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协秘书处</p><p class="ql-block">3月13日</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