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斯友好纽带 民间交流使者 一锡兰王室后裔在泉生活纪实(一)

孙先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图为:居住在中国泉州的古锡兰国王子后裔许世吟娥。 </span></p><p class="ql-block"> 当今,人们一谈起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关系,都喜欢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来形容。然而,久到什么程度?远到什么时候?多数人会说早在东晋时期,就有中国高僧(法显)到锡兰求法。再往下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中、锡两国签署《米胶协议》...但明朝时期,有位斯兰国王为发展中斯友好,在位时曾二次携贡品亲访中国;三次派贡使来华朝贡,且很少有人提及。而且,连他的儿子也“因爱此地山水”选择在中国定居都鲜为人知。时至今日,他的后裔继承了祖先的弘愿,仍在为中、斯(斯里兰卡)两国世代友好默默付出...。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以下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本文作者在福建江夏学院讲座时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故事发生在40年前,起因是1998年6月27日,《泉州晚报》刊发了一篇《中斯关系史研究获重大突破·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后裔》的文章。文章一出,引起哗然。有人怀疑,有人半信半疑。怀疑者心想,一国之王子,阔绰奢华的生活不过,跑到异国他乡当平民百姓?然而,几天过后,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人们才信以为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泉州晚报》刊发署名少川、培明、俊彦的《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后裔》文章。该文章后来荣获了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晚报头条消息大赛奖”。</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锡兰王子遗址及后裔是如何发现?事情的缘由又是怎样?要揭开此迷,得先从这里说起...</p><p class="ql-block"> 40年前,中国有个代表团赴斯参加我国援建项目落成的庆典活动。时任斯里兰卡总统向我方人员提起“历史上有位国王来了中国未回去,现在不知他的后裔是否还有人在中国”。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在场的文化部外联局及中国驻斯使馆官员的高度重视。回国后,文化部外联局领导当即找到北外,想通过北外了解一下与之相关的资信...据2000年陪同斯佛教部长访泉的翻译官郝维民教授的回忆:“我当时正好在北外教书。可能因为泉州当年是中国人、货进出的主要口岸。所以,就将此事知会了泉州市相关部门,让其协助查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访斯时,参观斯国立博物馆时与2000年陪同斯佛教部长访泉的郝维民教授(右一)一起合影留念。(郝教授现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办了一所中文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为何文化部外联局会选择将此事交给泉州来办?原因是泉州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在府城南车桥村就设立了“来远驿”,以招待来自海外诸国的贡使。到了成化八年(1472年),提举司移置福州后驿站才废除。因此,只要是天顺前、后来华入贡的海外贡使,除了是直接到京城外,基本都会在泉州住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竖立</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在泉州聚宝街车桥头的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来远驿遗址”市级文物保护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有关此事,根据《泉州晚报》时任总编陈日升的回忆,1985年底,《泉州晚报》社确实有收到文化部外联局发来的密件,谈到“斯里兰卡当局希望中国政府协助寻找锡兰王子在泉后裔”。接件后,《泉州晚报》社迅速行动起来,寻找与锡兰王子及后裔相关的线索。在此期间,虽在《泉州晚报》上刊发了傅金星、陈日升合撰的《锡兰王子在泉州》的文章。想借此抛砖引玉,引来社会关注。然而,几年过去,且仍未发现任何珠丝马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泉州晚报》原总编、泉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日升(右一)与他的邻居、“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亲切交谈。他说“我耗费了很多时间在找你,你竟然就是我早己认识的熟人。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29日,《泉州晚报》刊发了署名傅金星、陈日升撰写的文章《锡兰王子在泉州》。该文除引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兰简明史》中“锡兰国王的相关记载及《明史》中“锡兰贡使(王子)来华朝贡未回的记载外,还转达了斯里兰卡政府想了解其后裔的下落。</span>此文一出,引起极大反响,在泉州史学界掀起一股对锡兰王子在泉史迹的研究与考古的热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泉州晚报》刊发的《锡兰王子在泉州》文章的复印件。</span></p> <p class="ql-block">  《锡兰简明史》中记载有“<b>波罗伽罗摩巴夫六世</b><b style="font-size:18px;">(ParaKramabahu6),</b><b>是锡兰(斯里兰卡)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b>。他在位55年(1412-1467),为斯里兰卡国家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b>在位时曾二次(1416年及1421年)亲访中国,三次(1436与1445及1459年)派官员来华朝贡</b>"。最后一次(1459年)派遣的贡使,就是他的<b>王子葛力生夏剌·昔利巴交剌惹。</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锡兰简明史》中有关“波罗伽罗摩巴夫六世”(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翻译为“巴拉克拉马巴忽六世”)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于是,后来有学者从《晋江县志》中找到了</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后裔“</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举人世寰望</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的记载;有考古人员从洛阳桥桥南蔡襄祠内找到一块刻有“举人世寰望”碑刻的实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下</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为:竖立在泉州洛阳桥桥南蔡襄祠内</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刻有“举人世寰望”的石碑。</span></p> <p class="ql-block">  还有学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东鲁巷内的释迦寺主持释道顺法师,手中珍藏了一份与锡兰世家有关的清雍正三年(1725)《洪泗卿向世宅立洗贴尽卖契》。该“卖契”乃锡兰王子后裔世济美与制图四甲十二户洪世卿同立。记有“雍正三年,世济美向洪泗卿买下位于大教场边龙会宫后的民田壹段贰丘,及厝地民房、灌注池粪、秧夹园,共产米叁亩叁分,用去番银四十三两。雍正四年,洪泗卿再与世济美同立洗尽契一份,中人为世震初”。契中言明“因去年所卖价钱不敷所值,托中再与世宅上出员银贰拾捌两九它(驼)正。从此,其产米叁亩叁分,在制图四甲十二户内推出,听取收入寒图七甲世济美内当差纳粮,日后不得有推无收,有收无推,互相致累,亦不得言贴赎等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电视台拍摄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时,释迦寺主持释道顺将珍藏的清代世济美《买地契约书》展示给电视摄像师拍摄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 该契约虽未提及馈赠,但从该契所指的“田厝池塘”现为释迦寺产及契约又由寺方持有这两点来推断,世济美馈赠田屋扩建释迦寺的善举是毋庸置疑。 </p><p class="ql-block"> 契约的发现,不仅印证了锡兰王子及后裔居住中国后,仍然传承祖先的宗教(佛教)信仰,而非有学者所云的信奉“异教”(印度教)。而且,锡兰王子后裔信奉佛教,也与《锡兰佛教史》中记载的“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非佛教徒是不能受承王位’”的皇家清规界律相契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位于泉州闹市塗门街锡兰世家斜对面东鲁巷内的释迦寺。</span></p> <p class="ql-block">  也有学者从清乾隆版《泉州府志》中有关"<b>世拱显,字尔把韬,号小山。晋江人,本锡兰山君长巴来那公之后</b>"的记载。推断《泉州府志》中提到的"巴来那公”就是《明史》中提到的被朝廷诰封为王的"邪把乃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乾隆版《泉州府志》有</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关"世拱显,字尔把韬,号小山。晋江人,本锡兰山君长巴来那公之后"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并从中得出结论“锡兰王子在中国的最后落角点就是当年进入中国时的口岸泉州。留居泉州后,其后人取中国字"世"为姓。为了早日揭开迷团,曾跑到市公安局户籍股查找姓“世”居民。但得到的回复是“查无此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明史.外国传》中有关“</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顺三年,王葛力生夏剌.昔利把交剌惹遣使来贡,嗣后不复至</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的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找不到锡兰“世”氏后裔,对于执着并热衷探索的海外交通史馆物馆考古人员刘志成来说他并不泄气,他心里想既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泉州府志》记载的世家族人有7人之多</span><b style="font-size:18px;">(世华、世寰望、世拱显、世益昌、世哲侯、世宗煊、世恭观)</b><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就</span>证明古代泉州确有锡兰王室的后裔。目前即便找不到活人(后裔),但总能找到死人(指墓碑)。