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根据游轮的航行安排,我们将在早餐后抵达位于美因河畔的城市维尔茨堡(Wurzburg) 。然后,我们弃船登车前往位于维尔茨堡南面童话般的中世纪小镇罗滕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游玩。</p> <p class="ql-block">清晨起床后来到船的上层甲板,一边呼吸着美因河上空的清新空气,一边欣赏着河两岸的风光。美因河的这段河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岸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河</span>面平静如镜,清晰地倒映着河岸边的绿树和天空中的云朵,给周围的环境增添了一丝静谧的氛围,展现出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另外,狭窄蜿蜒的河道也给人带来一种曲径通幽之感。</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因河畔的小镇,它们具有特色的尖顶建筑和红瓦房屋,彰显出浓郁的德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美因河岸的清晨,微风轻拂,竖立在河边的旗帆在高耸的桅杆上猎猎作响。</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因河畔的这片葡萄园,呈梯田状层层铺展于山坡之上。规整排列的葡萄树沿着坡势有序延伸,新生的嫩绿枝叶点缀其间,与棕红色的土壤相映成趣。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各类树木,增添了自然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一列满载着刚出厂的家用汽车的火车正沿着美因河畔的铁路线驶向它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美因河是德国内河运输的重要河流之一,在这比较狭窄的河道上,常见运输砂石、煤炭、钢材等货物的大型驳船。</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因河畔的德国小城-哈斯福特(Haßfurt),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城市,它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如:市中心的四方形上塔,又称班贝格门,始建于中世纪,是哈斯福特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塔楼融合了哥特式与巴洛克式风格,以精美的石雕、砖雕装饰和独特的尖顶设计为特色,展现出当时精湛的建筑工艺。又如被错落有序的红顶房屋环绕的具有典型哥特式风格的踦士教堂。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座教堂一直是哈斯福特市民进行宗教活动、祈祷和精神寄托的中心,对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因河畔不远的哈斯富特福音派路德教会的基督教堂,它具有典型的德式教堂风格,高耸的尖塔是其显著的标志。塔上设有时钟,增添了古朴庄重之感。福音派路德教会在德国宗教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座教堂不仅是当地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承载着哈斯富特市的宗教文化记忆,其建筑风格和周边氛围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特色。</p> <p class="ql-block">位于哈斯富特市外的主防洪桥,它是一座多拱结构的桥梁。这座桥横跨开阔的田野,桥下是美因河的季节性河道或蓄洪区域,起到防洪作用。大桥与周边的广袤绿色田野和树林相得益彰,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大桥在其中不仅具备实用功能,也成为了这片田园风光中的独特景致。</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左右,我们的船缓缓驶入维尔茨堡位于美因河边的码头。我们从那里下船,然后乘游轮公司安排的大巴士,前从位于维尔茨堡南面约六十公里的中世纪小镇-罗滕堡参观。罗滕堡位于陶伯河上游,被称为童话般的中世纪小镇,也被德国人评为知名度最高的德国小镇之一。罗滕堡,德文全称Rothenburg ob der Tauber,意为陶伯河上游罗滕堡,建立于1195年,作为德国著名旅游线路“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的交汇点,一直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张旅游名片。这座小镇以保存中古世纪古城风貌最完整而闻名,被誉为“中古世纪之宝”。城内房子屋顶大多呈暗红色,因此德文含义为“红色城堡”。罗滕堡也是德国仅有的三个完全保留城墙的城镇之一。尽管中世纪是信奉神学、对信仰绝对服从的“暗黑岁月”,丝毫没有浪漫可言。然而,罗滕堡却是幸运的:天赐的景致、政治的相对独立、南北往来的商路和坚固的军事要塞,使这座只有6000多位居民的小镇,从中世纪开始,就是极富财力的自由城邦。但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给罗滕堡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战后,它迅速丧失原有的势力和规模,沦为无足轻重的小城市,还曾为瑞典人统治 ,政治地位大幅下降。战争也破坏了罗滕堡的商贸活动,使城市经济遭受重创。虽然经历了战争的动荡,罗滕堡却奇迹般地保存了许多中世纪建筑和风貌。