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老爷车

路要平

<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和几位好友一起前往古巴,我们是从美国进入墨西哥,然后从墨西哥进入古巴。先到古巴首都哈瓦那,然后去别的城市。古巴旅游的一道风景线便是老爷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上半叶,美国汽车大量出口到古巴,福特、雪佛兰、奥斯莫比等品牌的汽车在古巴街头随处可见。当时古巴经济依赖美国,汽车作为奢侈品和交通工具,成为古巴社会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959年古巴革命后,美国对古巴实施经济封锁,切断了古巴的汽车进口渠道。古巴人不得不依靠现有的老爷车,并通过不断修复和改装来维持使用。</p><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古巴现存约7万多辆老爷车,主要分布在哈瓦那等大城市,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大部分老爷车被用作普通出租车,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交通服务。还有一些车况较好、外形美观的老爷车被用于载客观光,游客可以租老爷车游览城市,欣赏古巴的风景和建筑。</p><p class="ql-block">老爷车是古巴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游客们可以乘坐老爷车穿梭在哈瓦那老城等历史街区,感受古巴的复古氛围和独特风情,成为古巴旅游的一大特色亮点。</p><p class="ql-block">老爷车为古巴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在绘画、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中经常出现老爷车的形象,成为古巴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巴老爷车大多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经典设计风格,车身线条流畅、造型大气,具有独特的美式风格。为了吸引游客和增加收入,车主们将老爷车喷上了各种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粉色、蓝色等,使其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由于缺乏原装配件,古巴人发挥创造力,对老爷车进行了各种改装。他们使用俄罗斯的“拉达”发动机、日本的“三菱”等其他品牌的配件来替换损坏的部件,还会在车上安装天然气罐以代替汽油,降低运营成本,据当地司机介绍,现在的发动机也有用我们国产的常州柴油机厂生产的发动机。</p> <p class="ql-block">从宾馆房间拍马路上路过的老爷车。</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巴的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1959年古巴革命后,美国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导致新车进口受阻。</p><p class="ql-block">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严格限制购车,普通民众月薪不足20美元,无力购置新车 。</p><p class="ql-block">古巴长期缺乏汽车工业基础,依赖进口车辆。现存的老爷车多为革命前美国生产的车型(如雪佛兰、福特),因无法更新换代被迫长期使用 。</p><p class="ql-block"> 车主通过手工维修、拼凑零件维持车辆运转,甚至更换苏联发动机以延长寿命。</p><p class="ql-block">历史延革 1. 黄金时代(1959年前)</p><p class="ql-block">古巴曾被称为“加勒比海小巴黎”,美国游客涌入带来大量豪华汽车,街头豪车川流不息 。</p><p class="ql-block"> 2. 革命后转型(1959年后) 富人逃亡美国后,遗留车辆成为古巴主要交通工具。美国制裁导致新车短缺,旧车被迫超期服役。</p><p class="ql-block"> 3. 老爷车文化固化(20世纪70年代后)</p><p class="ql-block">1973年“老爷车”概念被英国杂志提出后,古巴的老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文化符号 。</p><p class="ql-block">主要品牌与车型</p><p class="ql-block"> 1. 美国经典品牌</p><p class="ql-block"> 雪佛兰:如1957年敞篷车,因外观艳丽常被用于观光 。</p><p class="ql-block"> 福特:30-50年代车型为主,车况参差不齐,部分仍保留原装发动机 。</p><p class="ql-block">别克、道奇、普利茅斯:常见于街头,部分被改装为出租车 。</p><p class="ql-block"> 2. 稀有车型</p><p class="ql-block">梅赛德斯奔驰300SL(鸥翼车门)、1954年别克“云雀”等稀有车型被收藏家高价收购。</p><p class="ql-block"> 3. 苏联时期补充车型</p><p class="ql-block">吉姆、吉斯等苏联品牌车辆在后期作为补充,但数量远少于美国车 。 文化与社会意义</p><p class="ql-block"> 1. 历史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老爷车是古巴革命前繁荣与革命后经济困境的双重象征 。</p><p class="ql-block"> 2. 国民精神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古巴人通过维修旧车展现乐观与创造力,形成“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独特生存智慧。</p><p class="ql-block"> 3. 旅游与经济价值</p><p class="ql-block">敞篷老爷车成为观光名片,租车费用达50美元/小时,司机收入远超普通职业 。</p><p class="ql-block">现状与未来</p><p class="ql-block">现存约7万辆老爷车,部分为原装,多数经改装拼凑维持使用。</p><p class="ql-block">随着古巴经济改革,少量新车(如中国品牌)进入市场,出租车引进了中国吉利汽车,旅游大巴引进了中国宇通。但老爷车仍是主流交通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