于是,他信心满满,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往泉州清源山东岳坟场跑,看看能否找到刻有“锡兰”或"世公″的墓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乾隆版的《泉州府志.烈女》中有关“</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华妻童氏</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恭观妻陈氏、</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世哲侯妻柯氏、世益昌妻苏氏、世宗煊妻蔡氏</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初,有市民向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反映,“小时候经过清源山洗坑时,曾见过“世”氏墓碑。于是,得此消息后,海交馆考古人员刘志成行动神速,捷足先登。在“洗脚坑”<span style="font-size:18px;">杂草丛生的水沟边找到了镌刻“世家坑”的摩崖石刻及架在沟上刻有“文黄世嘉坑石桥”的小石桥。此时此刻,它不仅揭开了“洗脚坑”之迷,同时也揭开了锡兰王子世氏墓地之迷。原来人们常说的“洗脚坑”,且是锡兰王子家族墓园</span>“世家坑”的谐音。难怪当年有学者因此地距离泉州少林寺较近,认为“洗脚坑是香客入寺祭拜得先在此洗脚,以洁净的身心礼佛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这是当年斯里兰卡主流媒体访华团到“世家坑”实地考察时的照片。右下边是“世家坑”摩崖石刻,左下角为“文黄世嘉坑石桥”。</span></p> <p class="ql-block">  “世家坑”摩崖石刻及“文黄世嘉坑石桥的发现,正好与两年后台湾世家后裔带来认祖归宗的清代《世家族谱.锡兰祖建坟山》中描述的情景相契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锡兰祖建坟山》有关“</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埔(世厝埔)</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之口墘有水沟,沟上石桥两板,桥下大石镌世家坑三大字。</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一发现,不仅激起了刘志诚继续朝着“世家坑”周边杂草从生区域寻找世家遗物的欲望。而且也大大缩小锡兰王室后裔历史遗址考古发掘的范围。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刘志成与他的同事陆陆续续从“世家坑”周边找到了<b>刻有“锡兰”、“ 世氏”墓碑共计2方。其中刻有“锡兰”的9方。</b>(锡兰世氏祖茔;锡兰世氏;皇清锡兰孙振世公祖坟;皇清锡兰考开仕公,妣顺懿林氏,翰林院庶吉士外甥杜中士勒石;锡兰宗什、敦岸世公祖茔;锡兰故考为囗,孺人变官陈;锡兰世门吴氏;锡兰何公祖坟;“锡”字残墓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清源山世家坑发现的“</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氏产山”摩崖石刻</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及两块刻有</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通事世公,慈淑谢氏”</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及</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皇清锡兰考开仕公,妣顺懿林氏,翰林院庶吉士外甥杜中士勒石</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的墓碑。</span></p> <p class="ql-block">  <b>刻有“世”氏某人的5方:</b>世氏祖坟;缙甫世公祖坟;清植轩世公茔;提标世公墓碑;世英、世下芳墓碑。<b>刻有“考世公、妣某氏” 的5方:</b>世府君,黎孺人墓碑;清敦睦世公,恬慈张氏;清二陟世公,妣翁氏;清缘督世公,备德蔡氏坟;意斋世公,贞德黄氏。<b>刻有“世门某氏” 的6方:</b>清世母翁氏坟;世门王氏祖茔;世母肖氏祖坟;世门张氏祖坟;康慈世妈祖坟;世门张氏墓碑。这些批墓碑的大量发现,对研究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史迹有着重大义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世家坑发现的刻有“锡兰世公”、“锡兰世门”的锡兰王子后裔墓碑。</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同时,考古人员还在“世家坑”摩崖石刻的上方(通往靶场的大路边)发现了一座大型石墓。由于石墓地处“世家坑”范围内,当时文物专家就将其定为锡兰王子的陵墓。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墓”的新闻...</p><p class="ql-block"> 两年过后,台湾清代《世家族谱》的出现,才知道原来它是锡兰王子的孙子世华“裕斋公”的寿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世家坑”最早发现的、位于“世家坑”摩崖石刻上方的锡</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兰王子后裔“裕斋公”大石墓的正面图。</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世家坑”最早发现的、位于“世家坑”摩崖石刻上方的锡兰王子后裔“裕斋公”大石墓的俯瞰图。当年刚发现时,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与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span></p> <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19日,《泉州晚报》再发表了一篇、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林德民撰写的《揭开中斯历史关系之迷》的短文。该文以历史文献及发现遗物印证锡兰王裔在泉州的史实。但对锡兰王子具体葬于何处,后裔今何在仍提出疑问。其中,林德民文中的一句“世氏家族在泉州已消失了近百年”,让仍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极其不满。也许正因如此,才有后来的世家后裔—许世吟娥,因不满拔人祖先墓碑、还将被墓地推平而向政府投诉的事件发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泉州晚报》刊发</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林德民撰写的《揭开中斯历史关系之迷》文章。(此图暂缺,找到补上)</span></p> <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1997年4月的某一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人员刘志成前往泉州天后宫(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想查阅该馆馆藏的清代淮右法师著的《东岳世家坑、七里庵图》风水地型手抄本时,正好遇上在此上班的同事孙亚宏。两人在闲聊中,偶然得知孙亚宏的夫人许世吟娥,对林德民撰写的《揭开中斯历史关系之迷》文章中“世家没后代”的提法及海交馆私下拔走世家墓碑一事表示强烈不满时,立即引起刘志成的高度关注。他想许世吟娥会不会就是学者们寻找多时的锡兰王子后裔?不然她为什么会为一句“世家没后代”表示不满?为什么要为无主墓碑被拔表示愤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刘志成当年想找的清代淮右法师著的《东岳世家坑、七里庵图》风水地型手抄本。</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一向喜欢探源溯流的刘志成,决定亲自前往许世吟娥的住所、祖厝及许世祖先的墓地进行一番考证。了解许世吟娥的家族,为何要将“世”氏改为“许世”氏。</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许世吟娥不想公开其锡兰王子后裔的身份,刘志成只好向许世吟娥保证,考察只作内部学术研究之用,不会向社会、公众公开。于是,鉴于刘志成的诚意及承诺,许世吟娥才将其家族为何从“世”姓改为“许世”告诉了刘志成。因此,可以说在泉州文博界除刘志成外,没有一个人知道许世吟娥就是锡兰王子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刘志成随许世吟娥来到她的家中,见到祖厅挂满“许世”氏祖先遗像,心中暗喜,锡兰王子后裔真的还有人生活在泉州,而且有幸让我给找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原来,“<b>许世吟娥的祖先是锡兰王子后裔,名叫世隆。</b>娶妻朱文娟,生有二女。其中一女世益娟招许闯入赘。当时有言在先,许闯入世家得改姓“世”。然而,到了世闯寿终正寝时,由于世家单丁(唯有一子,世九),人手不够,只好让其亲家主里后事。也许是出于怜悯之心,世闯的亲兄弟向亲家要求给让兄长恢复本姓。然而,由于当时出殡用的东西都已准备就绪,怎么办?只好在出殡仪式拿的“灵幡”及遗像上,在名字“世公闯”前加个“许”字,就成了“许世公闯”。从此,<b>只要家人去逝后,就以许世公(母)冠于名字前面。</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明节,锡兰王子第十七代后裔许世静波(许世吟娥父亲)从香港回泉“扫墓”,带领家人前往祖母的陵墓祭祀祖先。该墓碑正是以“许世母”冠于名字的前面。当年海交馆考古人刘志成为了研究锡兰王子后裔情况,就曾爬山越岭到该处实地考察。</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4月10日,位于清源山世家坑的“锡兰侨民墓区”,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我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为界,划定“以世家坑摩崖石刻为基点,东50米,西50米,南150米,北50米,”的文物保护范围;及“以世家坑摩崖石刻为基点,东400米至靶场,西150米至外山坡,南250米至水泥路外山坡,北100米至公路外山坡,”的建设控制地带。</p><p class="ql-block"> .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站在世家坑“锡兰侨民墓区”市级文物保护碑前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5月底,市级文物保护碑竖立不到二个月,清源山景区将世家坑承包给当地人开发做果林场。推土机开进墓区,准备进行土地平整。获悉此消息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人员刘志成,因前往制止无效,即刻联系到仍居住在泉州的墓区业主—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邀其一同前往世家坑制止其违法行为。但考虑到当时已是午后三四时,天上又乌云密布,大有暴风雨来临之势。两三个人去制止违法行为是否有效果,还得打个问号。许世吟娥心想,既然墓区已被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政府就有责任去制止这违法行为。于是,许世吟娥决定打电话到市政府去投诉。然而,得到值班人员的回复竟然是“等上班的时候再派人去看看。”如此答复,让许世吟娥多么的失望。“今天才星期六,明天星期天,等后天再去查看,墓早被人推成平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在“世家坑”平整土地准备开发果园。