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襄阳的城墙</p><p class="ql-block"> 2月15日,我们从河南开封到达了湖北襄阳。住在一个河景酒店,有一个宽敞的阳台,可以观赏襄阳的城墙与护城河。襄阳我们来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同事利用暑假到洛阳、西安旅游,坐绿皮火车经停此处,过了36年了,住哪里记不起了,老伴还记得隆中诸葛的茅屋,我记得高高的~襄ZDD阳城墙。</p><p class="ql-block"> 那时这里叫襄樊,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将汉江南岸的襄阳与对岸的樊城合并,2010年,国家将樊城作为一个区并入襄阳市。真如《三国演义》开篇说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不分”。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为夺取襄阳,关公在这里水淹于禁、庞德统帅的曹操七军。东晋时,将军朱序的母亲韩氏带领妇女,在城墙西北角修了一段新城,成功地阻止了前秦符坚对东晋的进攻,这段城墙被名之曰“夫人城”,保留至今。这个朱序就是在淝水之战中为东晋提供情报并在阵前高喊“秦军败了”,使得符坚大军溃败。真是母子英雄!南宋时,凭着襄阳的坚城深池,南宋军民与元朝的蒙古人对峙了六年(1267—1273),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的侠之大者郭靖、黄蓉也曾帮助守过城。抗日战争时,张自忠将军在襄阳、宜城一带阻击日军一年,最后身先士卒战死疆场。牺牲后被追封上将,毛主席、周总里称他为民族英雄,北京至今还有一条路被称为张自忠路。</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襄阳的城墙成型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了,先是夯实的土墙,宋代才是砖墙。墙高八米,现在长7.8公里,城墙上可并行两辆小车。护城河平均深八米,宽约200米,水量充沛,估计与汉江是联通的。在女婿女儿的大力帮助下,我登上了城墙。只见远近高楼林立,人、车匆匆,各奔东西。不见当年飘拂的旌旗,林立的剑戟;听不到当年的鼓角响鸣,人声鼎沸。这些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遥远的记忆。记起孟浩然的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让我辈复登临。”八十六岁,能登上襄阳城墙,甚幸!甚幸!</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桥上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里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 我登过西安城墙,我见过荆州城墙,我上过南京城墙。我登过山海关长城,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在中国很多单位、甚至家庭院落也有围墙。为什么不惜费事费时费地建那么多的墙?我想,这是出于主权意识。为了保卫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免受侵犯,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宁静、温馨长久平安。可见我们民族的人民只希望能保卫自己,不想侵犯别人,不想去掠夺,不想去殖民。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朋友来了有好酒,当然,敌人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p><p class="ql-block"> 将近十点,我们上车开往湖南常德。再见了襄阳!再见了城墙!再见了汉江!记起王维的两句诗:“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我琢磨这山翁,应该是老孟,是“白首卧松云”的孟浩然,他是王维的好朋友,又是襄阳人。</p><p class="ql-block"> 2025.03.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