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一曲北大营

常德新

<p class="ql-block">北大营,不仅在沈阳就是在全中国都太有名了。</p><p class="ql-block">北大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北大营主体建筑绝大部分已拆除,现存建筑为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军独立第7旅第619团第2营的三栋营房。1号老营房用作营房原貌复原,2号老营房用作北大营历史基本陈列,3号老营房用作游客服务中心。</p><p class="ql-block">北大营营房旧址在“九一八事变”中打响了中国军队抗战的第一枪,也是二战期间美英盟军战俘在沈阳最早的关押地。旧址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14年抗战起点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政治影响。 2019年10月,北大营营房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探访这座久负盛名的军营,是我这个从军多年的老兵多少年的心愿,昨天终于成行。</p><p class="ql-block">站在这座古老军营营房遗址,面对军人先辈们曾经生活、训练、流汗、流血的土地,我默默地向先辈们敬军礼,耳边响起从“大帅练兵歌”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旋律,那让我热血沸腾的军旅生涯,仿佛又出现在眼前。军营,是军人的家,是军人的荣耀,是军人心中的圣地。在这里,不论老少我们都是“当兵的”!</p> <p class="ql-block">北大营营房旧址陈列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影壁,上书北大营营房旧址</p> <p class="ql-block">影壁的背面是《北大营原始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网上搜到的北大营营门的一张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独立第七旅619团二营的两栋营房了。</p> <p class="ql-block">士兵宿舍。不由得想起我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营房,相差无几。</p> <p class="ql-block">悬挂在宿舍墙上的旅训。属于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整齐划一,是部队的日常生活制度,也是培养军人步调一致、服从命令习惯的养成教育。</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复原的旅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营房墙壁的一处特写镜头,可以明显看到翻盖的痕迹,每一块不同年代的砖头,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复原的断垣残壁和装备。当时的东北军有自己的军工制造体系,部队装备优良。许多装备白白留给了敌人。</p> <p class="ql-block">奉天制造的迫击炮</p> <p class="ql-block">训练场</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搜索到的一张图片:弹痕累累的北大营围墙</p> <p class="ql-block">网络上搜索到的一张图片:日军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突袭</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晚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步兵从多路翻越围墙冲进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时攻击北大营的是独立守备步兵第二大队的第一、第三、第四中队和迫击炮小队,约六百余人。这区区六百余人就敢进攻数千人的军营,听着简直不可思议! </p><p class="ql-block">当日军开始向北大营发动进攻时,旅长、团长和多数营长都在家里,只有旅参谋长赵镇藩在驻地。得到的命令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p><p class="ql-block">由于不抵抗,冲进北大营的日本兵更加肆无忌惮。由于无人还击和抵抗,如入无人之境,见人就杀,一个不留。后来在敌攻进营垣,大肆杀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旅参谋长赵镇藩下令部队按计划一边掩护一边向东撤退。</p><p class="ql-block">在突围中,第七旅第六二零团王铁汉部进行了英勇抗击。第七旅爱国官兵没有忘记军人守土之责,还是不顾一切砸开了军械弹药库大门,夺取枪支弹药,奋起还击,彰显了中国官兵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精神。 在第七旅部队相继突围撤出后,至19日晨5时左右,日军完全占领北大营,并将其付之一炬。</p> <p class="ql-block">张占元,锡伯族,世代居住在今沈北新区北四家子村,生于1906年。“九·一八”爆发之夜,第一个主动抗击侵华日军而英勇殉难的人,是张学良卫队旅的连长,事发时驻扎北大营东侧。他身先士卒率部直接进攻入侵日军,身中三弹,当场牺牲,时年25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汽笛拉响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常德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汽笛拉响</p><p class="ql-block">在沈阳的夜空,</p><p class="ql-block">“九一八”那一夜啊,</p><p class="ql-block">从此定格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北大营的硝烟,</p><p class="ql-block">奉天城头的血雨腥风,</p><p class="ql-block">鬼子的铁蹄,</p><p class="ql-block">我们滴血的心痛。</p><p class="ql-block">难忘那一夜啊,</p><p class="ql-block">是我们的鲜血、耻辱、悲鸣,</p><p class="ql-block">难忘那一夜啊,</p><p class="ql-block">是鬼子的掠夺、杀戮、横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善良虚弱的祖国,</p><p class="ql-block">生我养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当你任人欺凌的时刻,</p><p class="ql-block">我们千百次地呼唤民族的英雄!</p><p class="ql-block">面对张牙舞爪的魔鬼,</p><p class="ql-block">是一道道不准抵抗的命令,</p><p class="ql-block">热血男儿的军营,</p><p class="ql-block">成为血肉横飞的屠场。</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p><p class="ql-block">哪里有血性男儿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废墟中爬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一个默默无闻的士兵。</p><p class="ql-block">卫队旅中尉张占元,</p><p class="ql-block">打响了抗击的第一枪,</p><p class="ql-block">仇恨化作冲向敌阵的脚步,</p><p class="ql-block">血性变成刺向敌人的刀锋。</p><p class="ql-block">一个中尉,一个战士,</p><p class="ql-block">一个连队百十个兵,</p><p class="ql-block">虽然,他们改变不了战争的格局,</p><p class="ql-block">但是,他们庄严地向世界宣告:</p><p class="ql-block">中国不会亡!</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军人永远站着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汽笛拉响,</p><p class="ql-block">在沈阳的夜空。</p><p class="ql-block">那是历史的告白,</p><p class="ql-block">那是先烈的嘱托,</p><p class="ql-block">那是战马啸啸,</p><p class="ql-block">那是号角嘶鸣。</p><p class="ql-block">只有不抵抗的将军,</p><p class="ql-block">绝无不抗争的士兵!</p><p class="ql-block">只有国家的富强,</p><p class="ql-block">才有百姓的安宁!</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7年9月</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操场上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探访北大营营房旧址,来时怀着回家般的心情,期待着在这里与当兵人的先辈们进行心灵交流;离开时却如揭开了陈旧的伤疤,鲜血从血管里喷涌流出, 令人心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