相传在战争期间,罗滕堡面临被毁灭的危机,天主教军团首领蒂利将军放言,如有人能喝下3.25升“欢迎酒”,就可挽救罗滕堡。罗滕堡市长努施先生接收了挑战,并成功喝下这些酒,使城市和居民免遭灭顶之灾,部分建筑也得以保留。战后因经济衰败,<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17、18世纪时无力进行城市扩展,导致</span>城市建设发展缓慢,这客观上使得中世纪的城池与建筑得以完整留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巴士驶出维尔茨堡市不久,我们就进入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平原地区,这片平原以广袤的农田而著称。车窗外不时出现一幅幅充满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准备进入罗滕堡参观时,一位身着中世纪风格服饰的男士将手中的长矛对着每一位进入城堡参观的游客,着实令人好奇。原来这天是罗滕堡的圣灵降临节。圣灵降临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复活”后第40日“升天”,第50日差遣“圣灵”降临,为纪念这一事件,教会将每年复活节后第50日定为圣灵降临节。罗滕堡的圣灵降临节是当地盛大且充满特色的节日,具有浓厚的宗教背景和丰富的庆祝活动。游人通过这些庆祝活动能感受浓郁的中世纪氛围,体验那个时代的商业和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罗滕堡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高大的城墙及塔楼,它们是德国中世纪防御工事的杰出代表。这些的城墙由大块石砖筑成,古朴厚重,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墙体上带有木质结构的外廊,曾用于防御时士兵巡逻和作战 。在中世纪,罗滕堡作为商贸重镇,这些城墙和塔楼构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抵御外敌入侵。如今,它们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罗滕堡的标志性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罗滕堡内的施拉宁谷仓,它估计始建于14世纪左右,当时罗滕堡是重要的贸易和商业中心,谷仓的建造是为了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粮食储存的需求。施拉宁谷仓有着典型的德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外观,以半木结构为主,裸露的木梁与白色的墙体形成鲜明对比,色彩简洁而明快。屋顶多为陡坡式,通常采用红棕色的瓦片覆盖,这种设计有利于排水和积雪滑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如今,施拉宁谷仓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经过多次修复和维护,逐渐转变为展示罗滕堡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向游客展示着这座小镇的传统农业文化和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从罗滕堡的小街上眺望罗滕堡内的圣雅各布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4世纪,最初规模较小。随着罗滕堡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当地居民对宗教场所的需求增大,教堂开始逐步扩建。在15世纪,教堂的建设达到高潮,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其双尖塔高耸入云,线条极为挺拔,塔身上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展现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工艺。</p> <p class="ql-block">街道旁建筑风格古朴的酒馆。它的外墙挂的彩色玻璃瓶装饰独具特色,告诉游人这里是酒馆。这类富有创意的装饰在德国一些传统酒馆中是常能见的,它增添了浓郁的地方风情。</p> <p class="ql-block">跟随导游,我们沿着小街巷步行前往市中心广场。这里的小街道狭窄而深邃,两侧是色彩斑斓的中世纪半木结构建筑,黄色、绿色、粉色等墙面搭配深色木梁,古朴又别致。</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滕堡的中心广场,它被称为市集广场(Marktplatz)。罗滕堡作为德国巴伐利亚州最出名的中世纪小镇,市集广场在城镇发展中一直扮演着核心角色。它早在中世纪就已成为城镇的商业和社交中心,是当时市民进行商品交易、集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市集广场周边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不同时期的特色,比如广场上的这座市政厅大楼,它具有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式融合的建筑风格。罗滕堡市政厅的部分建筑始建于13世纪,当时为哥特式结构,主要用于城镇管理事务。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传播,对其进行了扩建与改造,添加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元素,形成了如今哥特式与文艺复兴式并存的独特外观。