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行

李超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9日,笔者夫妇从北京南站乘坐动车,半小时就到了天津。这是笔者第三次去天津。第一次是2000年、第二次是2009年。一下车出站笔者夫妇就在天津站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津世纪钟,它离天津站不远,它耸立在天津海河的解放桥边。笔者夫妇在世纪钟合影。</p>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天津的瓷房子,这也是过去来天津所没有的。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是游客来天津的打卡地。笔者在瓷房子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瓷房子门前及其街上游人非常多,打卡照相的人拥挤不堪,来了一批又一批。夫人也在瓷房子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天津瓷房子,其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该房子是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笔者可免票进入瓷房子留影。</p> <p class="ql-block">由于该楼年久失修,而且闲置了10余年,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于2002年出资3000万购置了这座百年小洋楼。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打造一座瓷文化博物馆,並用近10年时间,对其进行了不破坏原结构的房屋修缮、加固。夫人在瓷房子二楼阳台留影。</p> <p class="ql-block">终于“化腐朽为神奇”,打造了一座世上罕见的“瓷楼”。现显示的建筑囊括了张连志20余年、从全国各地及至国外所收集的,各朝各窖古瓷及古代石雕。笔者在三楼的阶梯留影。</p> <p class="ql-block">让这座破旧的小洋楼旧貌换新颜,烙上鲜明的中国符号。为天津旅游产业增添了一个新亮点,让世界更好的了解天津!笔者在三楼留影。</p> <p class="ql-block">瓷房子全貌,多么华丽,来天津必来参观瓷房子。笔者夫妇在瓷房子院子里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天津張学良故居紧邻瓷房子相距不过百米,大家在同一条街道上,但游客明显比瓷房子人少。笔者在张学良故居院子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张学良故居二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天津意大利风情街留影。</p> <p class="ql-block">夫人在天津意大利风情街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天津世界钟夜景合影。</p> <p class="ql-block">夫人在天津海河夜景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天津海河夜景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到了天津,不禁让我想起了天津医生和我一块工作的片段。自从毛主席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之后。天津医务界1969年底,共有近2000名医务工作者和8000名家属,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园,南下支援祖国边疆广西的医疗卫生工作。笔者是1968年底毕业,分去资源县梅溪公社卫生院,一个穷山沟里的年轻医生。1970年初,当时分来我院的天津医护人员11人,家属13人。这里没有集市,物质非常非常匮乏。笔者和他们共同生活工作了7年(78年元月笔者调走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但他(她)们的身影和名字一直留在我心中。每当回想起,我们共同在山区资源县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时光时,心中总是充滿着不舍。而一些分来我院的几位主科医生是来自天津二院的,今天有机会我来到了天津,我想去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医院看一看,这是一所三甲医院。据说我调走后,他们也陆续回到了天津。如今他们大多数同志估计已不在人世间了,但看到这所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心里顿感欣慰。谢谢那些年,天津医务人员不辞辛劳,为广西卫生工作的忘我付出。怀念过去美好的时候,就是把那些难忘的瞬间保存在心中,让它变成一段永远不褪色的记忆。笔者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天津合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人在天津博物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天津博物馆内留影。</p> <p class="ql-block">夫人在天津南开大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天津大学合影,天津大学东门和南开大学东门在同一条街、相邻共处一墙。在中国教育高校合併的大潮中,即使两校是邻居,因诸多原因它们也难以合併凑到一块。</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津著名的第五大道,夫人在第五大道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夫妇在天津之眼一一摩天轮合影,摩天轮座落在天津海河之上,吸引许多人前来留影拍照。在天津玩了两天住了一晚,次日2月20日傍晚离开天津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  “人说山西好风光”</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6日夜23时58分,笔者夫妇离开了居住16天的北京,从北京丰台站坐卧铺车去了山西大同。次日清晨6时到达山西大同,夫人在大同车站留影。山西给全国人民的印象首先是:一是煤二是醋。山西是全国产煤大省,网上有关煤老板的故事大多来自山西。另外山西还是历史古迹文化比较丰富的大省,含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安排入住好酒店,天已大亮,笔者夫妇急忙找车前往悬空寺,大同市区离悬空寺80.2公里。这是笔者夫妇在悬空寺合影,因为悬空寺的后山就是北岳恒山,这也是笔者第二次来恒山。