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揭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池渡小学以“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课后服务中积极探索“基础托管+素质拓展”双轨模式。新学期,为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粤教体函(2025)8号)文件精神,学校在原有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学校整合优质资源,推出以体育和音乐为核心的课后素质拓展活动模块,根据季节变化,利用课后服务时段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综合活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助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成为玉滘镇推进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的生动实践。</p> <p class="ql-block"> <b>立足政策导向,构建多元课程体系</b></p><p class="ql-block"><b> </b>根据揭阳市“5+2”课后服务模式要求,学校科学规划课后服务时间,将下午课后服务分为“基础托管”与“素质拓展”两阶段。其中,第二节素质拓展活动严格遵循“自愿参与、公益普惠”原则,开设体育、音乐两大模块多项课程。体育类涵盖体能训练、篮球、乒乓球、毽球、跳绳、同心球等项目,音乐类包括声乐训练、合唱团演练等内容,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b>融合五育并举,彰显特色育人成效</b></p><p class="ql-block"><b> </b>体育模块:强健体魄,锤炼意志</p><p class="ql-block"> 学校结合“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将体能训练设为体育模块的基础课程,通过科学的运动计划提升学生耐力与协调性。同时,篮球、乒乓球、同心球等团队项目不仅锻炼学生体能,更培养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特色项目如毽球、跳绳,则融入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学生对本土运动的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音乐模块:陶冶情操,激发潜能</p><p class="ql-block"> 声乐训练课程通过专业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发声技巧,提升艺术表现力;合唱团演练则注重团队配合,通过《红红的太阳》《共产主义接班人》等经典曲目排演,厚植家国情怀。学校还计划引入潮汕传统音乐元素,推动非遗文化传承,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p> <p class="ql-block"><b> 强化管理机制,保障服务质量</b></p><p class="ql-block"><b> </b>为落实揭阳市“课后服务以校内供给为主”的要求,学校统筹师资力量,由本校体艺教师主导课程设计。同时,严格执行收费政策,遵循“政府指导价”标准(每生每学时1.2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费用减免,确保服务普惠性。此外,学校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课后服务)” ,落实“家长申请—班级审核—签订协议”流程,保障参与自愿性,并通过公示收支明细接受社会监督。</p><p class="ql-block"><b> 社会反响热烈,助推教育生态优化</b></p><p class="ql-block"><b> </b>自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参与率高,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一位家长表示:“孩子不仅作业效率提高,还能发展兴趣爱好,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接送难题。”学校推动的课后服务模式,既响应了揭阳市“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号召,也为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供了有效路径。</p> <p class="ql-block"> 总之,池渡小学以政策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将课后服务努力打造为“减负增效”的重要阵地。未来,学校将计划进一步拓展劳动实践、行走的思政课等模块,构建更完善的素质教育生态圈,为揭阳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