在之后的岁月里,虽历经多次修复,但它始终作为罗滕堡的行政管理中心,见证着小镇的兴衰变迁,也成为展示罗滕堡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市集广场北端的罗滕堡市政厅钟楼。这座建筑整体为浅米色墙面,轮廓线条独特,呈阶梯状的山墙设计,装饰着尖顶和小塔楼,具有浓郁的中世纪哥特式与文艺复兴风格的融合特征。正面有多组窗户,中间部分设有精美的天文钟和普通时钟,钟面以金色为主,搭配复杂的图案和罗马数字,十分醒目。钟楼见证了罗滕堡的繁荣与动荡,包括战争、政权更迭等,但一直是城镇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如今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风貌和聆听钟声。</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市政大厅边上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塔楼,它的建筑立面高耸,山墙呈尖锐的三角形,带有许多精美的尖顶装饰,从底部到顶端逐渐收窄,营造出向上延伸的视觉效果,尽显挺拔与庄严。建筑上部还设有一些盾形徽章装饰,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与文化底蕴。顶部塔楼有围栏和雕像,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和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位于市集广场南端的建筑呈现出典型的德国半木结构(桁架结构)风格,它们为多层结构,屋顶陡峭且高耸,常带有阁楼小窗。墙面以木框架勾勒出几何图案,色彩对比鲜明,如红色、黑色木梁与白色墙面搭配,极具视觉冲击力。建筑外露的木梁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是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底部通常为石砌或砖砌,增加建筑稳固性,上部楼层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外挑,形成独特的立面层次。这些建筑的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当时,罗滕堡作为重要的贸易城镇,经济繁荣,这种半木结构建筑因取材方便、建造快捷而被广泛采用。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虽历经火灾、战争等破坏,但当地居民依据传统工艺对建筑进行修复和维护,保留了其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位于罗滕堡市集广场东边的这几栋建筑风格兼具中世纪与巴洛克元素,它们的外观色彩鲜艳,有橙色、黄色、粉色等,十分吸睛。从外观上看,建筑屋顶坡度较陡,多为尖顶,保留了中世纪德国民居的典型特征。建筑底层多设有店铺,体现其商业功能。建筑高度不一,错落有致,与周边人群熙攘的景象相融合,洋溢着浓郁的历史氛围和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市集广场旁身着中世纪风格服饰的小摊贩正在做生意。这种身着中世纪服饰的小摊贩是在重现市集广场的历史场景,让游客体验中世纪的生活氛围和商业场景。</p> <p class="ql-block">一群小朋友们身着色彩鲜艳的中世纪服饰,正在市政厅大门前集合,由老师带着他们进入市政大厅参观。</p> <p class="ql-block">街道旁有不少男人身着中世纪武士服饰,一边喝着酒一边聊着天。这些情景营造出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仿佛让人穿越回过去,展现出这座小镇独特的人文风情与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这三位少女身着中世纪风格的服饰,坐在路边喝酒聊天,展现出浓厚的中世纪风情。</p> <p class="ql-block">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沿着赫尔恩加斯大街前往城堡塔及城堡塔花园。赫尔恩加斯大街始于市集广场止于城堡塔,街道两旁多为半木质结构的房子,这些房子紧密相连却又有独立的墙壁,以便排水和防止火灾蔓延。</p> <p class="ql-block">位于赫尔恩加斯大街西端的塔楼建筑是罗滕堡的城堡塔,它最初是作为城镇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而修建。所以,它的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与防御性建筑风格的结合。在中世纪时,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城镇往往会建设坚固的防御设施,城堡塔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可以瞭望远方,侦察敌人动向,还能作为战斗时的据点。随着时间推移,罗滕堡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中心,城堡塔也见证了小镇的繁荣与兴衰,如今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领略中世纪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城堡塔内的木质门具有浓郁的中世纪风格。它采用实木打造,尽管<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岁月沧桑,表面留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和裂痕,</span>但木质纹理仍然清晰可见,这使得大门增添了古朴厚重感。