</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原名叫“玄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公里恒山。笔者夫妇在悬空寺合影。</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文物建筑物面积472平方米,寺前平台面积9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921平方米。文物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8.83公顷。笔者夫妇在悬空寺合影。</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历代皆有修缮。其中金、元时期,南楼、北楼及悬空栈桥巳大致形成今日空间格局。笔者夫人在楼台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时期的悬空寺与如今所见基本一致,且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修建。</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寺门向南,以西为正。为木质框架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总体布局为“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其中悬空寺包括了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钟楼、鼓楼、送子观音、伽蓝殿等。南楼有纯阳宫、三官宫和雷音殿。这里明显揭示了北楼是佛教,而南楼是道教的殿堂。狭窄的悬空寺有如此多的殿,其实每间都非常狭小,许多建筑每间不超过10平方米左右。上下楼仅容一个人过,楼梯扶手被磨得贼亮贼亮,每层楼梯面都增加了钢板,也被脚踩得闪闪发光。许多过道对向走要侧身才行,笔者比较紧张,总怕脚下支撑木腐朽不牢固,其实这些都是笔者杞人忧天多虑了。</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景区周边地带拥有恒山北岳,神祭祀文化、民俗信仰与崇拜、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歌谣等非遗传说很多,如民间传说的故事一一悬空寺悬空之谜。</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是中国现有较早,但保存较为完好的,是悬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1982年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夫人在吊楼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并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夫人和悬空寺安保人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悬空寺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人在悬空寺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悬空寺山脚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人在悬空寺山下留影,山边及河里都是冰。因为恒山以前去过並爬到了山顶,这次只去了恒山山脚,没有再爬山。旅游途中的疲惫全被美景抚平,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次日即28日,2月最后的一天,我们去了大同郊外的云冈石窟参观。这里有市内公交车去。笔者夫人在云冈石窟大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和悬空寺一样,现在的景区建设面积很大,将老景区往后移了很远,而且还设置了所谓的“摆渡车”另行收费。这是老景区外一些新增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人在进入景区路上留影。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笔者夫妇在大冈石窟合影。</p> <p class="ql-block">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已完成。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一525),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随唐朝代。笔者夫妇在云冈石窟合影。</p> <p class="ql-block">现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笔者在云冈石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元素。</p> <p class="ql-block">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夫人在云冈石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游客参观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人在云冈石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云冈石窟合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云冈石窟合影。这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石像。到了清代石窟里有部分石像被塗上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云冈石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云冈石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3月1日,笔者夫妇在太原晋祠公园合影留念。该公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脚下。是一个融合了古建筑、园林和雕塑艺术的历史景点。</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晋祠公园龙兴晋阳雕塑留影。该雕塑高6.99米,宽9.5米,重2500公斤,落成于2003年,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青铜雕塑之一。中間骑马者是唐太宗李世民,左侧为国舅爷长孙无忌,右侧为李绩,左前站立者是尉迟恭,最右侧站立者,前是魏征,后是马周。