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路——孝老篇(8)</h3>  <h3>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赡养老人,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孝老不能等,等一天留下一天的遗憾;等一年,留下永久的遗憾。要抢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常回家住住,常回家聊聊。挤时间多陪陪老人,陪他们吃饭,陪他们唠嗑,陪他们看看外面的风景和世界。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候,不论多忙一定来到老人身旁……</h3>  <h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孝子贤孙在老人离世后才捶胸顿足撕心裂肺后悔没有尽孝。我深知老人此生不易,懂得老人的心思与渴望,所以,在父母、岳父母健在的时候,以我的孝老方式去尽应有的孝道。一分孝道,十分福报。对老人不孝,是大逆不道。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也有笔,高高在上都看到也都记牢……</h3>  <h3>  父亲是解放战争负伤导致左腿强直的二等乙级伤残军人,这辈子受的苦数不胜数。嵌入左腿膝盖骨里的四块弹片折磨了父亲大半辈子。 <br>  1984年夏,63岁的父亲左腿膝盖肿痛化脓,把老人折磨的扛不住了,爱人知道后比我还急,催我第一时间把父亲接到通化。住进我们在远郊租住的房子。陋屋装得下儿子,就容得下老子。在通化地区医院做护士的爱人善解人意,利用本院职工人脉,把老父安排住院。经过检查诊断,是嵌入膝盖骨里37年的弹片引起的炎症。经过手术,取出两块弹片,腿骨里还残留两块。住院期间,我请假与母亲轮流陪护,爱人给父亲变着样的做可口饭菜,由于治疗及时,营养跟上,半月后父亲就出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h3>  <h3>  1992年夏,71岁的父亲突患脑血栓,我立刻请假赶往柳河县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目光呆滞,说话费力,握着我的手孩子似的哭泣……妈妈告诉我:“你爹今天早晨突然晕倒,醒来就变了样。腿脚瘫软,胳膊也不听使唤,嘴角还淌口水,从老家送到县医院检查诊断是脑血栓,住院要好长时间”。<br><br></h3>  <h3>  在远离亲人的病榻上,老爹多么需要子女守护啊?!正如子女小时候发烧感冒爬在老爹身上耍娇那样。怎么办?我当机立断请假陪护老爹。那时,我是通化铁路分局党办秘书。</h3>  <h3>  我告诉爹自己要和妈妈陪他住院,直到好转出院。爹听后犹豫起来,他愿意长子的我陪护,但又担心影响我的工作。妈妈和爹的矛盾心情是一样的。我呢,就一个目的,不给自己留遗憾,在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要舍掉一切陪在爹身边,给妈分流一些负担,给爹增添一份温暖。用我给爹端屎端尿,喂饭喂奶,擦洗身子的点点滴滴,回报爹的养育之恩。让爹享受到养儿防老的那份福报。我还经常给爹讲一些国家改革发展的新鲜事,给爹买水果和营养配餐。让爹的身心每天都滋养在快乐的氛围中。</h3>  <h3>  爹是二等乙级伤残退伍军人,国家明文规定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因为在乡身份,住院第一周我拿现金垫付医疗费。医院规定不管是谁?没有押金就断药。对此,我先后找到县医院院长、民政局长、财政局长直至县委书记。把老爹可能因交不上押金而断药的事汇报给那些官僚。第二天早上,因没有押金,医院真的给爹停药了。气极之下,我返回通化以:“一个二等乙级伤残退伍军人因没交押金在柳河县医院等死”为题,给通化市委书记写信。值班的副市长孙慧智十分重视,指示柳河县立刻纠正错误,妥善处理此事。等我返回医院的时候,看到爹正打着吊瓶。妈说:下午来了几个大干部跟你爹赔礼道歉,说以后不用押金了,保证按时给你爹用药治病。爹看着我办了这么大的事露出满意的微笑……</h3>  <h3>  经过四十多天治疗,爹语言功能恢复了,能自己吃饭喝水了,右侧肢体虽有知觉,但不听使唤,加上原来左腿强直,已经不能自理了。就这样的状态出院了。从此,几乎每个月我都要求车或乘长途客车回乡下老家看望爹。爹每次看到我,饭吃的香了,觉睡的甜了。我守着爹问他解放前的事,当兵打仗的事,生产队里的那些事,爹如数家珍似的给我讲,开心的像个孩子……<br>  那年夏天,我求车把爹从乡下拉往通化,路上让爹在他曾经赶着马车走过的安口岭上欣赏大自然美景,把爹抬到泉水边一边撩水一边听叮咚泉水的声响,爹开心极了。回到通化,我和妻子女儿经常推着轮椅让爹享受城市悠闲生活,定期背着爹去洗个热水澡。</h3>  <h3>  在爹生命的最后那一年,我回家的次数多了,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我就守着爹,陪爹吃饭,陪爹唠嗑。渐渐的爹有些黏人,每次我走的时候,他都恋恋不舍的流泪。后来,为了不触动爹的敏感神经,我就不与爹打招呼而是偷偷的走。<br>  2002年正月十一,我和全家人守在爹的面前,看着爹结束了髦耋之年的生命历程,离开了他最爱的亲人……</h3>  <h3>  含辛茹苦的妈妈,整整持侯瘫痪的爹10年。爹病故后,要满足妈妈坐卧铺逛京城回山东老家看望六十多年没见亲人的愿望。</h3>  <h3>  2002年秋,我请了长假陪着妈妈登上通化至北京的快速列车,让妈妈第一次坐上卧铺去远行。躺在下铺的妈妈高兴的像个孩子。