拱形门的顶部设计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元素 ,门上带有金属铆钉和独特的金属把手,旁边还有锁孔装置,既具实用性,又展现了当时的工艺特色。</p> <p class="ql-block">穿过城堡塔,我们就进入了城堡花园。导游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我们将有二个小时的时间在罗滕堡内自由行,然后回到市集广场集合返回大巴士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花园内的观景平台上,不仅可以欣赏位于罗滕堡外那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开阔的绿地,还可以远眺小镇错落有致的红瓦屋顶建筑、尖顶的塔楼及环绕小镇的老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城堡花园的另外一个城门-方济各塔,它与附近的城堡塔之间有高楼相连。但这座塔门是关闭的,游人无法从门洞中进出城堡花园。方济各塔是罗滕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也是罗滕堡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在中世纪时期对守护城镇起到重要作用。这座塔楼由石块砌成,外观古朴厚重,塔身呈高耸的柱状,顶部为尖顶设计,带有中世纪防御建筑的风格特点。塔上设有一些小窗,曾经可能用于瞭望和防御。</p> <p class="ql-block">转过方济各塔,我们沿着一条铺着石块的小街走向城中心区。尽管这段小街与其它的街道基本上在同一水平,但它仍可作为防御用的城墙。 原来,这段街道是修建在山脊顶部,它的外侧是一个悬崖,所以外面的人无法轻易从这里进入罗滕堡。站在这段街上,游人可以将罗滕堡外那如诗如画的乡村景色尽收眼底。广袤的绿色森林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铺上的绿色绒毯。林间点缀着几座红顶房屋,古朴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历史韵味,尤其是那座石砌教堂,尖顶高耸,更增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一座跨越陶伯河的拱形石桥与茂密的森林相互映衬,展现出中世纪小镇的独特风情 。</p> <p class="ql-block">从小街上眺望市政厅的大塔楼,并且可以看到塔顶部观景平台上有不少游人。</p> <p class="ql-block">小街旁的建筑展现了典型的德国半木结构风格。房屋色彩丰富,有黄色墙面的建筑,也有红白色相间木框架结构的房屋 ,屋顶多为红色瓦片。</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的中世纪犯罪博物馆(Mittelalterliches Kriminalmuseum),它展示了中世纪德国有关犯罪、刑罚的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着当时的刑具,如拷问架、颈手枷等,还有与犯罪审判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通过这些展品,能了解到中世纪法律体系和社会对犯罪的认知,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而残酷的一面,是研究中世纪历史文化的独特窗口。因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与中世纪犯罪博物馆相连的圣约翰教堂,它是一座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特点的教堂。从外观上看,它白色的墙面搭配灰色石材边框,色彩简洁。教堂有高耸的尖顶塔楼,窗户为哥特式的尖拱花窗,线条修长且装饰精美,增加了建筑的垂直感和神圣氛围。</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教堂外墙上的圣克里斯托弗(St. Christopher)雕像 </p> <p class="ql-block">转过圣约翰教堂,我们就步入了罗滕堡的主大街-u. Schmiedgasse,它是一条充满着中世纪风情的大街。街道由石块铺成,古朴而有质感 。两旁建筑色彩丰富,多为传统的半木结构样式,搭配色彩明快的墙面,窗户上常装饰着鲜艳的花卉,洋溢着浪漫温馨的氛围。这里不仅有历史建筑,还分布着众多特色小店、餐厅,漫步其中,仿佛能穿越回过去,感受这座古城昔日的繁华与韵味。</p> <p class="ql-block">u. Schmiedgasse大街的顶端是个"Y"字形街道, 而它的中央就是罗滕堡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步云莱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步云莱德语名为Plönlein,来源于拉丁语“planum”,意为“平面广场”。它由一间姜黄色的桁架木结构小屋、小喷泉,以及环抱房屋两侧一高一矮的两座城门塔组成。狭窄弯曲的石块路与色彩鲜艳的半木结构房屋相得益彰,营造出浓郁的中世纪氛围。那些错落有致的建筑,墙面上精美的木桁架线条,以及窗台上点缀的鲜花,都让这里充满童话色彩。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云莱左侧的</span>西伯斯塔(Siebers Tower)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云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建于1385年左右,</span>属于罗滕堡古城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它作为罗滕堡的主要入口,曾长达近150年之久直到16世纪斯皮塔尔城门的建成。