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的车——杨屯镇中心幼儿园小一班万能工匠区游戏故事

谢紫博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月17日—3月20日</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谢紫博</p><p class="ql-block">观察班级:小一班</p><p class="ql-block">观察区域:户外万能工匠区</p> 万能工匠初体验 <p class="ql-block">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玩这个万能工匠的户外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自由探索,观察和了解到了万能工匠的材料以及基本特征,尝试并掌握了“拆卸”的方法,也知道了不同材料的组合、不同的位置的组合都会形成不一样的作品。</p>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这天孩子们自主游戏时,明政用一根连接管两头分别插了两个小的圆(像个“小杠铃”一样),刚插好准备去拿材料时这个东西被风吹跑了,于是他就顺势追着它玩了起来。泽泽看到明政这样玩,于是也插了一个“小杠铃”加入了进来,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追着“小杠铃”跑。</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员的加入他们还衍生出了不同的玩法:比赛看谁的“杠铃”跑得快。</p> <p class="ql-block">  两两“杠铃”的对抗。</p> 第一阶段:不会转动的汽车🚗 <p class="ql-block">  同时明瀚在这边用四根连接管和四个大圆拼插了一个汽车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  然后明瀚又分别斜着插了两根管做窗户。</p> <p class="ql-block">  在连接窗户时,明瀚先用了一个小的圆,但明显这个小的圆不够,连接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大的圆,这样一边的窗户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然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做成了另一边的窗户,最后顶上插上一根连接管,这个“汽车”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  泽泽过来围着明瀚的车子转了一圈,然后指着明瀚说:“你这车也不能动啊。”</p><p class="ql-block"> 明瀚愣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于是泽泽就帮助明瀚想办法。泽泽又拿来两根长的连接管分别插在两边的“窗户”上。然后手持着这两根管往前推使汽车动起来,而明瀚则在车里“开车”。</p> <p class="ql-block">  明瀚拿着方向盘只假装“开车”,并没有动,泽泽告诉他:“你往前走哇,真走才行。你扶着这个(汽车底座前面的连接管)。”于是在两个小朋友合作的情况下汽车动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游戏后的谈话活动中,明瀚和泽泽分别分享了他们搭建汽车的过程和经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师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1. 明瀚能够运用四根连接管和四个大圆拼插出汽车底座,展现出一定的空间认知和动手能力 ,在窗户连接遇到问题时,懂得更换材料解决,体现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尝试精神。但在面对泽泽指出车子不能动时,最初有些不知所措,反映出他在游戏中可能更关注静态模型搭建,对游戏功能性拓展思考不足。</p><p class="ql-block">2. 泽泽积极主动,迅速发现明瀚作品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展现出更强的游戏经验和创新思维。在推动车子动起来的过程中,泽泽主动引导明瀚参与,体现了良好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导同伴行动。</p> 第二阶段:能动的小推车 <p class="ql-block">  又经过几天的探索,泽泽发现大的圆有两种,一种中间有隔断,只能插在连接管的两端,另一种中间没有隔断,连接管可以从中间穿过去。</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用一根连接管穿了几个没有隔断的圆。</p> <p class="ql-block">  之后又找拿来两个小的圆固定在连接管两端。</p> <p class="ql-block">  又在两个小圆上插了两根长的连接管,小推车就动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幼儿游戏“小推车”探索过程视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师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游戏里,泽泽展现出了多方面的能力发展。从认知层面来看,他通过自主探索,敏锐地观察并区分出大圆的两种不同类型,这体现了其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的发展。在操作实践中,泽泽利用连接管和不同的圆进行组合搭建出能动的小推车,反映出他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际操作转化为具体成果,这是手眼协调与思维协同发展的表现。</p> 教师介入 <p class="ql-block">  看到明瀚的汽车和泽泽的小推车后我有了一些期待,希望孩子们可以经过探索搭建出能够动起来的汽车,但是经过好几天的探索幼儿并没有新的进展。</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从网络上找了几个万能工匠拼插的能动的小车视频给孩子们观看,期望他们能够得到启发。</p> 第三阶段:汽车雏形 <p class="ql-block">  泽泽还是像做小推车一样,先用一根长的连接管穿过两个没有隔断的大圆做可以活动的轮子,两端用小的圆来固定。</p> <p class="ql-block">  然后再分别在两个固定的小圆上插两根连接管。</p> <p class="ql-block">  然后泽泽在这两根连接管的另一段竖着插了两个大圆,并把两个大圆链接,把这个汽车底座框了起来。后来泽泽发现这样插后边两个轮子没办法滚动,他又把这俩拆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泽泽手部的力量没有很大,导致每一个连接处总会时不时地断开,泽泽很耐心地将每一处断开的地方不停地去连接好。)</p> <p class="ql-block">  然后泽泽又将两根连接管插到了贯穿的能活动的两个大圆上,另一端又插了一个大圆,这下车子更不能动了,泽泽推了一下试了试,又拆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泽泽思考了很久,然后跑到一边又做了一个同样的“小推车”。</p> <p class="ql-block">  之后他将两部分合在了一起,终于小汽车的雏形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启发其他的小朋友,教师立即组织了现场分享活动,让泽泽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搭建过程和发现,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师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1. 