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子宾馆——汪庄

王旭东PPT美篇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制作:王旭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乐:蓝眼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3月11日</span></p> <p class="ql-block">浙江西子宾馆,也就是我们早就听说的”汪庄”。这里是杭州专门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宾下榻的西湖边园林宾馆。对我来说,这里充满了神秘和故事,所以今天我来体验式入住了。</p> <p class="ql-block">汪庄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山路37号,三面环湖,南临南山路,现为杭州市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汪庄原主人为著名徽商、上海汪裕泰茶号老板汪自新。汪自新(1868—1941年),字惕予,别号蜷翁,安徽绩溪人。</p> <p class="ql-block">1927年,汪自新耗巨资建造了这座西湖名园,称“青白山庄”,后因乡情难舍,更名为“汪庄”。汪庄占地面积达2.4万平方米,庄内亭阁高耸,楼台飞檐,假山重叠,布置精致,被誉为当时湖上布置最新颖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多位国家领导人曾下榻于此,并在这里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决定,使汪庄一时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舞台。</p> <p class="ql-block">"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就数陈云同志了。</p><p class="ql-block">今晚我就住进了陈云住的2号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2号楼大堂。</p><p class="ql-block">从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几个月,短时几十天,大都是3月来,5月走,有时春季不来秋季来。他把杭州作为他的第二个家。</p> <p class="ql-block">他在杭州的"家",就是"南屏晚钟"旁、夕照山下的西湖名园--一汪庄,现在的西子宾馆。陈云下榻的宾馆二号楼, 离当年毛泽东的住所1号楼不远。楼前门厅用了八根大石柱引出大屋檐,汽车可直通此地。门厅内地面及四壁均用大理石铺设,内室宽敞明亮,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陈云对此居所十分满意。</p> <p class="ql-block">陈云当年住的是一楼套房。并不面向西湖,就在我今晚住的客房对面。</p> <p class="ql-block">我住的客房很小,窗外就是西湖美景。</p> <p class="ql-block">可以想见那个年代的宾馆条件还是相当简单的,尽管进行过翻新装修。</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2号楼的后花园,从这里可以看到陈云住过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在不大的花园里转悠,透过突出的玻璃书房看里面,仿佛看到陈云的身影在我面前显现。</p> <p class="ql-block">这个幽静神秘的,陈云常在里面踱步的花园被命名为”憩园”。</p> <p class="ql-block">不喜出头露面,不好题字留名的陈云同志,却破例题下了"杭州是好地方"六个大字,足见他对杭州汪庄的留恋。</p> <p class="ql-block">除了几步之遥的西湖美景,这里有翠芳园、真珠园、白云庵、雷峰塔等名胜,晨可观鸟语花香、潋滟湖光;暮可闻南屏晚钟、夕阳余晖……园内亭阁楼台,假山石洞,设计颇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在汪庄,陈云也常去西湖周边走走看看。如毛泽东喜欢西湖登山,周恩来喜欢梅家坞茶园,朱德喜欢花圃兰一样。陈云最喜爱的去处是钱塘江畔、五云山下的云栖。</p> <p class="ql-block">”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永远活在西湖儿女心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西湖缓缓向毛泽东住过的1号楼走去。</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曾四十余次亲临杭州,在西子湖畔工作、生活了近八百个日日夜夜。他曾动情地说过:“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又称主席楼,于1958年建造完工,史称5801工程。毛主席曾于1959年至1975年之间,27次下榻于此,与这方水土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为了安全保卫需要,汪庄的一切曲折隐藏遮挡的配套建筑统统除去,国宾馆宽阔的草地、高耸的雪松,与原民国风格建筑并存,毛泽东常常坐在草坪的遮阳伞下看书,并感慨说,坐在这里好像回到了故乡韶山冲那个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由著名的设计大师戴念慈先生设计,粉墙黛瓦,宽阔如茵的湖畔草坪,凸显其庄重典雅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后一次到杭州,是1975年2月,此时,距离他逝世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p><p class="ql-block">1975年2月3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刚起床不久,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在长沙通过保密专线打来电话:“毛主席将在2月8日乘专列到杭州,请你们做好接待工作,并负责浙江境内铁路沿线的安全。”</p><p class="ql-block">2月8日,毛主席的专列由长沙抵达杭州,这一次,毛主席下榻在西湖南岸的汪庄一号楼。</p> <p class="ql-block">从2月8日至4月13日,毛主席在汪庄共计留住两个月零五天。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诊断眼疾、养病。此时的毛主席,除双目白内障外,两脚时常疼痛,脚也肿得厉害,行走不便。</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到杭州的第四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为表达全体工作人员的心意,担任毛主席警卫的战士们特意赶制了一个大蛋糕,送给毛主席祝贺春节。毛主席一贯反对给他祝寿,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反对,他看到大蛋糕后非常高兴。警卫人员把毛主席扶到蛋糕旁,他亲手切开蛋糕并吃了一块,边吃边对身边的人员说:“你们也吃,大家一块来吃!”</p> <p class="ql-block">1号楼入口门廊两侧的《清平乐 六盘山》和《清平乐 会昌》复刻主席当年的书法笔迹。</p> <p class="ql-block">1号楼也是杭州G20峰会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号楼门前的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1号楼大堂</p> <p class="ql-block">独有的名人长廊引人驻足品味,悠然深长。主席生前酷爱梅花,别具一格的梅花烙门牌设计和浮雕梅花地毯装饰,犹如身临其境,感悟伟人情怀。