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游记

飞翔

<p class="ql-block">  《浙江旅行团全体成员在潮州古城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三八妇女节这天,我们三十人, 分别从浙江省不同的城市(杭州、余杭、临安、绍兴、上虞、安吉、宁波等地),集合在萧山国际机场,乘同一班飞机✈(海南航空公司HU7415航班),去潮汕旅游。我称之为“浙江旅行团”。</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小时五十分钟的飞行,下午四点半,飞机平稳的降落在揭阳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 潮汕导游庄春标,一位很有个性的年轻人,举着一面写着“MayMay”的红色三角小旗,已在机场出口处恭候我们了。我们跟着庄导,开启了此次双飞五日游的愉快旅程。</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上午参观陈慈黉故居,看“英歌舞演出”、乘轮渡上妈屿岛游览。中午吃牛肉火锅。乘汕头摆渡船,上岸后,乘大巴车去汕头小公园,邮政大楼,中山纪念亭,百货大楼等历史古迹参观游览。回程路过礜石大桥,海湾夕照打卡地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陈慈黉故居,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前美村,距汕头约20千米,由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p><p class="ql-block"> 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宅第,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是清末民初潮汕侨宅的巅峰之作,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展现了华侨文化的多元审美观,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导游小庄介绍:陈慈黉故居豪华布局和精致装修具有如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中西合璧的“驷马拖车”格局‌</p><p class="ql-block"> ‌1、潮汕传统骨架‌:以“驷马拖车”为核心布局(多进四合院式结构),中轴对称,厅堂、天井、厢房层层递进,体现宗族聚居的传统理念。</p><p class="ql-block"> ‌2、西式细节点睛‌:在传统框架中融入罗马柱、拱券门廊、巴洛克山花、彩色玻璃窗等元素,如“善居室”顶层的西式骑楼与哥特式尖拱窗,形成视觉反差。</p><p class="ql-block"> 3、 ‌功能混搭‌:传统书斋旁设西式舞厅,中式灰塑壁画与意大利瓷砖共存,反映主人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p><p class="ql-block"> 二、极繁主义装饰艺术‌</p><p class="ql-block"> ‌1、三雕一塑‌:潮汕木雕(梁架镂空人物)、石雕(门楼浮雕)、嵌瓷(屋顶神话场景)、灰塑(花鸟立体装饰)遍布建筑,工艺精细到“无一处空白”。</p><p class="ql-block"> ‌2、进口材料炫富‌:使用泰国柚木、英国铁艺、意大利马赛克瓷砖(如“大夫第”地板的立体拼花)、德国彩色玻璃,甚至以进口瓷砖铺满整面墙,彰显财力。</p><p class="ql-block"> ‌3、隐喻符号‌:蝙蝠雕饰(谐音“福”)、葡萄藤(多子)、西洋钟表(与时俱进),体现华侨对传统吉祥与摩登生活的双重追求。</p><p class="ql-block"> 三、超前创新的空间设计‌</p><p class="ql-block"> ‌1、连廊迷宫‌:506间房通过螺旋楼梯、空中走廊、复道回廊串联,形成“进不去、出不来”的趣味性,兼具防御与通风功能。</p><p class="ql-block"> ‌2、光影游戏‌:彩色玻璃窗投射斑斓光线,搭配天井“四水归堂”设计,营造移步换景的光影效果,宛如小型“侨乡万花筒”。</p><p class="ql-block"> ‌3、气候适应性‌:高墙窄巷遮阳,镂空花窗促进穿堂风,西式百叶窗调节光线,体现对热带气候的巧妙应对。</p><p class="ql-block"> 四、规模与细节的极致反差‌</p><p class="ql-block"> ‌1、潮汕最大侨宅‌:占地2.54万平方米,耗时近30年建造,房间数量超过潮汕“百鸟朝凰”式民居的常规规模。</p><p class="ql-block"> ‌2、工匠手艺精湛:门框石雕误差毫米级,进口瓷砖切割严丝合缝,连排水口都雕成鲤鱼形状,室内楼梯,精雕细琢,凸显“潮商工匠精神”,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进口瓷砖贴墙面,在一百多年前是非常奢侈的装修。</p> <p class="ql-block">  在陈慈黉故居,巧遇上饶铁路新村的老邻居,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p> <p class="ql-block">  观看“英歌舞”。</p> <p class="ql-block">  英歌舞,又称“唱英歌”或“扣英歌”,是一种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及福建漳州等地的民间广场舞蹈。它糅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以其强健有力的动作、鲜明的节奏和热烈的情绪著称,被誉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p> <p class="ql-block">  沿河岸边种植了不少黄花风铃木。</p> <p class="ql-block">  乘轮渡去妈屿岛。</p> <p class="ql-block">  妈屿岛,位于汕头港正东出海口,是一个内海湾的小众海岛。这里不仅有海湾大桥的壮丽景色,还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岛上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包括渔船、妈祖庙和港口等。这里的妈祖庙宫始建于清朝,岛上的景色、建筑和涂鸦墙的配色都非常日系,仿佛置身于漫画世界,被誉为“汕头小镰仓”。</p><p class="ql-block"> 特别适合喜欢摄影的朋友来这里拍摄人物照,因为这里人少景美,非常适合拍摄出独特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妈屿岛妈祖庙,位于汕头市南澳县妈屿岛,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妈祖庙之一。相传妈祖是海上守护神,庇佑航海者平安归来。这里不仅是求姻缘的灵验之地,也是祈福的热门场所。