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都洛阳随笔2~探访白马寺和关林

春暖花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5-2-9~2025-2-13</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都洛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不仅仅是曾经的十三朝都城,更有着诸多令人向往的文化瑰宝。这里有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中华佛教的发源地”</span>的<b><u>白马寺</u></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它可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呢。还有那</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埋葬之所在地——<b><u>关林</u></b>。它是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访白马寺和关林就像是在时空隧道中走进洛阳,去探寻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这也是我们游览洛阳的目的之一。</span></p> <h1>  当我站在白马寺的大门前,那挂着“白马寺”牌匾的大门上方,两侧悬挂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门前石马雕像静静地守卫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让我心中满是对这座古老寺庙的敬畏心情。</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走进白马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开创了佛教在中国正式传播的先河。它不仅是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起点,也是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在佛教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即成为了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如今,白马寺也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几年泰国、柬埔寨、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成为了国际化的佛教圣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因为白马寺有它独特的佛教渊源和其独特性,游古都洛阳了解洛阳,就不能不探访白马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68年,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求佛法。三年后,汉使与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共同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见之大喜,命于洛阳西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白马寺的创立,标志着佛教正式在中国扎根传播,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背后流传着一些神秘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为白马寺增添了神奇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传说便是“白马驮经”的故事:佛经到达洛阳时,白马载着佛经和佛像从长安一路跋涉,途中历经千难万险,但白马始终未曾停止前行。当地百姓认为白马所背负的是神圣的佛法,带有无穷的神力,因此将白马视为圣兽,赋予它一种神奇的象征意义。这一传说使得白马寺成为了佛教文化在中国扎根的标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白马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古老的建筑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红墙绿瓦,庄严肃穆,寺内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呈典型的汉地佛寺纵轴式布局。寺内的建筑、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四周的装饰古朴典雅,让人叹为观止。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典雅,又融入了印度佛教建筑的特色。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其中,大佛殿是白马寺的标志性建筑,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和释迦牟尼佛像,佛像造型庄严肃穆,工艺精湛。毗卢阁则是白马寺的最高点,登楼远眺,可以俯瞰整个寺院和周边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寺”,并不只是因为建成年代早,而是因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汉魏以后尽管中国佛教派系繁多,全国各地寺院林立,但各宗各派一直尊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中国第一个译经道场(白马寺清凉台)、第一部中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朱士行)都从白马寺走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因白马驮经而来的古寺,融合了中、印、缅、泰四国风格的佛殿,是国际化的佛教圣地。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柬埔寨、印度、缅甸政府也相继出资在白马寺建造佛殿,使其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因此,白马寺又有“天下第一寺”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泰国佛殿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柬埔寨佛殿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缅甸的佛殿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印度佛殿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传说。它通过千年历史的传承,成为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象征。从“白马送经”的神奇传说到白马寺中的文学典故,白马寺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跨越时空、充满智慧和慈悲的文化世界。今天,白马寺依旧是一个充满精神力量的地方,吸引着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参拜与朝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探访关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是游览完龙门石窟后下午去探访关林。洛阳的关林是安葬三国时期蜀国关羽首级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山西运城关帝庙并称为国内三大关庙,与民间所说的关羽死后“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相对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三大关庙之中,规格等级最高的当数洛阳关林,因为它是国内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宫殿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林门前广场已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场所。 恰逢正月十五前这里成为了庙会,热闹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林广场对面的武楼又称千秋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网上介绍说: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被吕蒙斩杀,孙权主动将关羽首级赠予曹操,曹操为祭奠关羽,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葬于洛阳,并建庙祭祀,即现在的关林。关羽的墓葬在历史上被称为“关帝陵”。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关羽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其陵墓也因此被称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简称“关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羽被尊称为“武圣”,其墓葬被称为“关林”,象征着其地位与孔子之墓“孔林”相媲美,一文一武,共耀华夏。关林也开始与山东曲阜孔林成为文武两大圣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林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沿着中轴线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现存建筑多为明万历年间重建,清乾隆年间扩建而成。</span></p> 仪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殿内两侧的墙壁上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关羽一生的传奇,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等经典高光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秋殿也称寝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殿前有旋生和结义两株奇柏,殿内塑有关公夜读《春秋》像和关公睡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羽墓冢区,在关羽墓前立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石牌坊。牌坊上书“汉寿亭侯墓”五个大字,牌坊之后碑亭和关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访关林颇为感慨,洛阳关林承载着无数传奇与故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漫步其中,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与三国时代的风华对话。这里,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的起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览完白马寺和关林,我们将继续抒写“游古都洛阳随笔3~走进洛阳博物馆”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