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戒欺客“务真务精”<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获美誉“江南药王”。</p><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地处杭州吴山脚下清河坊。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始人胡雪岩在其创立的胡庆余堂中高悬“戒欺”牌匾,并提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强调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获得良好的口碑,被誉为“江南药王”。</p> <p class="ql-block">△清河坊鼓楼</p><p class="ql-block">从南宋建都到明、清二代,河清坊一带形成了一条“药铺”长廊:有南宋的保和堂、明朝的朱养心膏药店及晚清“六大家”胡庆余堂、叶种德堂等,是“古代中医药典”的发迹之地。</p> <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继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秉承了这一良好的传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文化、建筑艺术和传统技艺,使之代代相传,垂范后世。</p> <p class="ql-block">△“进<span>场</span>交易”屏风</p> <p class="ql-block">△“高入云”内廊月门</p> <p class="ql-block">△内廊方帖药匾</p> <p class="ql-block">△内廊角亭</p> <p class="ql-block">△“药局”(柜台门庭)</p><p class="ql-block">门庭楹联:</p><p class="ql-block">野山高丽东西洋参,</p><p class="ql-block">暹罗官燕毛角鹿茸。</p> <p class="ql-block">△柜台大堂</p> <p class="ql-block">△庆余堂</p><p class="ql-block">堂柱楹联:</p><p class="ql-block">益寿引年长生集庆,</p><p class="ql-block">兼收并蓄待用有余。</p><p class="ql-block">饮和食德,俾寿而康。</p> <p class="ql-block">△大堂“胡雪岩像”</p> <p class="ql-block">△大堂徽式砖雕门庭</p> <p class="ql-block">△庭院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图》木雕屏风</p> <p class="ql-block">△药王----孙思邈(塑像)</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医药学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和智慧的结晶。亦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科学和文化遗产。它对保障人民健康,民族繁衍和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创创立于1987年,是我国第一个中药专业博物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它以胡庆余堂古建筑为依托,通过陈列介绍中国药学概况,胡庆余堂发展史,药物标本和手工生产作坊等内容,使观众对中药的起源、形成、发展和运用及胡庆余堂的特色等等,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展览旨在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人健康服务。</p> <p class="ql-block">△中 药</p><p class="ql-block">在西方医药学传入我国以后,人们把我国的传统药物称作"中药"。中药是以植物为主体,包括动物、矿物在内的自然药物及部分加工品。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经验,中药的应用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以其卓越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国际医药界和科技界的嘱目。</p> <p class="ql-block">△药王----孙思邈</p><p class="ql-block">孙思邈(581年一682年),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孙思邈博通经史百家,著有《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唐以前的各科医学成就,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并建祠纪念。</p> <p class="ql-block">△中药鼻祖----桐君老人</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最早的药学家。有关他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约在春秋时期写成的古史《世本》一书中。据记载,桐君是黄帝的大臣,擅长本草。</p><p class="ql-block">相传黄帝时,在美丽的富春江畔,有一座桐君山,有老者结庐炼丹于此,悬壶济世,分文不收。乡人感念,问其姓名,老人不答,指桐为名,乡人遂称之为“桐君老人”。</p> <p class="ql-block">△李时珍</p><p class="ql-block">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著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明代著名医药学家。</p><p class="ql-block">《本草纲目》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花了整整26年时间撰写而成的医药学巨著。全著收药1892种,剂方一万余首,药物图一千多幅,共52卷,共二百万字。内容极为丰富,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的宝贵遣产。该书十七世纪传到国外,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炮制的发展</p><p class="ql-block">炮制包括炮灸加工和药剂制造,它是根据药物本身性质,依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种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形成较早,记述也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中药成器</p> <p class="ql-block">△剂型的发展</p><p class="ql-block">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来看,我国早在二世纪已经正确地按照辩证施治灵活用药,而且所采用药剂种类已相当丰富。到了近代,为了更好地增加药物疗效,出现了片剂、针剂、胶囊剂、口服液剂等等新剂型。</p> <p class="ql-block">△丹剂</p><p class="ql-block">丹剂源自我国古代道士的炼丹,它是指用汞及某些矿物类药物,在高温条件下经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是无机化合物,亦称“丹药”。</p> <p class="ql-block">△江南药王----胡庆余堂</p><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古建筑别具一格,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瑰宝,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p><p class="ql-block">胡雪岩(1823—1885年),本名胡光墉,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筹办私人钱庄,在全国设立“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模型</p> <p class="ql-block">△胡庆余堂经营</p><p class="ql-block">经营的核心是“戒欺”和“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胡庆余堂的经营之道体现在其“戒欺”文化上。胡庆余堂的创始人胡雪岩在其创立的胡庆余堂中高悬“戒欺”牌匾,并提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强调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严格的职业要求使得胡庆余堂在制药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江南药王”。</p> <p class="ql-block">△手工生产作坊工具</p> <p class="ql-block">△胡公斋</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3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