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慢煮时光(9)

柚子

<p class="ql-block">今天经络课因宋老师身体原因取消了,于是,慵懒在床上睡到自然醒。</p><p class="ql-block">煮个鸡蛋,蒸支玉米,泡杯牛奶,切几片水果,几粒坚果。悠闲地吃完早餐,再去菜场买菜,菜仍然新鲜又经济。经过小区绿化带,园林工人正在休剪树木,剪的枝条中还有娇艳欲滴的月季花,我拣了几枝,修剪了插在瓶中。在这阴雨蒙蒙的日子,这鲜艳的花朵也添了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泡一壶茶,拆开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慢慢品读。这本书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余华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文字朴实却极具穿透力,能够缓缓道出人间的疾苦,既沉重压抑,又带有治愈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这种对孤独的描写让我深感共鸣。小时候,母亲早逝,我先后被放在长沙大姑妈家和湘潭下摄司姑妈(我们叫她大嫚)家寄养。我记得的片断是:两三岁大的我,坐在小板凳上,守在姑妈家的门口。等着姑妈下班。偶尔有人经过时,我就说姑妈不在家。走道上煤炉上放着一个瓦壶,看热气从壶嘴里徐徐吐出,看阳光洒下来又收回去。那些寄人篱下的日子,让我与人群一直有种疏离感。无论在多么热闹的场景里,我总能抽离出来,虽然我拼尽全力想去融入。主人公十二岁那年,从收养的家回到南门,回到自己父母家时“我独自坐在池塘旁,在过去的时间里风尘仆仆。我独自的微笑和眼泪汪汪。”读到这里,我情不自禁,眼睛湿润了。</p><p class="ql-block">起身,站在阳台,看窗外细雨飘洒,花架上金边郁香开的花瓣一片一片凋谢,凋谢处又长出几片嫩芽,君子兰又孕育花蕾了。</p><p class="ql-block">读到父亲和哥哥对他殴打,他都记录在案,时隔多年以后依然保存这本作业簿,但散发出来的霉味难以清晰地去感受当初立誓偿还的心情而是惊讶。记忆是如何超越了尘世的恩怨。他看到初春早晨枯干的树技上布满嫩绿的新芽,这无疑属于美好的情景。</p><p class="ql-block">记忆总是把往事筛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一行行看着一页页翻着。看父亲的无赖,看母亲的柔弱,那细雨中撕心裂肺的呼喊,让人透不过气来。合上书本,喝口热茶,好象雨停了,出去走走,缓缓!明天再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