旁边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世氏产山”摩</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崖石刻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许世吟娥只好选择打新闻热线电话,让这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摊在阳光下,从而促成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制止。由于当事人要反应情况,必须公开自已身份。于是,许世吟娥迫于无奈只好违背家规,在公开场合上首次阐明自己是锡兰世氏的后裔。然而,当时许世吟娥使用的是路边的公用电话,接线员想了解一下对方的联系方式时,对方已将电话给挂断了...过后,《泉州晚报》记者想联系那位“自称锡兰世氏后裔”的女子,只好连续几天刊发寻人启事,寻找那位“神秘女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泉州晚报》刊发的“寻人启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寻人启事”连续刊发的第三天,由</span>于许世吟娥也急着想了解“世家坑”果园开发项目政府是否有出面制止。于是,她按照《泉州晚报》“寻人启事”中提供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当接话员接听到这位翘首以盼的“神秘女子”电话时,兴奋不已。立即与许世吟娥约定见面的时间与地点。由于大家素不相识,因此只好相约下午某时,以手拿《泉州晚报》在中山南路大隘门囗见面。(因当时正遇中山南路立面整修,店面门牌号都被摘掉)此景此境,犹如电影中当年地下党秘密接头时的情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时《泉州晚报》记者林少川(左一)与“神秘女子”许世吟娥首次见面时的情景。这也许是记者出身,注重事件影视记录,有意安排人员跟随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5月29日,《泉州晚报》刊发了由吴家阳撰写的《覆水难收,教训深重一“世家坑”文物保护单位被破坏始末》的文章。文章见报后,不仅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引起泉州市民的热议。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民众闲谈的话题。当有人指责开发商破坏文物时,而开发商且辩称“因墓碑被海交馆拔走(美其言是怕文物被偷,采取异地保护),只剩一堆土丘,谁会知道那里有古墓”。这明显是在相互推诿。于是,在6月2日,《泉州晚报》再刊发了一篇题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护:亡羊补牢未为迟,文物:没有警示谁之过》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当年</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泉州晚报》刊发的《覆水难收,教训深重》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98年6月20日,泉州市区涂门街发现锡兰世家古大厝。事情一经披露,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由于涂门街拓宽拆迁需进行产权核对,世居涂门街118-120号古大厝内的林金铮先生无意中翻动祖先留下的清代老房契时,偶然发现自家古厝竞是清代乾隆四十八年从世氏家人手中购得。按林先生的介绍:“他居住的这座古厝,是其祖父光绪十一年(1885)从阮鼠世、阮铜世手中买来的。而阮姓人家又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从世家人手中买来的,现存的这份“房契” 正是当年世家人将大厝典给阮氏时所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位于泉州闹市涂门街关岳庙西侧的锡兰世家古大厝。目前该“锡兰世家”大厝已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乾隆四十八年世家《卖房契约书》。内写有“…承祖父遗下已置厝屋一座。三间张,四落四雀,翼一水井,左畔空地,护厝一连七间。水井一口,厕池一所。坐在思义铺通淮街,负北拱南…今因欠银公用,奉母命,兄弟相议,将此厝壹座,托中引就向与阮宅口致祥观,典卖出契面银番头新佛银壹仟贰佰大员,每员各陆钱玖分库驼,共计重捌佰贰拾两正…限至拾年听铨等备银一齐取赎,不得挑难。</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立契人:世铨观、世榜观、世培观、世炳观。落款“乾隆四十八年”。</b></p> <p class="ql-block">  1998年6月底,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人员刘志成又在清源山“世家坑” 再次发掘到两块锡兰墓碑。其中一块刻有“明·使臣世公,孺人蒲氏墓。孙华立”墓碑,该碑被专家们一致认定应为锡兰王子的墓碑。另一块是刻有“通事世公,慈淑射氏墓”墓碑,此碑应为王子之子的墓碑。王子墓碑的发现,不仅证实了王子当年是作为锡兰的使臣来中国;而所娶的妻子是生活在泉州的阿拉伯名门望族蒲氏之女外。而且从石碑上镌刻 “孙(世)华立”的文字看,它与《泉州府志》及《晋江县志》中有关“世华”的记载相吻合。目前,该碑存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考古人员刘志成在清源山世家坑找到锡兰“世公”墓碑时,与“使臣世公”及“通事世公”两块墓碑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0月底,台湾新港奉天宫按惯例每年组团前来泉州天后宫进香。在随团成员有一位许世吟娥店里的常客、奉天宫常务董事周茂林先生。当他得知“阿玲”(许世吟娥的乳名)的祖先原本姓“世”,后来改为姓“许世”,是锡兰王子的后裔时。于是,他联想起他居住的嘉义新港乡也有一位朋友姓“世”,大家管她叫“世小姐”。此“世小姐”会不会就是你的亲戚?于是,许世吟娥拜托周先生回台后帮忙了解一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许吟娥在她开的“惜兰轩”店内,与来泉州进香的台湾嘉义</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新港</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奉天宫常务董事周茂林(右一)合影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十天后,许世吟娥接到了一通来自海峡对岸的长途电话。拿起电话后,听到周茂林先生高兴地说“阿玲,我帮你找来了世小姐,她叫世美贵。她说她祖坟的墓碑上也刻有‘锡兰’两字…。”通话中,世小姐向许世吟娥透漏说“记得小时候,老家彰化的祖厅里有一本《世家族谱》,她什么时候抽空回去一趟彰化,看看那族谱还在不在...”</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两岸的锡兰王子后裔开始有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与居住在台湾新港的锡兰王子后裔世美贵(左一)合影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台湾嘉义的“世小姐”世美贵所提及的她彰化花坛老家的祖墓上,墓碑也刻有“锡兰”二字。图中为她的堂哥世来发。</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后裔及墓地的发现,不仅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而且在国外,尤其华人媒体也纷纷转载报道。</span></p><p class="ql-block"> 1996年12月12日,美国《侨报》刊发了题为《泉州发现明朝锡兰国后裔墓地,锡兰王子后裔失踪之谜渐告破解》的新闻报道。</p><p class="ql-block"> 1997年1月3日,菲律宾《中华日报》刊发了下一篇《明锡兰王子后裔墓地泉州东岳山最近发现》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98年10月24日,香港《文汇报》刊发了中新社周景洛、曾福志《寻访锡兰王子的后裔》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1998年11月1日与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菲律宾《大公报》不约而同地转载中新社周景洛、曾福志《寻访锡兰王子的后裔》的新闻报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境外媒体纷纷转载有关“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后裔及墓地”的新闻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1月21日,有学者根据世家坑发现的翰林院庶吉士外甥孙杜中士为世开仕立的墓碑为线索,深入马甲乡寻访杜氏后人,了解世家与杜家的姻亲关系。在查阅《凤栖杜氏家谱》的过程中,学者从中找到了一小段与世家有关的记载。“<b>朴庵公乃和斋公之次子,乳名仍字迪因,讳生华,国学生。生于大清康熙...。妣世氏,名来舍娘,号儒媛。</b>生于大清康熙丙子年十二月初十日,卒于大清乾隆庚寅年四月十五日,享年七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泉州马甲《凤栖杜氏家谱》中有关“朴庵公乃和斋公之次子,乳名仍字迪因,讳生华,国学生。...妣世氏,名来舍娘,号儒媛”的记载。 </span></p> <p class="ql-block">  其中,《凤栖杜氏家谱》中还记有“…子四:长厚园、次慈轩、三惠园、四直轩。...<b>世来舍生惠园,惠园生诚笃,诚笃生瞻岵,瞻岵生中士(号蕉林)。</b>”以上文献的记载,不仅印证了 “世家坑” 出土的翰林院庶吉士外甥孙杜中士为其舅公世开仕立的墓碑的直实性,而且也与日后发现的台湾清代《世家族谱》有关“<b>中表杜彦士钦点(世震治)杭州督粮道”</b>的记载相吻合。”(杜中士,号蕉林,榜名中士,后改彦士。清道光进士,淅江督粮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中有关“中表杜彦士钦点杭州督粮道”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27日,居住在台湾彰化县花坛乡的锡兰王子后裔世来发、世家旭父子携带清代台湾《世家族谱》手抄本首次还乡寻根认祖。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陪同世家亲人前往泉州清源山“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区拜谒祖坟,并陪同参观泉州考古发现的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部分史迹。</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彰化世来发父子带来的清代台湾《世家族谱》,对我们研究锡兰王子世氏家族的历史起到很大的帮助。(因许世吟娥家的族谱文革期间被烧掉,所以目前最缺的是像族谱这样的文字资料记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和弟弟许世志涛(左二)与台湾世家族人世来发夫妇(左三、四)及儿子世家旭(右二)在锡兰世家前合影留念。(右一)《泉州晚报》记者林少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首先,从《世家族谱》中记载的“<b>吾祖以锡兰君充国使,前明永乐年间来华入贡,蒙赐留京读书习礼。厥后,归途路经温陵(泉州),因爱此地山水,遂家焉”</b>这段话,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资讯。</p><p class="ql-block"> 首先,<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span><b style="color:rgb(1, 1, 1);">留京读书习礼,归途路经温陵</b><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当年锡兰王子在京都读书时,回国一定要从泉州港出发。为何沿线有那么多港口,他不从天津、南京、宁波、福州等港“放洋”?一定要从泉州港出发。