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9.3~2024.9.19,我们完成了今年第三季的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b>第8天</b> 9月10日</p><p class="ql-block">普兰县~札达县,车程407km。</p> <p class="ql-block">早上8:30准时出发,天空蔚蓝,白云绕在山间。窗外的蓝天、白云、雪山、河流同框,大自然的清澈、纯静、壮丽、<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谐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边境管控区域,不能随便越线。</p> <p class="ql-block">如果带护照就可以出国门了</p> <p class="ql-block">山的那边就是尼泊尔</p> <p class="ql-block"><b>科迦寺</b>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乡科迦村孔雀河边,始建于公元996年(宋代)。由吐蕃赞普后裔阔热及其子拉德王和著名佛经翻译家仁青桑普建造。属于萨迦派寺庙。科迦寺是阿里地区南部最为重要的寺院,在西藏历史文化上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科迦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科迦寺内主要建筑为百柱殿和释迦殿。百柱殿位于科迦寺东部,面朝东;释迦殿则位于寺院南部,面朝北,两殿呈“L”字形分布。</p> <p class="ql-block">百柱殿是科迦寺的主殿,内存有大量藏文文献典籍、佛像、佛塔等文物,以及壁画、唐卡、木雕等。</p> <p class="ql-block">百柱殿二层大门的门框、门楣上刻制有精美繁复的浮雕图案,层层递进。这种雕刻形式以及各种神龛支柱样式、狮面特征、花草图案融合了印度和尼泊尔早期佛寺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释迦殿外墙为绛红色,上沿顶部铺设有边玛草作为装饰,具有典型的藏式寺庙特点。殿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奉着三尊银质文殊佛像,被称为“布让文殊觉沃”。他们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地位,还被信徒们视为非常灵验的佛像。</span></p> <p class="ql-block">殿宇红色的外墙下围绕着一圈金黄色的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两殿外是一个不大的广场,高大的塔钦、香炉、转经筒、经幡构成了独特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一位大姐高兴的跳起舞来</p> <p class="ql-block">科迦寺北以冈底斯山脉为屏障,南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气候和暖,风光宜人,是名副其实的“雪山环抱之寺”。是从尼泊尔进入普兰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上的一座重要寺庙,承载着三国的信仰与文化,为三国信徒共同信奉。</p><p class="ql-block">门口坐在的这位就是尼泊尔人。</p> <p class="ql-block">出了科迦寺,我们继续沿着G564国道前进。</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停在一个气象部门门口,休息吃午餐。大断崖就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路过玛旁雍错的另一个观景台,依旧是停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时发现汽车的一个前轮上鼓起一个鹌鹑蛋大小的包,即查询了附近的汽修厂。到了几十公里外的修车点,没有能够匹配的轮胎,马上联系租车公司和查询轮胎,确定了200多公里以外扎达县豫达汽修。师傅为了我们的安全,将车轮的前后轮对换了一下,我们就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从G219到G565,从普兰县到噶尔县的嘎啦达板。</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扎达县,这时的天气很阴,部分路段还下起了雨,我们的病车不敢快开。</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是扎达土林地貌</p> <p class="ql-block">此时是晚上快8点的时间,我们不敢停车拍照,必须赶路尽快到达修车厂。</p> <p class="ql-block">晚上8:30我们达到汽修厂,师傅看完了车,告诉轮胎要明天才能运到。</p> <p class="ql-block">扎达县,一个深陷在土林里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扎达县喜玛拉雅商务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9天 </b>9月11日</p><p class="ql-block">因为要等轮胎,今天只去了古格王朝遗址。</p> <p class="ql-block"><b>古格王国遗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格王朝是西藏西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国,其遗址</span>位于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村,坐<span style="font-size:18px;">落在象泉河畔的土林地貌之中,</span>占地约1.8万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国由吐蕃王室后裔所创,始于公元10世纪前后,曾经雄居西藏西部,据传前后世袭了16位国王,于公元1630年前后灭亡,其统治历史持续长达700年之久,跨越了中原王朝宋、元、明三个朝代。</p> <p class="ql-block">红佛殿因外墙涂红色而得名,俗称红庙。殿内有立柱三十根,佛座上的主尊佛像已毁,殿堂的四面墙壁和天棚上绘满精美的壁画与彩画。壁画面积约380平方米。绘画融合了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西藏本地的艺术风格,题材包括佛教故事、密宗仪轨和王室生活场景。大门的门框雕刻有佛像、人物和大象、孔雀、猴子以及卷草等各种纹样,为遗址中最为精美的木刻作品。两扇门扇上,刻有梵文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白佛殿因建筑墙面涂有白色而得名,俗称白庙。殿内有立柱三十二根,佛像台座紧靠北墙,占据殿堂面积的一半左右,台高22米,佛像已毁。残存的泥塑佛像和木雕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四周墙面上同样绘满了壁画,面积达5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遗址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高约300米,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民居和军事堡垒等区域。现存房屋洞窟400余座、佛塔28座、暗道和防御工事等。山顶的王宫地势险要,可俯瞰整个象泉河谷。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建筑群内有四通八达的地下暗道,各个相通,路线复杂。外围则有黄土筑成的城墙,城墙上可以看到许多大型卵石上雕刻的佛像和藏、梵文经咒。</p> <p class="ql-block">这次要去藏尸洞看看,弥补了2023年来时没去看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藏尸洞是古格王朝的最后遗迹,位于古格故城北面600多米的山沟里。洞穴开凿在离地表高3米的崖壁上,洞口仅宽0.8米,高1.2米。该洞有三室,主室面积约10 平方米,洞内堆满了两三层尸体,但没有一具完整的,更奇怪的是看不到一具头骨。</p> <p class="ql-block">这几张是2023年9月份来古格王朝遗址时拍的</p> <p class="ql-block">傍晚去汽修厂换了轮胎,晚上仍住喜玛拉雅商务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