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从军行》——夏邑县老师来到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参观学习纪实

吕玉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恰逢这美好的春天,夏邑县的老师们,来到了宛如画卷的宁陵县第一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在这次交流中,五年级的青年教师郭琳英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扎实且富有深度的语文课,犹如春日里的一缕清风,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新的启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泱泱华夏,诗的国度。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词宛如璀璨的星河。在弘扬民族文化自信的今天,郭琳英老师以她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启了今天的课堂——古诗《从军行》。她宛如一位引领者,带着学生们穿越时空,走进那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军行》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它不仅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更蕴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在理解诗的含义时,郭老师以“暗”字和“穿”字为线索,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那“暗”不仅指乌云遮挡了雪山,更反映了将士们低落、孤独的心情。然而,即使如此孤独,如此思念家乡,将士们也未曾懈怠战争。“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穿”字,更是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通过吟读——赏读——悟读,郭琳英老师凭借她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我们带入了那战斗的边塞。她用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古诗词教学的新方向。在郭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诵读的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仿佛让我们穿越千年,感受到了古代将士们的凛然战意,那股豪情壮志在教室里久久回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本堂课的过程设计清晰明了,通过“学习古诗五步法”的设计精准且层层深入。学生们在郭老师的引导下,不仅感受到了诗中的爱国情,更使自己的爱国情、报国志得到了升华。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丰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豪情的边塞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短小精悍的古诗,却传递着如此丰满的情感。古诗的魅力在这一刻深深地扎根于孩子们心中。郭琳英老师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理解古诗,更教会了他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挫折和磨难,但要像古代将士一样,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郭琳英老师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她轻松地把握诗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依调行腔吟诵古诗文悟诗情,将课堂与课外巧妙衔接。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令所有老师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诗人铿锵有力的誓言,誓死必胜的信念。郭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盛唐边塞,去感受那时代的最强音。那股豪情壮志仿佛穿越千年,依然在我们心中激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郭老师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教学,自如地调控课堂,清晰而新颖的授课思路,使得师生互动活跃,课堂精彩纷呈,亮点迭出。无论是同学们还是听课老师们,都被带入到课堂情境中。他们认真的眼神,入迷的神情,都在昭示着这堂课的精彩绝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课后,听课老师们送来了阵阵掌声。业务副校长李校长精彩点评,夏邑县的校长和老师们纷纷表示,郭老师的课扎实、精彩,让人陶醉其中,不愿意离开。这堂课不仅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与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