</p> <p class="ql-block">  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港东部出入口妈屿岛海域处,为跨海公路桥。桥面跨越礐石海, 全长2500米,是连结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的陆地交通纽带。</p> <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心位置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汇处,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名为“四永一升平”的一道道骑楼老街呈环型放射状,形成城市街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范围西至西堤路、北至西港高架路—中山西路、东至福平路—张园内街—外马路—南海路、南至南海横路—外马路—商平路—至平路—海墘内街—棉安街—镇邦路,总面积72.43万平方米,较好地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街区原貌,见证和承载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成为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p><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结构分为一轴、两核、三区。一轴即潮人精神家园轴,是以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为核心、以安平路为轴线,通过标志性建筑的改造、公共空间的塑造、交通的梳理、文化的凸显等手法打造。两核包括百载商埠文化核心,以中山纪念亭、南生百货大楼等形成;骑楼风情文化核心则是展示传统骑楼建筑的文化核心。</p><p class="ql-block"> 三区包括小公园片区、安平西片区和现代居住片区。清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是近代开埠的34个城市中唯一保留下来的较为完好的开埠区和中国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也承载着不少海内外潮人的乡土记忆,是“潮人精神文化家园”。</p> <p class="ql-block">  汕头旅社旧址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商平路43号,始建于1948 年,坐东北向西南,为五层欧式骑楼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246.3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汕头旅社凝结着海内外潮人的乡愁,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汕头故事。</p><p class="ql-block"> 假期里,汕头旅社前游客熙熙攘攘。充满历史感的“汕头旅社”四个大字深受游客喜欢,大家纷纷在此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老妈宫位于汕头市升平路1号,包括天后宫和天帝庙,是一座极具潮汕风格和民间工艺特色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老妈宫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光绪五年重修。</p><p class="ql-block"> 老妈宫的天后宫是汕头老市区五座历史悠久的天后宫中最出名的一座。老妈宫戏台原为老妈宫对面的空地,现已修缮一新,成为举行各种传统戏曲等文艺汇演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老妈宫不仅建筑精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汕头市的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1922年竣工,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海安街道怀安居委外马路24号。汕头邮政总局大楼坐东北向西南,二层建筑,石、钢筋、洋灰的三合一结构,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也是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其占地面积1449平方米,建筑面积1042.8平方米,整幢建筑保留完好。</p><p class="ql-block"> 2005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汕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永平路1号楼,与汕头开埠的见证物潮海关钟楼隔街对望,该陈列馆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层的欧陆式建筑。其首层被定位为多功能展示厅,收集了名家字画,并集中展示新汕头风采。二楼展厅迄今为止已收藏了由市民、社会热心人士捐赠的百多件文物,其中不乏精品。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该市一张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位于汕头市小公园内,公园始建于1934年,是由印尼华侨、汕头南生公司老板李柏桓牵头发起兴建的。</p> <p class="ql-block">  南生百货大楼位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始建于1932年,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是汕头埠发展的一块里程碑,曾经风靡汕头达半世纪之久。</p> <p class="ql-block">  汕头礐石大桥,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境内连接金平区与濠江区的跨海大桥,位于榕江水道之上,是汕头市西南部的城市主干道路的组成部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上午游览金银岛,中午去海上老兵鱼场吃“龙虾生蚝宴”。下午游览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青海湾海滨浴场。</p> <p class="ql-block">  金银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是央视《南澳岛寻宝》专题片拍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金银岛面积大约1千平方米,三面环海,碧波荡漾,金银岛顾名思义,就是与金银财宝有关的一个岛屿。</p><p class="ql-block"> 岛上大石相叠,曲径通幽,石洞穿插,阴凉无比。