说明当年的泉州港,不是</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外国贡使进出中国的唯一口,也是中国对外交流</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最主要的口岸。所以说,泉州如今被誉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可谓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中“锡兰祖训”里有关“蒙赐留京读书习礼,厥后,归途路经温陵,因爱此地山水,遂家焉”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然后,从“<b>因爱此地(泉州)山水,遂家焉”</b>这段话,让我们找到了锡兰王子留居泉州的缘由。他是“因爱此地山水”主动留下。而非以往学者所言:“是因国内政变回不了”而被动留下。</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里说的“山水”,可能不只是自然山水,它包括泉州的人文“山水”。因为,锡兰古国及京城古都的自然山水,并不逊色于泉州。能让锡兰王子流连忘返的原因,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繁华的“光明之城”、多元的文化氛围及亲和的社会环境。当然,也可能与王子爱上美丽善良的泉州阿拉伯后裔蒲氏姑娘有关。(蒲氏家族在泉州是有财有势的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位于斯里兰卡科特市的锡兰国科提王朝巴拉克拉马巴忽六世国王(王子父亲)与王后陵墓。该墓虽经历了500多年,但至今仍保存的如此完美,一点都不象是一位被国民唾弃、被政变推翻国王的陵墓。</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从《世家族谱》中“长房裕斋公建置产山在晋江东门外世家坑,土名世厝埔,<b>埔左开筑一大灰塗圹穴,安葬一二三世祖考妣为一大穴,穴后竖三石墓碑。埔上开筑大石墓,为裕斋公寿域。</b>顶有七八尺高石碑,镌字明赐冠带裕斋世公偕室童氏寿域...的记载。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资讯。它让我们从方位(埔左与埔上)及质地(土墓与石墓)上,区分出那个墓是王子的墓,那个墓是世华的墓(裕斋公寿域)。为我们后来不费心思、按图索骥顺利地找到锡兰王子的“大灰士圹穴”提供重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锡兰人房历代系》中,有关“世家坑”地形及世氏一世祖(锡兰王子、使臣世公)陵墓方位、质地的描述。</span></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有了台湾《世家族谱》的记载,<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物部门才根据</span>《世家族谱》<span style="font-size:18px;">提供的新线索,组织考古人员向“世厝埔埔左”方向搜索锡兰王子的“大灰塗圹”。最终在埔的左侧,杂草丛生的山坡上找到了锡兰王子的陵墓。至此,文物部门就依照新的考古发现,重新审视早前的鉴定。最终</span>确定“早期发现的“石墓”,为锡兰王子之孙世华(裕斋公)的陵墓;后来发现的“土墓”,才是锡兰王子的陵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经过清理整修过后的明代锡兰王子“大灰土圹穴”。该墓全部采用“糖水灰”材料制作而成,与明式墓的特征完全吻合。</span></p> <p class="ql-block">  回想当年,刘志成刚发现锡兰王子“大灰土圹”(墓)时,他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我。我在他的带领下,手拿柴刀一路披荊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猫着腰钻进一人多高的草丛里。见到的是经过他们稍微清理过的锡兰王子“大灰土圹”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我在刘志成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大灰土圹”的墓前。看到墓手上的龙首纹饰,心想“这就是墓主皇室身份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当进入锡兰王子“大灰塗圹”前埕时,一眼望去,给我的第一感观是:陵墓整体气势和规模与周边的墓不可相比;从前面的龙首扶手;到莲花、狮首柱头;再到靠后的睡莲墓屏,都在向人们暗示墓主的身份与众不同。<b>(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国花是睡莲,龙是皇帝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塞格拉先生到锡兰王子陵墓考察时,指着墓前莲花(最前墓柱)、狮首(中间墓柱)、睡莲(远处墓屏),认同我的看法,“这都是斯里兰卡特有的文化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从《世家族谱》中“<b>我开基始祖,本锡兰国君长,讳巴来那,于明初钦赐姓世</b>”的记载。这段话,同样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资讯。</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b style="font-size:18px;">明初钦赐姓世</b><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记载,让我</span>们找到了锡兰王子为何取“世”为姓的缘由。他是皇帝“钦赐姓世”,而并非有学者先前说的“按民间习俗,取名字第一字“世”为姓。(其实,《明史》中记载王子名字的第一个字是“昔”字,也并非是“世”字。)</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打脸了某些学者胡说什么“锡兰王子来泉,取世、何为姓”。因为,只要是有点常识的人都晓得,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一言九鼎。赏赐你姓“世”,你敢姓“何”吗?何况,一个人(王子)怎么冒出两个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世家族谱.锡兰支系》中有关“我开基始祖,本锡兰国君长讳巴来那,于明初钦赐姓世”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再就是从《世家族谱》中“<b>我开基始祖,本锡兰国君长,讳巴来那</b>”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载看,</span>它不仅与《泉州府志》有关“世拱显,本锡兰山君长巴来那公之后”的记载相吻合。同时,也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严从简撰写的《殊域周咨录》中“</span><b style="font-size:18px;">耶巴来那</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修德好善,为众所推。今特封尔为锡兰国王</b><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记载相契合。这样通过官方史料与民间史料的比对,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检视、鉴别这一本来自海峡对岸民间史料的真实性。从而得出《世家族谱》中其开基始祖“巴来那”与《殊域周咨录》中记载的锡兰国王“邪巴来那”是同一个人的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殊域周咨录》中记载的“邪巴来那修德好善,为众所推。今特封尔为锡兰国王”。</span></p> <p class="ql-block">  第四,从台湾《世家族谱》“<b>一世始祖,考使臣世公,妣孺人蒲氏</b>”的记载,再对照世家坑发现的锡兰王子“使臣世公,孺人蒲氏”的墓碑,其契合度的一致,间接地印证了泉州考古发现的成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再从台湾《世家族谱》中记载的“世家坑”摩崖石刻、世嘉坑石桥及“世家坑”区域内几个大墓的描述及方位,与考古发掘的结果完全吻合。它又再次印证了泉州考古发现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 从台湾《世家族谱》有关“世华妻童氏、世拱显、世济美、世腾云的记载及世家后人与泉州名门望族黄氏、何氏、杜氏结亲的记载,再比照泉州古代史料的记载及考古发现的实物,它不仅印证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泉州考古发现成果,同时也验证了台湾《世家族谱》手抄本的真实性。</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世家族谱.寻源之图》有关锡兰王子“一世使臣世公,孺人蒲氏”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1999年4月5日清明节,移居台湾的锡兰王子后裔世美贵、世昆明、世昆宗等族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次返乡寻根。他们</span>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除到泉州清源山“世家坑”扫墓,祭拜世氏祖先外,还陪同他们参观了海外交通史馆、锡兰世家、开元寺、天后宫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清明节,移居台湾的锡兰王子后裔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首次来到泉州清源山“世家坑”扫墓,祭拜世氏祖先。(左起:世昆明夫妇,世昆宗,世来发夫人与女,儿’世美贵,许世吟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关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后裔的消息传至斯里兰卡,引起斯里兰卡政府及媒体的高度重视。2000年4月18日,斯里兰卡佛教部副部长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应福建省时任省长习近平的邀请,率团前往锡兰王子第二故乡泉州访问。实地考察与锡兰王子有关的文物史迹,仔细查阅与锡兰王子相关的文献资料。随团来泉的有斯里兰著名考古学家赫特拉奇·加亚瓦德那普拉教授及郝·维民·克兰尼亚教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刊发“斯里兰卡官员来泉考察”新闻报道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泉州晚报》。</span></p> <p class="ql-block">  斯考察团在泉期间,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全程陪同参观。斯专家不仅实地考察了“世家坑”锡兰古墓群,同时也考察了涂门街锡兰古民居、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蔡襄词、马甲杜氏宗祠等与锡兰王子后裔有关史迹及相关文物。并仔细查阅了与锡兰王子及后裔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里兰卡考察团,在清源山世家坑锡兰王子及后裔墓区实地考察。左起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郝维民教授、</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考古学家赫特拉奇·加亚瓦德那普拉教授、台湾世来发、团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许世吟娥。</span></p> <p class="ql-block">  斯考古专家对“世家坑”锡兰古墓遗留的一对石狮子及一块呈交合状的“蛇”形图案石刻构件进行认真考证后,得出的结论是“<b>此呈交合状“蛇”形图案,为典型的锡兰国图腾,名为“纳格布图瓦”,它寓意着人丁繁盛,是一种崇拜、祭祀祖先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遗留在“世家坑”锡兰王子后裔裕斋公(世华)“寿域”前的“</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交合状蛇形图案”石刻构件。