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酒店的清晨,海边散步。</p> <p class="ql-block">早上9:45分乘车前往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码头,乘坐游艇前往【鸟岛】游览,可观赏到古老的世界神奇之迷—【山间烛台奇观】,还有数以万计的海鸟、海狮、小企鹅等。</p> <p class="ql-block">齐齐整整地准备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穿上救生衣,船启航了,乘风破浪,驶向鸟岛。我们坐的快艇有顶棚,但两边没有窗子,所以视野很好,但风也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在这面山坡上,有一个形似烛台的地画奇观,被称为世纪烛台,有几千年历史。地画世纪烛台又称生命之树,高170米,宽75米,据说该画原有3米深,由于风蚀作用,现在只有20厘米深了。这么巨大的地画,究竟作什么用,有什么含义,百思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通常认为帕拉卡斯烛台是由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加文明制作的,只是这种奇怪的造型有什么特殊的含意还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能在山坡上存在上千年而不消失的地画,已经算是古人创造的又一个奇迹了。</p> <p class="ql-block">从帕拉加斯海湾码头乘游艇出发半个多小时,来到鸟岛。岛上栖息着许多海洋动物和鸟类,主要有海豹、企鹅等。其中尤以为数众多的海豹最为壮观。岛屿高处堪称鸟类的天堂,海鸟不计其数,岛上积聚着大量鸟粪,是优质肥料。</p> <p class="ql-block">鸟岛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洪堡企鹅。</p> <p class="ql-block">鸟岛被称为利马的小加拉帕戈斯,沙漠,峭壁,海洋,嶙峋的大小礁石岛屿形成了荒芜却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致。远看静无一物,近看不尽其数的海鸟正在岩石上栖息。</p> <p class="ql-block">在遥远的南美洲,有一条宽而低速的寒流沿智利与秘鲁海岸向北流动,300多种不同类型的藻类和营养物质翻涌至海水表面,滋养了源源不断的鱼群,数以百万计的海鸟也随之被吸引而来。秘鲁这些人迹罕至的沿岸海岛,便成了鸟类的天堂——处处都是自助餐食堂,长年累月,海岸岩石上的鸟粪层竟高达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这些鸟类的排泄物,恰恰提供了人类生存最需要的一种资源——天然肥料。有人作过一番估计,在这里的一个小岛上就生活着600多万只海鸟。鸟粪堆积,成了一座天然化肥厂,每年可开采10多万吨。秘鲁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座鸟儿的乐园。 历史上,这些鸟粪肥料曾经占了秘鲁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甚至一度让坐拥这类天然资源的秘鲁成为了南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鸟粪的开采方式简单粗暴,并且不需要重型设备和高额资本投入。包装鸟粪以及把鸟粪装上开往欧洲的货船仅仅需要人、袋子和铲子。雇佣来自世界各地的劳工,甚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第一批中国劳工抵达秘鲁的时间是1849年,到了1874年,总共有92,130名所谓的中国苦力抵达秘鲁。这些掏鸟粪的华工境况非常糟糕:鸟粪岛环境恶劣、天气酷热、烈日炎炎,每个工人每天被迫挖掘4-5吨的鸟粪,或者装卸100推车的鸟粪,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据统计,有40%的人掏粪华工脚水肿,有些人到死都没有爬出“粪坑”。</p> <p class="ql-block"> 仅仅40年的时间,秘鲁就把积累了亿万年的鸟粪岛挖空了,财政收入迅速缩水可以叫做真正的”坐吃粪空“了,败光了鸟儿们留下的家产。如今这些挖掘鸟粪的装备默默地矗立在那里,鸟粪经济早已成为过往。鸟岛依然生气盎然。</p> <p class="ql-block">鸟岛上的海鸟种类繁多,包括南极企鹅、洪堡企鹅、蓝脚鲣鸟、北极燕鸥、海鸥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蓝脚鲣鸟,它们以其鲜艳的蓝色脚掌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蓝脚鲣鸟。</p> <p class="ql-block">一家四口好温馨。</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亲鸟精心哺育着幼鸟。</p> <p class="ql-block"> 鸟岛上聚集了大量的海狮和海豹。</p> <p class="ql-block">这一大堆海狮幼崽。</p> <p class="ql-block">这只海狮在海鸟的陪伴下躺在岩石上晒太阳呢。</p> <p class="ql-block">海狮与海豹很像,辨别的方法是海狮有两只小耳朵,而海豹没有。</p> <p class="ql-block">如今鸟岛已经成为秘鲁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与船老大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