这是当年李世民随父从太原起兵反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唐.李世民巜晋祠之铭并序》的两块碑。右侧是原碑,因年代远久,字迹模糊;左侧字迹稍清晰的是清代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的主要景点有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和周柏、唐槐等。圣母殿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供奉着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形桥梁,连接着圣母殿和献殿,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挌。周柏和唐槐则是公园内的古树,见证了晋祠的历史变迁。笔者夫妇在晋祠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晋祠公园里的西周古拍有3000年的历史。祠内的柏、槐、银杏最短的也有几百年。</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柏“跌倒”,被另一古柏抱住。这些古拍见证了晋祠几千年的变迁。夫人在晋祠留影。</p>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里的四个铁人,是晋祠里的镇宝之一。分别是“西南隅铁人”、“东南隅铁人”、“西北隅铁人”、和“东北隅铁人”。这四尊铁人分别铸造于不同的年份,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笔者面前这具为“西南隅铁人”,也是这四尊铁人最著名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这尊铁人造型比例适当,保存完整,右臂高举,左臂当胸,紧握双拳,叉腿站立,威武庄严。这尊铁人被称为宋朝“不锈钢”,历经近千年的风霜雨雪,仍晶莹明亮。</p> <p class="ql-block">而夫人面前这尊是“西北隅铁人”,铸造于宋绍圣五年(1098),造型与“西南隅铁人”基本相同,但左臂已断,威武气势稍逊于“西南隅铁人”。而“东北隅铁人”是唯一的一尊民国二年(1914)重铸的铁人,铸造工艺和技术不如其他三尊铁人。</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献殿合影留念。献殿建于大定八年(1168)。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梁架很有特点,1955年用原材料按原样式翻修,仍保持金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鱼沼和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呈十字形。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也是晋祠重要的古建筑之一。笔者在鱼沼留影。</p> <p class="ql-block">夫人则在飞梁留影。飞梁系沼上石柱,斗栱与梁架承托的石桥,南北东西四面伸展,如鸟之双翼振翅高飞。现有飞梁为北宋与圣母殿同时修重,仍保持原结构特点。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笔者夫妇在圣母殿合影留念。圣母殿坐西朝东,位于中轴线末端,是晋祠最主要的建筑。它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宋崇宁元年(1102)修茸。背靠悬瓮山,前有鱼沼飞梁,古柏阴森,庄严肃穆,在晋祠古建筑中颇有“领袖群伦”之势,是晋祠内现有最早的建筑。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前廊进深两间,面廓进深两间,显得极为宽敞。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大作。</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殿柱共有八条盘龙,被称为“梧子龙”,每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盘龙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距今已有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圣母塑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待女像,各自其特殊形象,身体的丰滿与俊俏,脸厐的清秀与园润,各因性格和年龄大小而异,呈现出极不相同思想感情。晋祠仕女象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是我国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p> <p class="ql-block">这是元代乐伎塑像。圣母殿内保存元代乐伎像共14尊,分两边排列,一边为管弦乐,一边为打击乐。手中持有笛子、三弦、琵琶、笙、鼓、锣等不同乐器。为研究我国元代戏曲和乐器发展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是晋祠难老泉,俗称南海眼,晋水源头,为晋阳第一泉。“难老泉”之名取自《诗经.鲁领》:“永锡难老”。泉水长流不息,出自料层岩。终年恒温17度,晋祠三绝之一,也是晋祠八景之一。难老泉亭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一559),明嘉靖年(1522一1566)重建。亭为八角尖顶,斗拱昂嘴,虽已改为明代手法,但间梁结构保留北齐风格。亭内悬挂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被誉为“神奇之笔”,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远处许多人围观,是观赏从亭中“难老泉”流出池外的泉水,有人试吃,有人用来洗手。</p> <p class="ql-block">由于从晋祠司回来已下午4时,博物馆已停止进馆,笔者只能在博物馆四周转了一圈,夫人在山西博物馆留影。“晋”是唐叔虞被其哥哥周成王从陕西的西周派往山西主政,而成立的晋国。历史上的晋国在春秋战国曾是诸侯的霸主。为了国家的长久治安,晋国首先提出了秦晋两国联姻,就是晋献公将女儿重耳的姐姐嫁给了秦国公子秦穆公。历史上就有了“秦晋之好”这个成语。</p> <p class="ql-block">但在春秋战国后期,晋国内部出现内斗,造成晋国分裂成:韩、魏、赵三国。这就是我们常听到山西又被称为“三晋”的原由。后来春秋战国历史上的“七国”指的就是:秦、齐、楚、燕、韩、魏、赵。最后这些几个国家全部被西北部的秦国灭亡。由唐叔虞创建有600多年历史的晋国终于走到了尽头。笔者在太原第一大道迎泽大道大桥合影,该大道直通太原火车站,10车道。大桥上的紅旗笔者也数了一下,两侧总共360面红旗,应该是太原第一大道。</p> <p class="ql-block">3月2日清早6时30分,笔者夫妇从太原火车乘车去隰(读“习”)县。