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翌日清晨,天空灰蒙蒙的,万籁寂静。两三只水鸟翱翔在浅灰色的云层之间,划出一道流动的剪影。海水一层一层荡漾开来,拍打着滩涂。米兰羞涩地敲开木门,把熟睡的孩子托付给邻居婶子,说有要紧事打算出趟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联系不上下线,米兰两口只好相伴而行,实地传送紧急情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长曲折的海岸线,足足400个小岛镶嵌其中,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这片蓝色海洋之上。海岛乡历史复杂,以前分属霞浦、连江管辖,扼守南北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相当重要,自古以来兵匪较多。</p> <p class="ql-block">穿过东冲半岛,渐渐抵达下浒码头,那里一艘艘渔船等待着扬帆远航驶向海岛乡的西洋岛。这里是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的驻地。闽东苏区最独特的一点就是有海上游击队,他们是全国最早的红军海上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的海上游击队,装备堪称先进,拥有20多艘帆船,1艘小汽艇,武器装备齐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300余名队员,他们个个如同海中的蛟龙,以奇袭手段让敌人闻风丧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岛乡的游击队领导人柯成贵,被人亲切的称呼为老柯。正是这位老柯热情地接待了乔装打扮的米兰两口子。</p> <p class="ql-block">米兰送出的第一份情报就是交给了老柯,当时,米兰的孩子还没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来,这个老柯可是不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可能会好奇他为啥有这样的称号?</p><p class="ql-block">这故事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柯成贵是个航标灯工人的儿子,他对英雄事迹充满了向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就爱看《水浒》《三侠五义》等侠义小说。他年轻时在西洋岛私塾学习聪明勤奋,爱打抱不平,海边的成长经历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水性。17岁的柯成贵来到福州格致中学读书,他见证了五卅惨案,愤慨不已。</p> <p class="ql-block">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抵制日货惩办奸商等活动中。1928年回到西洋岛,看到渔霸与官府勾结的恶行,他勇敢站出来抗争。虽然遭遇不幸,但他的革命精神从未消失。后来他逃到福州仓山、琅岐等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接受了更多革命思想的影响,心里始终挂念着自己的乡亲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底,柯成贵决定要带上这个小小的岛与海洋霸王一决高下。他回到西洋岛,不再是孤军奋战。他召唤了旧友和新兵,组成了自己的力量。这群兄弟们都是那些被恶霸欺凌过的贫民,也是那些被波及在海洋边缘的渔民。他们的目标是推翻渔霸的统治,公正对待每一个平民。附近连江县的海防部门,得知柯成贵要起事 立刻向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司令部发出支援请求。</p> <p class="ql-block">柯成贵可不是泛泛之辈。他精通海洋环境,靠着高超的海上战术,与敌人斗智斗勇。国民党军队几次进攻都未能成功,便开始采用诱骗策略,想要将柯成贵招安。但柯成贵和他的队伍,他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平民百姓的利益,他们坚决不接受这种不义之举,柯成贵的队伍越打越多,人民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也越来越坚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33年年底,柯成贵从林红俤那里得知,闽东苏维埃政府即将成立。他知道,他的队伍是时候向组织靠拢了。于是,柯成贵派人秘密派林红俤去找共产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红俤带着柯成贵的话,找到了党组织,并告知了柯成贵的想法。1934年1月,曾志代表党组织来到西洋岛。正式将柯成贵的队伍收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柯成贵成为了营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标志着海上的武装力量有了新的领袖和方向,经过训练,柯成贵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他们以西洋岛浮鹰岛等为基地,活跃在闽东海域。他们与敌人周旋,支持陆地上的红军,守护着闽东的领土。</p> <p class="ql-block">可是,战局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34年初,闽东红军两次攻打霞浦县城失败,当地的反动势力趁机报复。柯成贵接到中心县委的命令,率队打击了几个反动势力。柯成贵和他的队伍善于解救人民,也会保护商人的权益。他们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从不偏袒任何一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多商家他们选择支持柯成贵,成为他的朋友,甚至主动提供援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柯成贵这位海上的战士,他不仅有着强大的战力,还有一颗爱护民众的心。无论是老乡还是商人,他都会尽力帮助。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友情和爱心的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他们轻功了得,从农户家中借宿,悄然上楼躲避,农会会员心领神会,伺机而动。鸡鸣狗吠,甚至连地主富绅也浑然不知。有时候,他们竟与敌军同住一宿。有一回,游击队悄无声息地潜入福安城,就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只觉风声鹤唳,却无法窥破游击队员的一丝动态。白军在晨曦初现时方才惊醒,而我党战士一击即中,如行云流水般消灭敌人。</p> <p class="ql-block">然而,游击队也并非十全十美。离开了基层群众的支持,他们在广袤的土地上失去了立足之地,新土之开垦也受限。并且,若无坚实的基干力量和军事骨干,游击队的茁壮成长便成奢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闽东唯有杨采衡同志略知一二军事要义,他是游击队中唯一的军事知识储备,原是旧军官学校出身的连长,受过高等军事教育,遗憾的是,他对红军文化一知半解。追求进步的柯成贵后来邀请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曾志上岛,主动接受收编,将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二团海上游击独立营。海上独立营以西洋、浮鹰、四礵列岛为据点,经常出没在闽东苏区的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罗源、连江等县海域,截击日军、国民党海上运输船队,并打击当地的大刀会等反动武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间,国民党军舰“通济”号夜袭西洋岛。柯成贵率部迂回包抄,致使其连夜仓皇逃窜。国民党《江声报》曾载文惊呼:“柯成贵有六、七百人,纵横海上,极为强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闽东苏区主要领导人叶飞对海上独立营的独特作用评价很高,认为它是人民海军的前身。他说:“真正说闽东苏区与其他苏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海上游击队。唯一的只有闽东这个地区有海上游击队……最早的海上红军和游击队可以说就在我们(指闽东)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为了掩护连江县委机关和连罗红军西南团突围,柯成贵在风门屿被抓获,押解至福州,就义于福州鸡角弄。海上游击独立营随后被国民党诱降消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次事发之际,常毅岩中弹身亡,千钧一发之际,米兰被隐蔽坍塌的渔具撞进海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