西伯斯塔楼带有独特的尖顶和钟表,它历史上起到防御和瞭望的作用,如今则成为游客眼中极具特色的景观,从塔楼上可以眺望到古城的部分风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云莱广场</span>右侧的矮塔楼是建于1360年左右的科博尔泽尔塔(Kobolzeller Turm),它是从陶伯河谷双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云莱广场</span>的最短路线,,在当时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城镇出入口。作为城门塔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博尔泽尔塔</span>与城墙相连,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其内部空间紧凑,设有楼梯、瞭望口、射击孔等设施,用于防御外敌和观察城外情况。</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Y"字形的右边那条街走向科博尔泽尔塔,并准备从那里登上罗滕堡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科博尔泽尔塔的的城门由古朴的石块砌成拱形结构,并安装了厚重的木门。透过门洞望去,要从这里出城要穿过三重大门,可见当年这里的防为是多么森严。</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城墙与民居之间有一条不太宽的通道,这可以在有敌人来袭时用于调兵防守。</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科博尔泽尔塔楼旁的楼梯登上了与塔楼相连的城墙,从那里可以从不同角度观赏<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博尔泽尔塔。它的墙体带有明显的岁月侵蚀痕迹,其整体充满中世纪防御建筑的厚重感与历史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从科博尔泽尔塔观景平台向外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生机盎然。越过树林,便是罗滕堡小镇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红瓦屋顶色彩鲜艳,与各式古朴的建筑相互映衬,钟楼和尖塔在建筑群中格外显眼,增添了小镇的历史厚重感与独特韵味。天空中厚重的云层,给这一片景致添了几分静谧和神秘的氛围 。</p> <p class="ql-block">从科博尔泽尔塔观景平台还可俯瞰最外围的城门及旁边的中世纪时期海关办公室,它们上面的塔是Kohlturm,即“卷心菜塔”,是一座建于14世纪的古老建筑。塔的外观古朴厚重,由石块和砖块砌成,展现出当时精湛的建筑工艺。它的顶部设有雉堞或瞭望口,兼具防御和瞭望功能。</p> <p class="ql-block">顺着楼梯,我们登上Kohlturm,并从那里进入罗滕堡的防御城墙。</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的城墙充满历史韵味,彰显着历史沧桑感。城墙的通道由厚重石墙构建,上方是木质横梁和顶板,可以用来避雨雪。它不仅可供行人行走,还方便守城士兵巡逻瞭望。城墙不仅是罗滕堡的防御工事,更是其中世纪风貌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城市悠久历史与文化 。</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设置在城墙上的厕所,为守卫的士兵方便之用。</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的城墙始建于13世纪,用于防御外敌入侵。它环绕着整个老城区,长达约4公里。这段城墙为了跨过一条小山沟,设置了阶梯。我们从这里下了城墙,准备在那里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座斯托伯莱因塔(Stockbastei Tower)是罗滕堡城墙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见证了罗滕堡丰富的历史。该塔始建于14世纪,具有典型的中世纪风格。塔体下部由坚固的石块砌成,上部采用半木结构,色彩对比鲜明。塔顶为红色瓦片覆盖的尖顶造型,且设有多个小尖塔,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和威严感。塔身上分布着小窗,既可以用于瞭望,也带有装饰性。</p> <p class="ql-block">这座黄色建筑是罗滕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骑兵之家(</span>Hegereiter Haus),建于16世纪左右。它最初是为城市骑兵指挥官建造的住所,随着时间推移,其用途有所变化,但建筑本身一直被妥善维护,成为罗滕堡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建筑主体色彩鲜明,以暖黄色为主色调,搭配灰色的石材边框,外观十分亮眼。它有独特的圆形塔楼,塔顶为绿色穹顶搭配紫色装饰,造型别致。旁边的尖顶房屋与塔楼相得益彰,整体风格充满中世纪韵味。建筑前是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更添古朴氛围。</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的医院教堂,它属于福音派路德教区 o. d. T. - 圣灵。教堂始建于14世纪,最初是作为医院的附属教堂,为病患和医护人员提供宗教服务。教堂建筑外观融合了哥特式与半木结构风格,它的主体墙面为淡黄色,搭配红色的坡屋顶,色彩和谐。高耸的钟楼线条简洁,顶部为黑色尖顶,钟楼的窗户带有哥特式的尖拱造型。教堂旁的附属建筑采用半木结构,黑白相间的木框架装饰,展现出中世纪德国建筑特色。