</p> <p class="ql-block">楼内的钱塘厅和西湖厅是宾馆重要政务接待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G20峰会各国领导人拍照留影的地方也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设计的吊灯,丝绸灯罩,并设计了万一灯泡爆裂防护装置,可谓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一个很小的内庭内有毛泽东当年种下的腊梅,可惜花期已过了。服务员告诉我们,每年梅花都开得十分茂盛。</p><p class="ql-block">整个1号楼到处可以看到梅花的图案,毛主席一生对梅花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1号楼内的会客休息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下榻的1101套房。</p><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10日上午,毛主席准备在杭州与金日成会见。</p><p class="ql-block">然而,4月13日晚7时,原来的计划突然改变了。金日成不来杭州了,毛主席决定要回北京会见金日成。晚上8点,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慢地走出汪庄一号楼。目睹年迈的毛主席步履蹒跚,送别的人都泣不成声。毛主席以疲惫的目光环视了一遍周围的人,无力地点了点头,算是向众人告别。</p> <p class="ql-block">在毛主席离杭州的途中,汪东兴对护送毛主席到上海的警卫处长交代说:主席走后,汪庄一号楼要组织检查维修好,主席下次来杭还要住这里。</p><p class="ql-block">西子湖畔的汪庄一号楼在毛主席走后立即进行了维修,但是,却永远无法再等来一代伟人了……</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大堂陈列了毛泽东当年在汪庄一号楼用过的餐具,是用特制的”毛瓷”烧制的。</p> <p class="ql-block">柜内展陈均为主席入住期间使用器具及书籍。</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1号楼,我们又到其他楼转转,蓝天白云,又是一个突然春暖的下午,热得可以穿单衣了。</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二十年代,徽商汪自新来杭州经营茶叶生意,见西湖湖光山色、景致怡人,动了在西湖边修建别墅的念头,这样既能将这一带湖光山色揽于怀中,又可方便打理杭州茶厂事务。</p> <p class="ql-block">旧时西湖诸多别墅深宅,唯有汪庄,没有围墙。庄内曾设汪裕泰茶号的分店,并辟“试茗雅室”。庄内一年四季奇花异草开谢不断,尤以菊花最有名,杭州的士绅名流、淑女名媛前来观赏“屏山菊展”的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这块大石桌是徽商们当年的饮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汪庄古韵</p><p class="ql-block">汪庄原主人汪自新喜琴,夫人好琴,主楼雅号“今蜷还琴楼”内辟精致“琴堂”,汪氏夫妇还制琴试琴,史称“汪琴”。</p> <p class="ql-block">汪自新还在庄内珍藏有古今名琴,故汪庄又名“今蜷还琴楼”。其坐西朝东,三层砖结构,置前廊,白色方柱,施栏杆、挂落,歇山式屋顶。</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汪家别墅的核心地带,有最精美的园林假山,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历经百年,园内参天大树枝盛叶茂,历史的遗存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汪庄背靠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雷锋塔。</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沧桑</p><p class="ql-block">眼前的夕照山郁郁葱葱,雷峰塔就在这山上耸立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始建于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八月,为吴越王钱俶的妃子孙氏太真(一说黄氏)所建,故又名王妃塔,塔为七级,结构为砖心木檐,用砖八万四千块,藏经八万四千卷,明嘉靖(1522-1566)时,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藏有伏兵,纵火焚烧,重檐飞栋悉被烧毁,唯塔身巍然孤耸,塔砖尽呈褚色,每当夕阳斜照,晚霞与孤塔皆呈赤色,交相辉映,堪称奇观。</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杭人风俗认为雷峰塔砖能辟邪祈福,而纷纷拾寻。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午时,天气晴朗,突然一阵轰响,声彻杭城,烟迷晴空,雷峰塔崩塌,从此雷峰塔就带着它的传奇经历和白娘子的千古神话蒙绕于后人无尽的追思与遐想之中,</p><p class="ql-block">雷峰塔的恢复,使人们的遐思终于变成现实。</p> <p class="ql-block">从毛主席住过的1号楼前的大草坪上看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4日,G20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并在浙江西子宾馆举行盛大的欢迎晚宴。</p><p class="ql-block">此处留有銘石留存纪念。</p> <p class="ql-block">宴会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一号楼欢迎出席晚宴的其余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及配偶在一号楼大草坪前留影。这是当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问清楚了拍照的位置,俺也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宾馆公关部有导览,40多分钟左右,更进一步了解了汪庄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导览结束后,我们继续在庄园里游览。</p> <p class="ql-block">好大的一个鸟窝</p> <p class="ql-block">这是烟囱,汪家设计的挺有意思,像个经幢。</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的水鸭子</p> <p class="ql-block">巴金题词</p> <p class="ql-block">茶室</p> <p class="ql-block">一块像小狗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p> <p class="ql-block">当年G20峰会各国元首结束晚宴,登船去对岸观赏《西湖印象》的专用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漪园长廊直通G20峰会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来到气派的宴会厅</p> <p class="ql-block">西湖夕照</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西湖和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漫步西湖堤岸,不仅是一场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静谧的夜色中,尘世的喧嚣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西湖的夜,美得让人沉醉,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也让我对汪庄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