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12日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p> <p class="ql-block">3月12日植树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并促进国土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p> <p class="ql-block">“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3月12日是植树节,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看葱茏大地,绿意盎然间迸发出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在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设立了农林部,并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政府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这是中国最早的植树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1979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这一决定旨在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植树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更是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生态环境。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植树节的设立旨在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爱护树木,提醒人们重视树木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中国并非唯一设立植树节的国家。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各国的植树节时间和名称因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日本称为“树木节”,以色列称为“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等。</p> <p class="ql-block">植树节的节徽设计寓意深刻: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决心;五棵树象征森林,显示绿化祖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植树节象征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促进环保意识提升,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社交互动,利于经济发展,造福子孙。植树造林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带来经济收益,减少噪声和灰尘。</p> <p class="ql-block">学生植树活动意义具有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土;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实践能力,同时为城市绿化贡献力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亲子植树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植树活动,它更像是我们为孩子们树立的一座环保的灯塔,照亮他们成长的道路。这个节日的意义远超过一天的劳动,它是我们培养孩子长远环保观念的起点,是他们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一课。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呼吁每一位家长,不仅要带领孩子参与其中,更要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传递给下一代绿色的希望,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p> <p class="ql-block">全民植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既关乎当代人的福祉,也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从个人到国家,从本土到全球,这一行动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社会共同财富,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正如塞罕坝从荒漠变林海的故事所示,每一棵树的生长,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