周围是石砌围墙,与整体古朴风格相衬。多个世纪来,教堂经历过多次修缮和维护,至今仍保留着历史风貌,是罗滕堡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转过罗滕堡的医院教堂,我们就看到了西伯斯特姆塔(Siebersturm)的另外一侧。塔前的大街呈现出典型的罗滕堡街景风貌:街道由鹅卵石铺就,古朴而有韵味;街两旁是色彩缤纷的中世纪风格建筑,以暖色调为主,如橙色、黄色、粉色等,屋顶多覆盖着红色瓦片。街道上游人流熙攘,有的在漫步欣赏建筑,有的驻足交流,充满了热闹的氛围。远处的建筑与塔楼相互映衬,而延伸的街道仿佛将人带入了中世纪的时光,展现出罗滕堡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p> <p class="ql-block">一支身着中世纪风格服饰的合唱队正在西伯斯特姆塔旁的停车场表演,曲子雄壮有力,但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我们跟随着人流从这里再次登上城墙。</p> <p class="ql-block">这段城墙不仅是罗滕堡历史上重要的防御工事,如今也成为游客近距离感受中世纪风情,远眺及俯瞰小镇美景的绝佳之处 。</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色彩浓郁的中世纪景观,展现了罗滕堡的典型景色。错落有致的斜屋顶占据了大部分视野,红棕色的瓦片层层叠叠。它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搭配着</span>白色、橙色、淡黄色的墙面,造形各异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窗户及</span>部分木桁架结构的房屋,显的古朴又别致。视线越过这些房屋,远处可见高耸的塔楼和哥特式尖顶建筑,它们是小镇市政府塔楼及教堂钟楼等罗滕堡的标志性古建筑。在厚重云层与蓝天的交织下,中世纪小镇的独特风貌尽显,古朴而迷人,构成7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从罗滕堡城墙上俯瞰近处色彩明快的房屋,米黄、纯白与明黄的墙面搭配着红棕色斜屋顶,错落有致。窗户样式各异,有的还装点着绿植,透着生活气息。沿着这段城墙走了一节后,我们又走下城墙。然后,沿着大街走回集合地点-市集广场。</p> <p class="ql-block">因为那天是圣灵降临节,在罗滕堡市政厅前场出现了身着传统服饰的女士及小女孩,这让我们着些游客感觉仿佛进入了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市集广场上圣灵降临节游行的场景:几位身着白色传统服饰的人,有的拉着木轮手推车,手推车上有木制箱体。这样的游行活动是传承和展示当地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 。</p> <p class="ql-block">在罗滕堡市集广场的圣灵降临节游行中,还可看到身着中世纪武士服饰的壮士踦着颜色各异的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展现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市集广场上圣灵降临节游行的场景中,有两位身着传统服饰的人物,一位男士穿着红蓝色相间的制服样式服装,搭配棕色靴子;一位女士身披灰色斗篷,内搭红黑配色的服饰 。他们与周围一些穿着现代服装的路人及带有店铺标识的建筑,营造出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交融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身着色彩丰富的中世纪风格服饰的小女孩,站在欧洲风格的街道上,营造出了带有奇幻或中世纪风格的感觉 。</p> <p class="ql-block">罗滕堡街头上,几位身着中世纪风格服饰的人聚集在一起谈笑风声,洋<span style="font-size:18px;">溢着浓厚的复古和节日氛围</span>。他们中有人穿着皮草、皮革制的服装,搭配皮带和皮袋;有人穿着彩色拼接的长袍,背着号角,仿佛让人们回到了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一群站在街道上的人,他们身着复古服饰,有华丽的红色长裙、质朴的素色长袍等,在人群中还有小孩穿梭其中。整体氛围仿佛让人穿越回到过去,整个场景充满了历史韵味与节日的欢快气息。</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罗滕堡中世纪古城后,我们乘大巴士返回维尔茨堡的美因河游轮码头。在返回途中,大巴士载着我们再次穿越巴伐利亚州的平原地区。车窗外广袤起伏的田野在不同区域呈现出多样的色彩。一条在田野间蜿蜒的小路与远处的地平线上整齐排列的树木,构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氛围。</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巴士正驶过公路边的小镇,一座建筑风格古朴的塔楼就耸立在路边,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整个小镇显得宁静而美丽,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车窗外的这座桥是在奥克森富特市跨越美因河上的老桥,它是一座多拱形石桥,全长约217.2米。这座桥的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是德国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大桥之一,被列为巴伐利亚州古建筑名录中。从这里跨过美因河后不久,我们就回到游轮上,并计划用午餐后的二个小时游览维尔茨堡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