这条铁路的终点站是山西安泽,是一条地方铁路,並且是2024年9月29日开通。被笔者赶上了,开通该铁路线时,正赶上2024年国庆节,当时有9万余人去隰县小西天,隰县本身只是一个仅有10万人的小县,当时拥挤情况无法想像。笔者夫人在隰县火车站留影,火车站没在一个高坡上。</p> <p class="ql-block">笔者身后的塑像是通往小西天街上的《黑神话.悟空》悟空像。它是一款游戏。由于这款游戏上线,许多网友都知道了小西天,所以现在的小西天很红火。其实笔者却很早就知道山西有两个小西天,而另一个在长治市。</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离县城中心也非常近,笔者当时就住宿在小西天与县城中心的交汇点。找好住宿酒店放下行李立即去了“小西天”景区,由于不是节假日,小西天人并不多。笔者夫妇在小西天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夫人在登小西天的阶梯上留影。小西天又名千佛庵,始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由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p> <p class="ql-block">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为小西天。笔者在小西天留影。</p> <p class="ql-block">千佛庵分上、下两院,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上院有大雄宝殿、摩云阁、文殊、普贤两配殿、半云轩、钟鼓楼和两座掖门,一名“疑无路”、一名“别有天”。</p> <p class="ql-block">全庵建筑规模不大,但殿宇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崖如削,千佛庵危立山巅,借山布景,格局灵活,重楼叠阁。</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20日,千佛庵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经临汾市宗教部门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山西隰县小西天悬塑艺术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之绝唱”,大雄宝殿内有2千余尊彩塑,色彩鲜艳,立体感强,保存完好。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的悬塑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还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妙的设计而享誉海内外。小西的悬塑被誉为“绝唱”,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彩塑艺术群塑之一。</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的五尊佛被称为“五福”(如图的五福之一),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的是: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摩尼佛(居中)、毗卢遮那佛和弥勒佛。它们在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的像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的悬雕或悬塑,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因为它是将泥塑悬插在固定于墙上的予制木架中,因此得名“悬塑”。</p> <p class="ql-block">悬塑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需要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条件下,凭体力在高空完成,每一尊佛像都是匠人的手工制作,所以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的悬塑艺术不仅在制作上独具匠心,其艺术价值也极高。大雄宝殿内悬塑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千尊彩塑悬浮在空中,飞天在自由翱翔,乐伎在起舞,天界的众神在各自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飞禽走兽,奇花异草,一派祥和的景象。这些悬塑高者达3米多,小者仅有拇指大小。造型优美,惟妙惟俏。</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隰县小西天大雄宝殿留影。</p> <p class="ql-block">图片正中佛系“五福”佛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的泥塑罗汉。</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大雄宝殿“五福”佛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大雄宝殿的雕刻佛像,精美绝伦,神情兼备。</p> <p class="ql-block">这幅彩雕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彩佛。</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彩佛各式各样,包罗万象。</p> <p class="ql-block">由于小西天建立在三面环山的山顶上,其侧面经常出现塌方,维修加固工作一直没停止。笔者在千佛庵留影。</p> <p class="ql-block">3月3月清早6时,隰县还没天亮,笔者夫妇乘坐小巴离开隰县前往临汾。我们将真正结束了西北行,离开美丽的山西,还真的舍不得。一路走来,人说“山西好风光”一点不错。其实山西笔者连这次共来过四次,第一次是2000年由广州直达太原去五台山、天津、大连。第二次是2009年由北京去大同、太原、平遥。第三次是2019年从陕西延安看黄河壶口瀑布去临汾、郭亮。第四次就是这次。山西不但有许多历史古迹,还是许多名人的故乡,比如抗击匈奴的英雄卫青和霍去病,武圣关羽,女皇武则天,凌烟阁功臣尉迟恭,初唐四杰王勃及现代北方唯一的元帅徐向前及革命烈士刘胡兰都是山西人。去这么多次,就是因为山西美!</p> <p class="ql-block">因为临汾没有直达车去广西,前方洛阳也没有,只好从临汾转车到郑州。在临汾经过侯马(歌唱家谭晶故乡)、运城时,窗外到处一片白茫茫,真的很好看,笔者也很久没见过雪了。站在归途的车上,心中有一种滿足和留念。外面的风景再美,终归是回家的路。2025蛇年旅游已告一段落,但美好回忆将永留我们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