一路上,我给妈妈讲了很多沿途风景。到了北京,我领妈妈住在前门一家宾馆,然后,领妈妈逛天安门广场,逛人民大会堂,逛故宫,还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妈妈介绍:“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就是在城楼中央这个位置,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还领妈妈逛颐和园、动物园,在动物园看水上大世界海洋动物表演,这一切,外向的妈妈笑着说:“我见了世面了,回老家可有吹头了……”</h3>  <h3>  到山东乳山老家,妈妈见到了离别六十三年89岁的二姨妈、85岁的三姨妈、81岁的四姨妈和78岁的五姨妈。我的姥姥是她们的大姐,满洲国时姥姥姥爷带着5岁的妈妈漂洋过海经大连到东北长白山区谋生。几年后姥姥生产时因大出血去世了。从此,妈妈也断了与血脉相连的姨妈们的联系。那些年妈妈经常跟我念叨要回老家看看姨妈。<br>  那天晚上,妈妈累了,躺在四姨妈家的炕上,她的四个姨妈像四个保安,围坐在妈妈身边,打量着妈妈,联想着她们大姐的模样,摸着妈妈的手、脸,掉下了思念的老泪……</h3>  <h3>  2003年春,妈妈身体不适,送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肺癌晚期。这晴天霹雳,把我惊呆了。妈妈这辈子跟瘸腿老父日子过得忒苦,父亲脑血栓这10年,是妈妈像个保姆替儿女精心照顾,才使父亲享受了那么多年的晚年幸福。尽管我们尽一切努力,妈妈的生命还是没有延长太久。2003年8月27日(农历七月十二)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是长子,是妈妈的最大依靠和主心骨。在妈妈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带领她的儿孙们守侯着劳苦功高的妈妈,直至16点05分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h3>  <h3>         有了与老婆的姻缘,就有了对岳父岳母的牵挂。对老人尽一份孝道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需要,也是姑爷对岳父岳母应有的孝道。</h3>  <h3>  晚年的岳父岳母身体越来越差,尤其是岳母多年的肺心病,咳嗽气短,痰多上喘。我们就经常接岳父岳母来通化住一段时间,一方面面对面尽我们的一点孝心,另一方面让岳母享受护士女儿的专业照护。</h3>  <h3>  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谁也没有女儿对母亲的爱那么真挚贴心。岳母经常说,她有两个孝顺的闺女,有两件暖心的小棉袄。一个做护士,一个做买卖;一个有护理专业,一个有资金支撑。她们姐俩对老母也有默契,为了让母亲活的更有质量,那口气喘的更顺畅,那些年几乎每年都是妹妹出钱,姐姐陪护岳母去山东潍坊全国知名的哮喘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去一次就是半月二十天,要花掉好多钱。在岳母最需要有人照顾的那些年,病退的妻子几乎是长年驻守娘家陪伴岳母,老婆对岳母的精心尽孝,我没有一丝怨言,她的付出也有我做姑爷的一份功劳。</h3>  <h3>  那年我陪岳父去北京,给岳父买新衣服新腰带,穿上新衣服扎上新腰带,岳父美的像个孩子。领岳父到前门全聚德烤鸭店奢侈一把,美美的品尝了一顿香甜脆软的北京烤鸭。岳父说:全聚德烤鸭是这辈子吃的最好的美食。能在岳父身体好,吃得下的时候,陪他老吃顿美食,是我的心愿,更是我尽孝道的理念。</h3>  <h3>  岳父患前列腺癌以后,我上班脱不开身,就派妻子常回家陪护。在岳父病入膏肓的最后日子里,妻子与她大哥两个弟弟和妹妹轮流陪护,在岳父ni留之际,妻子守在床头,打针摸脉,喂水喂饭,对老父尽忠尽孝,没留一丝遗憾。</h3>  <h3>       岳父病故以后,我和妻子把岳母接到通化家中赡养。<br>  岳母挺苦,1949年她父亲跟随老蒋跑到台湾,留守山东老家的她们成了反属。解放后,一有政治运动就是挨打挨批的对象。为了躲避反属身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举家迁往东北安家落户。<br>  从春天到秋天,岳母在通化的日子里,想吃啥买啥,我们顺从她依着她。还时常开车带她到乡下走走停停,换换环境,看看风景,愉悦心情。岳母说:在通化是她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最享受的日子。</h3>  <h3>  年迈的老人就是怪,在女儿家呆久了,她就想儿子。没办法只能依着她,于是,我为岳母买上卧铺,专门陪同护送岳母去河北三河儿子家。</h3>  <h3>  2006年春节,我和妻子女儿去三河陪伴岳母过年。春节期间我多次恳请岳母去通化吧,我们为她养老送终。节后我返回通化上班,女儿返校读书,妻子留下陪护岳母。三个月后妻子返回通化,又过了两个月,通过电话与岳母商谈,岳母总算同意到通化养老。临行,为了增强体力,岳母到诊所打营养针。不料,就是打这个营养针的意外事故,终结了岳母本来尚好的生命……<br>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赡养孝老不能等,有机会就抢时间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开车带老人出去走走,尽一尽晚辈的孝心孝道,不给此生留下遗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