</span></p> <p class="ql-block">  而墓前的一对石狮子,结论为“<b>有古锡兰国的造型风格,系锡兰国科堤王朝建朝前的亚巴忽瓦王国时代狮子的造型,</b>年代大约在14世纪末”。(即中国明朝初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遗留在“世家坑”锡兰王子后裔裕斋公(世华)“寿域”的墓前石狮。</span></p> <p class="ql-block">  对于记者提出“此古墓的主人是否就是锡兰王子的墓”的提问时,斯考古专家得出的结论是:“<b>可以认定的是“锡兰后人”之墓</b>,<b>至于是否王子的墓还不能最后确定”。</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斯考古专家在世家坑实地考察时,对“裕斋公大石墓”前的一对墓狮进行鉴定时回答记者的提问。(因当年还没发现锡兰王子的“大灰塗圹”)</span></p> <p class="ql-block">  2000年7月7日,斯里兰卡留学生、著名女画家、诗人查姆巴妮·戴维卡女士利用在北京办画展之机,专程来泉拜访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并特意将自己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根》赠送给许世吟娥。画中用斯国地图与福建地图衬底,上面画一个“世”字,代表锡兰王子世家,在世字上画上树根与叶子,以示“世家”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深根叶茂”,繁行生息...</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查姆巴妮该·戴维卡女士在得知许世吟娥访斯时,曾主动担负起许世吟娥2002年访斯期间的全程随行翻译工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斯里兰卡著名女画家查姆巴妮.戴维卡女士(右一)将自己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根》赠送给许世吟娥。</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1年3月,泉州文史界在晋江东石古寨郑成功水操台遗址的后门楼上,发现一方阴刻隶书“鸟语泉声” 的石刻,上款“庚寅春”三字,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下款 “世腾云” 三字及“世腾云印”和“万初”印各一方。(该方石匾额原系东石清代航海世家周氏家族古厝后花园的遗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晋江东石古寨发现的一方由锡兰王子后裔世腾云书写的隶书“鸟语泉声” 石匾额。</span></p> <p class="ql-block">  该石匾的发现,正好与清代台湾《世家族谱》有关“<b>世腾云,字万初,号葩园,邑庠生,人房十一世拱显次子</b>”。他“<b>敦品积学,工八分、隶、篆、百寿图</b>。”的记载相吻合。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清代台湾《世家族谱》有关“世腾云,字万初,号芭园,邑庠生,人房十一世拱显次子”。他“敦品积学,工八分、隶、篆、百寿图。”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2001年9月3日,泉州文史界在晋江清蒙发现了一方由村民黄成宗老人收藏的《钦赐黄凤翔葬封荫碑》,其碑文云:“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男、岁贡生黄淳中(黄凤翔儿子)奏称,伊父终养在籍,曾遇覃恩复起原官,例得补给三代诰命:曾祖廷文、祖继宗,应赠南京礼部尚书。曾祖母郑氏、林氏;<b>祖母丘氏、世氏、王氏</b>;母薛氏,应赠夫人。各给诰命。奉圣旨补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当年《泉州晚报》刊发林少川撰稿的《泉州锡兰王子世家古考又有新发现》的新闻报道。及陈智勇撰稿的《晋江一古碑见证一黄凤翔为斯里兰卡“外甥”》的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  此龟背石碑的发现,正好与《潘湖黄氏家传》中有关“七世继宗,(黄凤翔之父)字子述,号友竹,以子凤翔贵。封翰林院编修文林郎,诰封赠太子太保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b>子三:凤梧号狮山,凤翊号岐山,皆世氏夫人生</b>;凤翔号止庵,王氏夫人出…”的记载相吻合。</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龟背<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碑与《黄氏家传》的记载,也</span>与清代台湾《世家族谱》有关“<b>简斋公有二女,一为黄文简(黄凤翔)公太夫人,</b>一为何镜山公大夫人”的记载也相契合。</p><p class="ql-block"> 以上实物与文献,印证了锡兰王子后裔世家与泉州贵戚权门黄家联姻的史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清代台湾《世家族谱》有关“简斋公有二女,一为黄文简公太夫人,一为何镜山公大夫人...”的记载。</span></p> <p class="ql-block">  2001年9月6日,泉州文史界在晋江又发现了一块《明怍庵何先生暨孺人林氏墓志铭》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记载了:明代何炯(泉州名宦、著名地方史学家何乔远之父)“生明正德丁丑八月初六日,卒万历壬午月十七日,寿七十有七…<b>初娶世孺人,先卒…继林孺人。育有四子:长蕃先,世出,先卒。次子何逑、三子何乔迁、四子何乔远,</b>皆林孺人所出。”</p><p class="ql-block"> 该墓志铭的发现,正好与台湾《世家族谱》记载的“<b>简斋公有二女,一为黄文简公太夫人,一为何镜山(何乔远)公大夫人</b>”相吻合。同时,它印证了锡兰王子后裔世家与泉州名门望族何家联姻的史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当年《泉州晚报》刊发的题为《泉州锡兰王子世家考古新发现一何炯墓志铭重见天日》的新闻报通。</span></p> <p class="ql-block">  2002年6月6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里兰卡政府邀请居住在中国的锡兰王室后裔返乡寻根。许世吟娥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二位专家(王连荗、李玉昆)一起乘座</span>厦航飞机,从厦门经香港转飞泰国。于当日23:30时,顺利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机场。同机抵达机场的还有居住台湾省的锡兰王子后裔世来发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在机场贵宾室里,居住在中国的锡兰王子后裔受到了斯里兰卡公共管理部部长的热烈欢迎。参与接机的还有斯里兰卡前佛教部副部长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先生、斯中友协负责人及中国驻斯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先生等官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居住在中国的锡兰王子后裔访问故乡斯里兰卡期间,每到一处都受到斯里兰卡官员与民众的热烈欢迎与热情接待。</span></p> <p class="ql-block">  随后,在警车的引导下,锡兰王子后裔返乡寻根团来到了下榻的加拉达日酒店。在酒店大厅等候多时的斯里兰卡商贸部部长、科伦坡市长和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按照<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里兰卡传统礼仪,点灯祈福,为</span>居住中国的锡兰王室后裔们举行了隆重欢迎仪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斯里兰卡商贸部部长(左前二)、科伦坡市长(左前一)和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右前二),按照斯里兰卡的传统礼仪,为居住中国的锡兰王室后裔们点灯祈福。</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6月7日下午,锡兰王子后裔寻根团在斯国人事、教育与文化事务部常秘(副部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首都科伦坡的国立博物馆。该馆陈列有大量的中国文物,主要有明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下西洋途经锡兰时向当地寺院施舍的金银、钱币、丝绸、铜香炉和烛台及用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雕刻的石碑《郑和布施同时,馆内还陈列了许多不同年代的中国古代瓷器,其中有部分是德化产的瓷器。它不仅印证了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而且见证了泉州与斯国人民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再续中斯传统友谊,许世吟娥将一尊泉州德化烧制的白瓷《滴水观音》赠送给该馆收藏,以此让斯国人民对中国泉州有更深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两岸的锡兰王子后裔及专家学者在科伦坡斯国立博物馆前合影留念。右一为同行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王连茂。左一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员李玉昆。左二为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信雄。</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8日,锡兰王子后裔寻根团乘车3小时,来到了斯第二大城市康提市。在那里,身着民族服饰、击鼓舞蹈的当地民众夹道欢迎。<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后裔</span>里兰卡政府为表达对远道而来的锡兰王子后裔的欢迎,特意安排锡兰王子后裔前往“亚洲最美热带植物园”之一的康提皇家植物园,种下一棵象征中斯友谊的“长青树”。(该树学名为铁力木,斯里兰卡佛教徒称它为纳伽树Mesuna ferrea,相传弥勒佛当年就是在纳伽树下悟道。)同时,并竖碑以示后人,以此纪念为中斯友好做出贡献的锡兰王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恩来、李光耀、普京等世界级政要,也曾在康提植物园内植</span>下友谊之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在刚植下的中斯友谊“长青树”前,与曾在中国留学的斯里兰卡好友查姆巴妮·戴维卡女士一起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午,锡兰王子后裔参拜斯里兰卡著名佛教圣地—佛牙寺。在那里,他们不仅瞻仰了佛牙舍利,而且还拜见了两位德高望众的佛教高僧。晚间,斯国中部省首席部长及农业及畜牧部部长设宴款待寻根团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后裔在康提佛牙寺内,拜见德高望众的佛教高僧一斯里兰卡阿斯羯利派僧王乌都伽玛长老(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9日,寻根团在斯国外交部副部长及中央文化基金会主席的陪同下,参访了斯西部城市、世界文化遗产一阿努拉达普拉古城。该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既是佛教之都,也是斯国最早的城市及首都。