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浩闪小说《狼》赏析

微读馆(庆乐随笔)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黄志浩闪小说《狼》赏析。</p><p class="ql-block">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代表着动物性本能欲望,如狼的生存本能、性欲等。超我遵循至善至美原则,代表着社会道德规范等,是人性中高尚、道德的部分。自我则在本我和超我间协调。狼潜入人体,意味着本我的动物性与超我的人性激烈对抗,自我在中间艰难协调,若失衡就会导致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黄志浩闪小说《狼》以独特的“狼潜入身体”的设定,揭示人性的弱点,构思巧妙。</p><p class="ql-block">从情节来看,“狼”不断蛊惑主人公,在面对父亲生病和小孩落水时,都让他产生自私的念头,使他做出错误的行为,展现了人性在利益和风险面前的摇摆。比如在父亲生病时想到哥哥更有钱,在救人时考虑自身安危和家庭,这些情节真实地反映了一些人在现实中的心态。</p><p class="ql-block">从主题而言,小说批判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与逃避责任。最后“狼”说他“毕业了”,暗示主人公已经完全被自私的思想侵蚀,彻底变成了“狼”,讽刺意味十足,也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从写作手法上,以“狼”作为推动情节和揭示人性的载体,新颖独特,让读者对主人公的转变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表现力。这篇短文以“狼”为隐喻,通过一系列情节展现人性中的自私与冷漠。故事中的“狼”象征着一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心理,它在主人公心中潜伏,让他在面对父亲生病时推诿责任,在面对他人危难时犹豫退缩。这种心理最终让主人公在他人眼中变得冷漠自私,失去了原有的善良和担当。</p><p class="ql-block">然而,结尾处“狼”的辞行和“毕业”暗示了一种讽刺:主人公在不知不觉中被自私心理完全占据,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成长”。这种荒诞的结局让人深思,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与道德的抉择时,不能被自私的“狼”所左右,否则最终失去的将是人性的光辉。</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说,这篇小小说篇幅短小但意味深长,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道理,值得品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黄志浩闪小说《狼》</span></p><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时候,一只狼潜入他的身体。</p><p class="ql-block">爹病了,痛苦不堪,他骑车要去抓药。那只狼恶狠狠地发问,你哥呢?他止住脚寻思,哥呢?他比自己有钱多了!</p><p class="ql-block">又一天,他路过一条河时,见一个小孩在水中挣扎,他迅速脱下衣服,正准备救人,那只狼又说话了,你会游泳吗?如果你淹死了,怀有身孕的老婆怎么办?他动摇了,悄悄穿上衣服走掉了。</p><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大家议论他变了,变成了一只狼。</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狼向他辞行。他有些不舍地问,你为什么要走呢?</p><p class="ql-block">狼笑呵呵地说,如今你可以毕业了,我还要继续赶路呢!</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