这雨伞型亭子前面的美娘子石雕像,就是吴平的妹妹。大家看她一手扶着元宝,一手握着宝剑,一副守护金银的样子。据说摸摸她手上的元宝,就会给你带来“财运”呢。她身旁石壁上嵌着《金银岛纪事》等碑记。周围林立的怪石刻有名家题字的诗文。是很不错的拍照留影之地。</p> <p class="ql-block">  美娘子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  乘海上“巴士”木船,去老兵渔场吃海鲜。</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老兵渔场‌位于南澳岛深澳镇老兵码头,是南澳岛的一个热门旅游项目。我们中午在这里吃海鲜餐,一条不大的龙虾,一大盆煮熟的生蚝,蔬菜豆腐等。我一口龙虾也没吃到,龙虾就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自然之门。远远地,我就看到了那座巍峨的标志塔,它像一扇通往天文学奥秘的大门,矗立在海边,与蓝天白云、碧波荡漾的大海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它以汉字“门”为造型,巧妙地将天文、地理、文化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球体半径3.21米,对应着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的高度为12.22米,则对应冬至12月22日。这些精确的数字让我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位于南澳岛的长山尾码头旁,又称启航灯塔。这座灯塔是游客到达南澳岛后首先看到的灯塔,背靠南澳大桥,适合拍摄日落美景,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绝佳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  南澳大桥。</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青澳湾,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是南澳岛的龙头景区,也是粤东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青澳湾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体验。</p><p class="ql-block"> 青澳湾的天然海水浴场尤为出名,沙滩长达2.4公里,沙质细腻洁白,水质清澈无污染。湾口朝东南,湾弧达2.9公里,形似新月,因此有以月亮命名的宾馆和雕塑。沙滩向海延伸坡度平缓,数十米内海水仅米余深,非常适合游泳和沙滩运动,被誉为“泳者天池”,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A级海滨浴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西湖公园、龙湖古寨、泰佛殿、韩文公祠、潮州古城和广济桥。 </p><p class="ql-block"> 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是潮州八景“西湖渔筏”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潮州西湖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在这里晨练散步相当不错。</p> <p class="ql-block">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p><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皆沿各自曲面仔细凿挖,使砖、木之间如同其下之砍磨砖缝一样紧密吻接。淡绿色壁面,衬托着当中凹肚门上方“韩文公之祠”蓝色隶书匾额之清淡文雅与沉静端肃。</p> <p class="ql-block">  潮州泰佛殿是一座泰国风情佛教建筑,采用重檐多面式屋顶,门窗设计具泰国古代造型艺术,供奉泰国式释迦牟尼佛铜像。</p><p class="ql-block"> 潮州泰佛殿位于潮州市韩江大桥东侧,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高19米。‌</p><p class="ql-block"> 其建筑风格参照泰国云石寺,呈现出典型的泰国特色。‌</p> <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地处韩江中下游之滨。面积约1.5平方千米,始创于宋,围寨于明,繁盛于清,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内“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建筑群呈带状分布。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其中较出名的有“方伯第”、“进士第”、“探花府”、“绣衣第”、“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天后宫”等。这些古建筑,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各民居的门廊立面装饰浓重,门簪、门匾、对联、侧壁则多绘风俗彩画;门框、柱梁、柱础、栏杆、台阶等都用石雕,犹喜用石鼓、瑞兽、狮子等。堪称为“府第文化博物馆”,其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烧鹅是广东的一道美食,皮脆肉嫩,价格实惠。我们去潮州古城的路上,进了一家制作烧鹅的餐馆,高师母还亲自参与了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在潮州古城茶楼品茶。</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甘露坊,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是潮州八景之一,也是潮汕地区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它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广济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并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p> <p class="ql-block">  韩江两岸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 摄影撰文制作:飞翔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2日于潮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