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七(17)班 陈若溪</p><p class="ql-block"> 暮色在窗棂上流淌,透过纱窗如蚕丝般细细落下,橘黄色的小花绽开笑脸,点亮了温柔的光,那是家的颜色。走出校园,扑面而来的风夹带着彻骨寒意,手中那开满映山红的试卷,被风吹得哗啦哗啦的。</p><p class="ql-block"> 天渐渐变暗,我迈着艰难的步子,积雪发出“吱吱”的摩擦声。路灯那淡淡的余光洒落在白雪上,映出片片橘黄。风,没有了的围墙遮挡,愈发猛烈,我不禁缩了缩脖子,走向和母亲约定好的路灯下。夜,是暗的,但这路灯是亮的。橘黄的点点灯火下,母亲正站在那,父亲也来了,这让我有了依靠,心情舒畅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母亲没有说什么,拍了拍我的头,将我的发丝夹到耳后,随即又将自己的围巾解下,张开双臂环抱着我,将丝巾系在我的胸前,淡淡的清香尽是母爱的芬芳。</p><p class="ql-block"> 父亲背后的手也终究掩饰不住它的神秘,一串色泽饱满、圆润光洁的糖葫芦出现在我眼前。丝丝缕缕的甜蜜消融了我一天的烦闷,心情瞬间欢喜起来。路灯的橘黄光晕晕染在我们的周围,形成了家的色彩,暖暖的。朦胧的月影下,与父母一同回家。</p><p class="ql-block"> 路边似有无数星光点缀在茂盛的绿叶间,随风飘落到丝巾上,变成橘黄的小花。我取下一朵,偷偷别在母亲耳后,我和父亲都笑了,母亲也乐在其中。那一路,尽是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到家,父亲就奔向厨房,当起了“家庭煮夫”。我走到书桌前,点亮温暖的橘色灯台,写起了作业。母亲则搬了个凳子,小心翼翼坐在我身旁,手里拿了一颗金黄的橘子。几乎是无声的 ,她静静地剥好橘子,放在桌上。这是来自家的爱与暖,放入嘴中,甜丝丝的清凉在口齿间漫延,甜蜜的汁水滑入口腔,浸润心田。 </p><p class="ql-block"> “吃饭啦!”浓浓的饭香伴随着父亲的呼唤一并传来。如果家有颜色,那碗色泽金黄的小米粥就是家最鲜亮的底色。稠厚而又柔软的米油,温暖了我的心,恐怕所有山珍海味,都不及这一碗小米粥的朴实与温情。</p><p class="ql-block"> 窗外,风安静了,疲倦的月亮已经躲进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在放哨。屋里,橘黄的灯光下,弥漫着爱和温暖的清香。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家的颜色,氤氲在记忆里的那一个个的瞬间,让我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年 味</p><p class="ql-block">七(17)班 陈若溪</p><p class="ql-block"> 伴着瑞雪飘飞,高铁一路向北,回到久违的家乡,找寻儿时记忆中的年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北方,腊八一过,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厚,什么时间干什么事,都讲究得很。</p><p class="ql-block"> 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会先蒸上几大锅老酵面馒头,象征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尽管大人都不乐意小孩们瞎掺和,但仍旧抵挡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一锅馒头中总会有那么几个特别的,那是孩子们的满心期待。</p><p class="ql-block"> 窗外,北风呼啸着,载着寒冷狠狠地吹打玻璃;屋内,柴火燃烧着,随着蒸汽的升腾,馒头的香气也逐渐弥漫开来。当热气腾腾的老酵面馒头出锅时,那白白胖胖的模样,简直太诱人了!</p><p class="ql-block"> 外皮微韧、富有弹性,轻轻撕开,能看到馒头内部那均匀细腻的蜂窝状组织,这才是老酵发面的精髓所在啊!咬上一口,口感松软筋道,麦香在口中四溢,越嚼越香,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北方人的质朴情怀;再就着各种炒菜、炖菜,馒头吸满了菜汁的香味,一口馒头一口菜,简直就是人间至味。氤氲的蒸汽、淡淡的柴火香、浓浓的麦香,伴着全家的欢声笑语,柔和了冬的凛冽,香甜的年味自此开始升温了。</p><p class="ql-block"> 北方的年,最最离不开的就是包饺子。饺子寓意着团圆温暖,形状像元宝,也象征着新年财源滚滚。除夕之日,家家户户全员上阵,支起案板,“咚咚咚”剁肉馅,洗菜的洗菜,和面的和面……</p> <p class="ql-block"> 当然,一家几口人,放几碗面,那也是有讲究的。饺子一般要在除夕下午全部包好,从除夕夜,一直吃到正月初五,顿顿吃饺子,但次次不同馅,猪肉白菜馅清淡可口、芹菜牛肉馅浓香诱人、韭菜鸡蛋馅老少皆宜,这样的年味怎能不让人怀念?最盼除夕夜,年味正浓时。</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夜晚十点,但向窗外一望,处处皆是灯火通明,守岁的序幕拉开了。接近零点的时候,爆竹、鞭炮、烟花齐齐上阵,比十五的月亮更亮,黑黝黝的夜幕上更平添了许多绚烂。尽管每次我都会信誓旦旦说“今夜绝不睡”之类的话,但睁眼醒来一定是睡在暖暖的被窝里。在我的印象里,那一夜,鞭炮声一直在耳边络绎不绝地回响,睡意朦胧中,又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姥爷的叫喊声唤醒了,“起床啦!饺子马上出锅喽!”尽管困得不行,但也得起床,因为大年初一清早的这顿饺子最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天,家家户户都争相早起,老人们都认为,谁家起的早,谁家的好运和福气也来得早些;而且饺子必须是男主人煮,表示对女主人一年来为家庭付出的感谢;开饭前,还要放上一挂鞭炮,我觉得,这才是年味儿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过年,过的就是个年味。我想说,过年了,无论是蒸馒头,还是包饺子、放鞭炮,当风尘仆仆的人们踏入家门,那一刻,便是最好的年味,是最美的人间烟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