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泉州游

芬芳

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包括福州、厦门、泉州等主要城市。‌泉州市,简称“鲤”,别名刺桐城、温陵, 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说到泉州的城市标志,那非西街的开元寺莫属了。开元寺内的东西塔,见证了泉州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东塔名为“镇国塔”,西塔名为“仁寿塔”,这两座塔都是在南宋绍兴年间建造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两塔相距200米,形成了泉州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宋代二塔。 福州市下辖一个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中国平潭岛。 平潭岛与台湾距离仅126公里,与台湾隔海相望。 预计在2035年可以坐上动车到台湾。 平潭岛上有个海坛古城是4A级景区,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 海坛古城东临大海,滩面平缓,细沙如银,有“坛南银滩”之称‌。<br> 泉州有个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由当时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蔡襄北宋官员、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在任期间,积极筹集资金、调动人力,克服技术难题,最终完成了这座跨海石桥的建设。 洛阳桥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杰作,更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汗水,见证了泉州乃至中国的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辉煌历程。 2021年,洛阳桥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洛阳桥与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享有“海内第一桥”的美誉。<div><br></div><div>这是位于洛阳桥头的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详实记录了洛阳桥建造的历史,还展出了一系列的珍贵文物,称天下第一桥博物馆。<br></div> 在洛阳桥上,有一块名为“西川甘雨”的石刻,西川甘雨‌的典故源自明代嘉靖年间泉州府的求雨传说。 窣堵波式塔,坐落于桥南桥头的东侧,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洛阳桥上屹立着6座代石塔。 石碑上:<div>刺桐花谢刺桐城,</div><div>法界桑莲接大瀛。</div><div>石塔双擎天浩浩,</div><div>香炉独剩铁铮铮。</div><div>亚非自古多兄弟,</div><div>唐宋以来有会盟。</div><div>收复台澎今有届,</div><div>乘风破浪待群英。</div><div>这是1962年郭沫若在泉州写。</div> ‌少林胜迹‌代表着少林寺的历史辉煌和禅武精神的崇高赞誉。少林胜迹是泉州少林寺牌坊上题写的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这四个字不仅是对少林寺过往辉煌的凝练总结,更是对其在岁月长河中所积淀的禅武精神的崇高赞誉。<br> ‌踏上旅程,把烦恼丢在风里,去拥抱山川湖海的温柔‌。 沿着海岸线漫步,听海浪轻吟,时光在此刻变得缓慢又美好‌。 ‌旅途中,每一次驻足,都是与美好不期而遇‌。 戚继光雕像,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酿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患,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 崇武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被誉为“天然影棚”和“南方北戴河”。 崇武海岸线是观赏日出日落和潮汐变化的好地方,是“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br> 惠安女雕像,是指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群特殊的民间风情女人,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和勤劳的精神闻名海内外。 惠女风情。 洛伽寺。 解脱桥。<br> 五店市指的是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建筑,横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掩映在密集的高楼大厦中间,在当地历次现代都市改造建设中得以幸存,并受到不断升级的保护。 这里有着古老的街区和错落有致的红砖古厝,充满了这座城市的文化韵味。 五店市街区人少景美,非常适合悠闲地漫步,感受闽南建筑的独特魅力。 中国“学霸省”:历史上共592名状元,有三分之一都来自福建省。泉州状元街出过8个状元。 蔡氏家庙不仅是青阳蔡氏家族传承的见证,还见证了蔡氏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自唐代蔡氏从莆田仙游迁入青阳以来,蔡氏家族传衍了40余代,族裔遍布世界各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