</p><p class="ql-block"> 阿努拉德普勒古城与中国关系密切。早在东晋时期,中国高僧法显曾在此求法两年。中国政府1992年也在当地援建了“纪念摩诃蒂河—法显文化馆”。该馆不仅陈列有中国政府赠送的“法显西行图”,而且也陈列有在当地发掘出的中国瓷器及钱币等文物。在该城,寻根团除参观了当地著名的伯拉贞宫遗址外,还参观了鲁梵伐利塔及无畏山寺等名胜古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王子后裔寻根团参访了斯里兰卡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无畏山寺。</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西古城,锡兰王子后裔们瞻仰了佛教圣树一菩提树。据传该树是印度阿育王的女儿僧伽蜜多,来斯里兰卡弘扬佛教时,将佛陀释迦牟尼静坐7天7夜悟道的那棵菩提树的枝干移植于此。在经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枝繁叶茂。而释迦牟尼悟道的那棵菩提树,却已经枯死。因此,此菩提树在世界佛教信众及斯里兰卡国民心中,其地位可谓仅次于佛牙。由于该树距离“猛虎组织”(异教恐布组织)盘踞的北方据点太近,为保护该圣树,斯政府特派一个连的军队严加看管,不让外人轻易靠近。然而,也许是锡兰王室后裔之因,斯政府只允许返乡寻根团中的许世吟娥与世来发(台胞)两人进入到菩提树下瞻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2015年锡兰公主许世吟娥赴斯拍摄电视片时,在这2600多年的圣</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菩提树前留影。(2002年因斯内战末结束,拍照受限,现只能借用2015年的照片代替)</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寻根团在斯国公共管理部副部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斯东部城市、有“第二首都”之称的波隆纳鲁沃古城。在那里,他们不仅参观了11世纪至13世纪中期古锡兰科提王朝波罗迦罗摩巴忽王宫遗址。而且,还参观了著名的睹波罗摩舍利塔及伽尔寺。其中,宏伟壮观的王宫遗址及舍利塔;精雕细刻的波罗迦罗摩巴忽一世雕像、伽尔寺巨型(14米长)花岗岩石雕卧佛及圆形佛殿石刻给锡兰王子后裔们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参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世界文化遗产波隆纳鲁沃古城(东</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古城)时,在</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最具特色的斯里兰卡古代佛教圆形神殿建筑一伐多达祗殿前留影。</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据传佛祖的佛牙舍利和佛祖使用的钵盂曾在此存放。</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1日,寻根团结束了东、西古城的访问,回到了首都科伦坡。在此等候的斯国旅游部长,特设午宴为锡兰王子后裔们接风洗尘。晚间,许世吟娥应邀来到了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江大使及夫人特意在其馆邸内设宴招待。宴席上,江大使勉励“锡兰公主”许世吟娥,“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中斯两国友好交往多作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许世吟娥应江勤政大使(右一)邀请,到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做客。左一为大使夫人。</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2日,寻根团一行来到了斯里兰卡行政首都,也是15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斯里兰卡僧伽罗国家科提王国的首都—科特市参访。此地既是锡兰王子的祖籍地,也是锡兰王子之父—国王邪巴乃那(马拉克拉摩巴夫六世)立王、治国、起居、生息的地方。在该市,锡兰王室后裔除参与一场“锡兰王子在中国”的学术研讨会外,还参观了科特市《科提王朝博物馆》及王子离开斯国到中国时的出海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居住中国的锡兰王子后裔返乡寻根时,</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参观了介绍锡兰国科提王朝历史的《科提王朝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同时,还观摩了当地艺术院校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拜谒了安葬在皇家墓园内的世家祖先—国王及王后陵墓。鉴于锡兰王室后裔与科特市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为纪念锡兰王子在中斯友好关系中做出的杰出贡献,科特市市长还特意安排锡兰王子后裔,在市政府大门口植下了一棵象征“根植故里”的长青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在故乡科特市市政广场上,植</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下了一棵象征“根植故里”的长青树。</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科特市长为居住在中国的锡兰王室后裔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宴。斯里兰卡执政党(统一国民党)副主席、电力和能源部长卡鲁.贾亚苏里亚及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也作为贵宾出席了晚宴。宴席上科特市长提议与泉州市缔结姐妹城市,在一旁的江勤政大使当即嘱咐许世吟娥,回国后将缔结友城的事转告你们市长,江大使同时也表示愿努力促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与</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中国驻斯大使江勤政(左一)和斯里兰卡执政党(统一国民党)副主席卡鲁.贾亚苏里亚(左二)在科特市市长举办的欢迎晚宴上的合照。</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3日,参观斯里兰卡宝石加工厂。深入民众家庭,与当地民众交流、聚会。晚上,斯里兰卡电力、能源部部长设宴接待访问团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 6月14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中午斯里兰卡国际文化基金会设宴接待。下午,前往斯里兰卡佛教部副部长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先生的朋友家中做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王子后裔返乡寻根团在</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斯佛教部副部长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先生的朋友家中做客时,与当地民众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6月15日,为期十天的斯国寻根之旅即将结束,访问团们依依不舍地与前来机场送行的斯国官员、友人及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先生握手告别。此次访斯,受到斯国如此高规格的外交礼遇,让居住中国的锡兰王子后裔们永远铭记在心。每到一处,街道两旁插满了中斯两国的国旗;每次出行,都由警车开道,地方官员接送,民众夹道欢迎。其中传递着一种信息,斯国政府与人民对中斯传统友谊的缅怀与重视以及对新时期发展中斯友好关系的向往和期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王子后裔寻根团在王子故乡科特市参访时,受到科特市长及民众的热烈欢迎。</span></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走遍中国”栏目组前来泉州拍摄《走遍中国—走进泉州》大型专题片。该片共分七集,其中第二集为《寻找锡兰王子后裔》。该专题片于2004年3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首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在大型专题片《走遍中国一走进泉州》的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2008年3月28日,应全国友协邀请,斯里兰卡建筑和工程服务部长拉吉塔·塞纳拉特内率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代表团访问泉州。访泉期间,客人们参观考察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及位于泉州涂门街的世家古大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向首次访泉访问的吉塔.塞纳拉特内部长(右一)回赠礼物。右二为一同来访的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塞格拉先</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生。</span></p> <p class="ql-block">  2009年7月25日,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阿穆努加马先生携夫人来泉考察锡兰王子及后裔史迹。在泉期间,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携夫人</span>前往涂门街“惜兰轩”古玩店,看望生活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随后,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了海外交通使博物馆及关帝庙边的锡兰世家古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向首次访泉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阿穆努加马先生(左一)回赠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  2010年7月11日,以“海洋.海峡.海员”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海峡西岸文化名城福建泉州隆重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0多名嘉宾参与共襄盛会。斯里兰卡驻华使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使卢万钱德拉先生</span>与居住在泉州的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一同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向参会的斯里兰卡驻华公使卢万钱德拉先生(右二)赠送泉州德化烧制的《花开富贵》牡丹瓷盘。</span></p> <p class="ql-block">  2010年7月18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世吟娥应</span>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的邀请,前往上海浦东世博会,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斯里兰卡国家馆开馆庆典活动。