在搭建过程中遇到轮子无法滚动、车子不能动等问题时,泽泽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通过拆除、重新组合部件来解决问题,体现出他具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愿意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在多次失败后仍继续探索,表现出较强的坚持性和探索精神。 </p><p class="ql-block">2. 尽管手部力量不足导致连接处频繁断开,但泽泽耐心地一次次重新连接,这不仅锻炼了他的手部精细动作,也培养了他的耐心和专注力,手部精细动作在不断的连接、拆卸过程中得到了反复练习,有助于小肌肉群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在现场分享时还是出现了连接处总是断开的问题,于是围绕这个问题教师组织了相关的谈话活动,幼儿各抒己见。</p><p class="ql-block"> 👦🏻明瀚:“我觉得把那个小的换成大的圆就牢靠了。”</p><p class="ql-block"> 👦🏻沐沐:“拿锤子给敲一敲就能结实。”</p><p class="ql-block"> 👧🏻淇淇:“也可以用胶带给它缠起来。”</p><p class="ql-block"> 👧🏻静静:“用胶水也行。还有胶棒。”</p> 第四阶段:奇妙的冰激凌车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前几天的探索,泽泽再组装起汽车来更顺畅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但是泽泽在拼插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做车的底座时,泽泽前轮用了一根粉色的连接管(2号),做后轮时随意取了一根蓝色的连接管(1号)。但问题是2号管比1号管长,所以泽泽的车底盘的每个连接处总是会开,泽泽用一根短管插了一个小圆变成“锤子”敲打,把每一个连接处都敲打一遍。经过反复的敲打总算是稍稍固定住了,但是一滚动还是会开。</p> <p class="ql-block">游戏视频👇🏻</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发现了蓝色管短一些,泽泽在蓝色管上又接了一小节连接管。现在接起来的1号管比粉色管又长了。</p><p class="ql-block"> 又经过反复的固定尝试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泽泽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游戏视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师介入:</span></p><p class="ql-block"> 看到泽泽放弃时我选择了垂直介入。我问泽泽你怎么不拼了啊?泽泽说:“它老是拼不结实,我不想拼了。”我尝试着引导泽泽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些地方老是<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断开是不是?你有没有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果都是</span>一样长的话还会断开吗?”泽泽突然发现了问题:“它俩不一样长!”</p> <p class="ql-block">  泽泽将后轮拼接的部分都拆开,找来一根和前轮一样的粉色连接管,拼插好了后轮。</p> <p class="ql-block">游戏视频👇🏻</p> <p class="ql-block">  之后泽泽给小车拼插了框架,还进行了装饰。</p> <p class="ql-block">  泽泽说这是一个冰激凌车,这个地方是挤冰激凌的。他开始边推车边喊“买冰激凌咯!谁要冰激凌啊!”</p> <p class="ql-block">  听到泽泽的叫卖,顿时吸引来了小朋友,淇淇和彤彤还有妮妮都过来买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  买到冰激凌的小朋友也非常开心,淇淇说粉色的是草莓口味的,黄色的是橘子口味的,蓝色的是蓝莓口味的。</p> <p class="ql-block">  我也有幸被分享了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师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1. 泽泽在游戏中展现出坚持性,面对底盘连接问题不断尝试解决,尽管最终放弃,但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在教师引导下能发现并解决关键问题,体现了他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最初专注于组装汽车,到后来赋予汽车“冰激凌车”的角色并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反映出泽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吸引其他小朋友参与游戏,进行互动交流 。</p><p class="ql-block">2. 教师的垂直介入及时引导泽泽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他成功完成作品。但介入地时机过早了些,可以在介入前先观察泽泽更多的自主尝试过程,给予他更充分的探索时间,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p> 第五阶段:幼儿之间的互相模仿 <p class="ql-block">  通过泽泽分享的“冰激凌车”,极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和模仿兴趣,班内的小朋友都纷纷开始搭建小车。</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n18q6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明瀚的“冰激凌车”探索搭建视频</a></p> 总结与分析 <p class="ql-block">  在小一班的万能工匠区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自由探索和合作,展示了他们在空间认知、动手能力、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一步支持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1.设置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幼儿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组织幼儿进行反思讨论,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和策略。</p><p class="ql-block">2.逐步引导幼儿设计图纸,然后再对照图纸搭建,给幼儿增强任务意识和游戏的目的性。</p><p class="ql-block">3.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慢慢引入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4.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编辑:谢紫博</p><p class="ql-block">初审:白燕茹</p><p class="ql-block">终审:赵有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