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年级组教研《如何支持小班幼儿表征形式和策略》

冬冬老师

<p class="ql-block">小班年级组与2024年11月26日开展年级组教研,旨在提升教师对幼儿表征的认识:理解幼儿表征的多样性及其与幼儿发展的紧密联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表征,探索并实践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团队在幼儿表征支持方面的经验分享与协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表征是幼儿思维内化的过程,幼儿借助自身直接参与的活动,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较为清楚地表达自身需求,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而来认识和了解事物,是幼儿从自我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随着对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深入和思考,“幼儿表征”这个词也逐渐以它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格局出现在老师的视线和思维中。</p> <p class="ql-block">邢少霞:表征形式单一,只有绘画形式。</p><p class="ql-block">何秋燕:幼儿游戏表征、阅读表征等跟自己画的内容和自己玩的内容、看到的内容不匹配,而且在倾听时会出现幼儿吐字不清,不会表达。</p><p class="ql-block">张燕红:幼儿不会画画,对画面表达不清晰,说的与画面不一致。</p><p class="ql-block">周文巧:注意力不集中。</p><p class="ql-block">杨许悦:幼儿表征的内容与其观察到的不一样,幼儿在表征方面缺乏主动性。</p><p class="ql-block">黄慧生:游戏内容与表征能力的匹配度不高;表征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教师指导不当,影响表征;游戏时间不足,限制表征发展;游戏材料和环境限制表征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在幼儿游戏前后,教师要运用有针对性的提问与引导,帮助幼儿把握到游戏中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所在,排出其他无关因素,表征关键内容,指引自身游戏突破。幼儿表征的发展有很多的不同,有的孩子观察、表征的内容宽泛;有的孩子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连续性的内容;有的孩子善于表达细节,可以让幼儿互相学习同伴的表征,相互借鉴、提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