庆典活动前,<span style="color:rgb(1, 1, 1);">许世吟娥与提前来华为斯国总理“打前仗”的斯财政部副部长萨拉.阿姆努加马先生会面。交谈时,</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部长先生提到“总理在访华之前,有向他提及有位斯里兰卡“公主”生活在中国,到时我尽可能地</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安排点时间,让您与总理见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此次庆典活动,虽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但许世吟娥竟然分别三次与日理万机</span>的斯里兰卡总理见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回赠斯里兰卡财政部副部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萨拉﹒阿姆努加马先生礼物。</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面是在18日下午二点钟左右,斯里兰卡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纳陪同上海市市长韩正到斯里兰卡国家馆参观。就在参观临近结束之际,斯国财政部副部长萨拉.阿姆努加马先生将<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锡兰公主”许</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吟娥领到斯</span>国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面前,将她介绍给总理认识。总理亲切地与许世吟娥握了握手,问起她在中国生活的怎么样,想不想去斯里兰卡住。总理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真可谓是一见如故。</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斯国家馆内,斯财政部副部长萨拉.阿姆努加马(右二)将“锡兰公主”许世吟娥领到斯国总理萨纳亚克.贾亚拉特(左二)面前,将她介绍给总理认识。</span></p> <p class="ql-block">  会见结束时,许世吟娥将一幅由她师父释传净撰写的对联“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赠送给了斯里兰卡总理。她想,斯里兰卡是世界佛教的发祥地,民众对佛家弟子的崇拜远远胜过对政治人物的崇拜;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作者既是我的师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该礼物既体现了中、斯两国文化的元素,又体现两国在文化上的兼容并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将她师父、泉州开元寺高僧释传净(慧光)法师撰写的对联赠送给斯里兰卡总理。</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会面是在下午五点左右,斯总理从世博会其他国家馆参观后回到斯国家馆。由于第一次“公主”与总理见面时,曾到过泉州的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阿穆努加马先生正好在陪同上海市市长韩正参观,不知道总理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主”已见</span>过面。当遇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主”时</span>,二话没说就热情地带着她往前走。由于语言不通,<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span>主”只好跟在大使的后面,当来到总理面前,才晓得原来大使要介绍她与斯总理认识。斯总理转过身来与“公主”点了点头,笑容可掬地说了几句僧伽罗语。“公主”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从他那表情中可以知道,他说“刚刚才见过面”。过后,大使又热情地将“公主”介绍给参加世博会斯国家馆日的来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斯驻华</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大使向总理介绍许世吟娥时,斯总理笑着说“我们刚刚有见过面...”</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见面是在晚宴结束之后,斯总理的秘书得知许世吟娥就是总理经常提起的锡兰王子昔利巴交喇惹在中国的后裔时,便主动提出要把“公主”介绍给贾亚拉特纳总理认识。当得知“公主”已和总理见过两次面时,他仍坚持要为他们俩人单独拍个合影照,以作永久纪念。</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斯总理秘书拿起相机,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和斯总理</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贾亚拉特纳拍</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合影照。(后面右边的是斯总理的儿子,左边的是斯驻华大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阿穆努加马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  当“公主”与贾亚拉特纳总理合影后,此时的环境没有前二次见面时那样的喧嚣,(记者争相拍照,你挤我推)。总理认认真真地询问“公主”在中国生活的情况,当得知“公主”七年前只身前往斯里兰卡寻根时,当即邀请“公主”方便之时偕同家人一道访斯。交谈时,贾亚拉特纳总理将“公主”的身世介绍给坐在旁边的中国外交部时任部长助理吴海龙先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外交部部长助理</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吴海龙(右一)听完贾亚拉特纳总理介绍后,问起“锡兰公主”在泉州生活的近况。站在旁边的是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右二)。</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2010年12月29日《中国日报》英文版刊发整版有关“泉州发现锡兰王子后裔”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准备接任斯里兰卡驻华大使的兰吉特·乌扬高达,想了解锡兰王子后裔在泉情况,特意抽空走访泉州。这可以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兰吉特·乌扬高达(候任大使)</span>首次出访北京以外的中国城市。在泉期间,大使乌扬高达特地来到涂门街“惜兰轩”古玩店,探望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随后,在许世吟娥的陪同下,参观了关帝庙边的锡兰古大厝。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向首次来泉访问的斯里兰卡候任大使</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兰吉特·乌扬高达赠送德化瓷塑《卧佛》。</span></p> <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初,泉州南安丰州发现一块残破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记载其主人为“郭幼钟,字中翰,明末清初人。...郭幼钟孙子<b>郭士岳的女儿嫁给康熙癸巳恩科举人世拱显(锡兰王子十一世后裔)的长子世成云</b>”。该墓志铭的发现,填补了《世家族谱》记载的遗漏。(《世家族谱》中记载:<b>十一世小山公(世拱显),长(子)君赐,早没;次(子)腾云,字万初;三(子)卓云,字缘督。</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该墓志铭中有关“</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康熙癸巳恩科举人世拱显的长子世成云”的记载。该墓志铭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厘米,两面镌刻,质地为黑页岩。</span></p> <p class="ql-block">  2011年8月,正式接任斯里兰卡驻华大使的兰吉特·乌扬高达先生再次访问泉州。此次行程,可谓公务在身。其主要任务是洽谈与泉州缔结友好城市等相关事宜。在泉参访期间,泉州市人大副主任陈家富及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陪同斯大使兰吉特·乌扬高达及随行的使馆武官参观了泉州的名胜古迹—开元寺。与此同时,兰杰特·乌扬高达大使当面邀清陈家富副主任率团访斯,并邀请许世吟娥在方便之时到北京使馆做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与陈家富(左二)副主任一起,陪同斯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左三)及使馆武官(左一)游览泉州开元寺时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1年12月,许世吟娥应斯驻华大使的邀请,与在北京工作的香港弟弟许世志勇相约,一同前往斯驻华大使馆做客。在大使的陪同下,不仅参观了大使的办公室、接待室、宴会厅及礼品陈列室。而且还将大使夫人、驻华武官、商务参赞等使馆官员介绍给许世吟娥姐弟俩认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许世吟娥与弟弟许世志勇(左一)在驻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内,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左二)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同时,大使还特意为许世吟娥姐弟俩准备了一桌富有斯里兰卡风味的午餐。在餐桌上,他们与大使及夫人无拘无束地聊起家常。畅谈中,当得知“公主”弟弟是从事电影行业时,大使便大谈他对中华武术的热爱,大谈他崇尚少林功夫,喜好武打电影。当听说泉州也有一座南少林寺时,大使兴致勃勃地当即表示将争取机会到泉州林寺一览“一指禅”功夫。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兰杰特·乌扬高达大使在官阺内,特意为许世吟娥姐弟俩准备了一桌富有斯里兰卡风味的午餐。(左一为大使夫人)。</span></p> <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5日,许世吟娥应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的邀请前往北京,参加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的斯里兰卡独立64周年暨中斯建交55周年的庆祝活动。会上,许世吟娥见到了特地从斯里兰卡赶来共襄盛会的斯总统特使、时任斯国防部常秘(副部长,部长由总统担任)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先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在晚宴上,与斯里兰卡前总统、时任斯国防部常秘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先生(右一)亲切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让许世吟娥预想不到的是,一位让我时时牵挂的老前辈竟与她同桌而坐。他就是十年前访斯时,盛情接待过她的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江勤政先生。两人相见时,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相隔十年之后能在首都北京见面是一种缘分。见到江大使身体健康、退而不休,仍致力于中斯友好关系,让她由衷地感到钦佩。而惭愧的是,江大使关心、嘱咐的泉州市与科特市建立友好城市一事至今仍没有着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许世吟娥在晚宴上,与中国驻斯里兰卡前大使江勤政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2013年2月27日,泉州文史界从鲤城区陈志雄家中发现一幅祖传<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代《隶书百寿图》书法中堂。上面写有</span>“葩园世腾云书”名款及盖有“锡兰王孙”印款。该书法中堂的出现,不仅印证了台湾《世家族谱》:世腾云“敦品积学,工八分隶篆百寿图”的记载。同时,也展现了锡兰王子后裔喜好中华文化,努力融入华夏文明这一史实。</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人员刘志成(左一)、厦门大学斯里兰卡留学生加米尼(左二),(加米尼教授现为斯里兰卡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化基金会主席)在,一起鉴赏清乾隆《隶书百寿图》。(右一)《隶书百寿图》的收藏者陈志雄。</span></p> <p class="ql-block">  该<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隶书百寿图》中落有“葩园世腾云书”的名款,正好与《世家族谱》中有关“十一世小山公。生三子...次讳腾云,字万初,号葩园。”的记载相吻合。</span>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清代《隶书百寿图》下部落有“葩园世腾云”的名款。</span></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锡兰王子后裔世腾云在书写《隶书百寿图》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所顾惮地盖</span>上“锡兰王孙”起首章。从这细节来看,他当年对自已的身世是公开的,并没有任何想隐藏身世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再从《世家族谱》中有关锡兰世家在泉州繁华闹市“南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中山中路新华书店附近)建</span>有“大宗祠”,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峰书街”(现泉州第一中学附近)建有</span>“小宗祠”的记载。结合锡兰世家在塗门街关岳庙边建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锡兰世家”等事实来</span>看,它很很地打脸了网络上某些学者。所谓的“锡兰王子后裔因怕被人追杀,只好隐姓埋名”的谬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锡兰王子后裔世腾云在他书写的《隶书百寿图》上方盖上“锡兰王孙”起首章。</span></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底, 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应邀参加在福州举办的斯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在会上,与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斯里兰卡大使兰杰特·乌杨高达共进晚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在成立大会上,许世吟娥与从北京赶来共襄盛会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19日,时任斯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任内的第五次访问泉州。许世吟娥落实先前承诺,陪同兰杰特·乌扬高达大使参观家乡久副盛名的南少林寺,并观摩了泉州少林寺武僧的武术表演。少林寺方丈常定法师为表达对大使的欢迎,还特地安排了斯大使及锡兰公主与他在寺內共同植下一棵象征中斯世代友好的长青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左二)与许世吟娥、斯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扬高达(左四)等客人共同植下的友谊树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初,《今日中国》2014年第8期刊登了《许世吟娥:来自“海丝”的友好使者》的文章。图文并茂,全面介绍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在泉工作生活情况。</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今日中国》杂志2014年第八期刊登了记者孟维娜(德国)撰写的《许世吟娥:来自"海丝"的友好使者》的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18日上午,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西安、泉州三地同时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路报道团队分别从西安、泉州出发,标志着人民网此次为期近两个月,由60多位记者、名人和意见领袖参与,涉及国内十多个城市和13个海外国家的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由此正式起航。参加当天泉州分会场启动仪式的领导有:人民网总裁、总编辑廖玒; 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 ;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承圣及来自泉州市的党政机关负责人、群团组织、学生共计近千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同与会领导为人民网"行走新丝路"(海路)釆访报道开启采访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活动启动仪式泉州分会场场景。嘉宾席前排(从右至左)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 泉州市政协副主席李翼平、泉州市人大副主任张建生、中共泉州市委常委翁祖根、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承圣、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人民网总裁寥玒…</span></p> <p class="ql-block">  会议一结束,为了让“锡兰王子及后裔在泉州”的纪实报道尽早见报,<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为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活动启动后的首篇"海丝"题材的纪实报道。</span>人民网的记者马不停蹄即刻投入到紧张的采访工作。</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陪同人民网记者前往清源山世家坑锡兰世家墓园拍摄外景,并向记者详细介绍世氏家族在泉历史及发现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12日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应邀参加在甘肃敦煌市举办的“陆海丝绸之路文化与产业发展”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同共襄盛会的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在主会场上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同共襄盛会的酒泉市副市长吴基伟(左二)及敦煌市副市长王晓玲(左一)在会场上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刊登了一篇《平民女子变身“锡兰公主”》的文章,该文全面介绍了锡兰王子后裔许世吟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特刊"泉州专版。</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1月9日下中,许世吟娥应《吉林卫视》的邀请,赴北京《吉林卫视》驻京演播厅,接受该电视台“沸点民生”节目组的电视专访。该访谈节目《异国公主隐居中国小镇之迷》于2014年11月24日,在《吉林卫视》“沸点民生” 栏目公开播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24日,《吉林卫视》“沸点民生” 栏目中播出的“锡兰公主”许世吟娥专访节目《异国公主隐居中国小镇之迷》的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京期间,(10日)上午,许世吟娥抽空前往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拜会老朋友、斯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杨高达先生。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许世吟娥在斯驻华使馆内与兰杰特·乌扬高达大使一起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1月28日,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兰杰特·乌杨高达应泉州市政府的邀请,前来参加海丝国际品牌博览会的开幕式。此次来泉,己是他任内第六次。主要任务是见证斯里兰卡锡兰商会与泉州市贸促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在组织贸易展览、展销及经贸考察、洽谈会等方面加强合作的意向。同时,组织以推动双边贸易和合作交流为目的的经贸代表团互访。</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下图为:泉州市政协主席杨俊峰(右四)设宴接待参加海丝博览会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乌扬高达(右五)一行。参加晚宴的除泉州市商贸局局长刘明亮(右三)外,还有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夫妇等。</span></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31日深夜,泉州清源山南台岩灯火通明,人山人海。"海丝"九城新年撞钟祈福活动泉州分会场设于此地。上千名泉州市民,为迎接新一年钟声的到来,早早来到了山顶。 锡兰公主许世吟娥受邀代表泉州在辞旧迎新的第一时间里,与"海丝"九城代表同时敲响新年钟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图为:泉州市区最高峰清源山南台岩,"海丝"九城新年撞钟祈福分会场,灯火通明。上千名泉州市民在此迎接新年钟声...</span></p> <p class="ql-block"><b>(本集到此结束,敬请关注下集)</b></p><p class="ql-block"> (此文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孙亚宏同意不得翻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