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于大门在修善,游人都走了便门。</p> <p class="ql-block"> 仓颉庙特色突出,体现在建筑,古树,碑刻,文化传承等方面。</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建筑布局与风格。</p><p class="ql-block"> 1,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整组建筑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山门,前殿,报厅,中殿,寝殿,墓冢,两侧分布着东西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等布局完整,庄重古朴。</p><p class="ql-block"> 2別具一格的山门,是庙里唯一的叠式建筑,下层有四窑洞,外开明三门,上层是门楼,南北两面为雕花木制檐屏通风采光。明三门中间大门为神门,只有谷雨庙会,贵宾来临才打开,东边小门是人门,西边为鬼门,一直紧锁。</p><p class="ql-block"> 3罕见的对台戏楼,紧贴山门建有并列的两座戏楼,是中国仅存的并列式对台戏实物。传说为让仓颉圣人两眼睛看东戏楼,另两眼睛看西戏楼,故而采用此布局。</p><p class="ql-block">古老的柏树群落。</p><p class="ql-block"> 1数量众多且树龄悠久,庙内有上千年的古柏48棵,被益为“绿色国宝,活着文物”,与桥山黄帝陵古柏群山东曲阜孔庙古柏群,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古柏群,其中不乏树龄超3000年的古柏。</p><p class="ql-block"> 2形态奇特如“柏抱怀”又叫“结缘树”树龄已超3000余年,是中国百棵名树之一,还有仓颉手植柏距今5000余年,树干如瀑布般垂下,也叫瀑布柏。</p><p class="ql-block"> 珍贵的碑刻文物历史跨度大,仓颉庙内历代碑刻众多现保存仍有名气大的十八通,石刻年代从东汉起历魏,五胡十国,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价值极高。东汉延熹五年《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十六国时的《广武将军碑》被康有为赞为“关中楷隶冠”还有《仓圣鸟迹书碑》在黑色石碑上刻有28个古怪符号,相传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被称为“中华民族第一篇史书”。</p><p class="ql-block"> 纪念文字始祖,是全国唯一仅存的纪念发明创造文字的庙宇,是人们纪念文字始祖仓颉的重要场所,承载中华民族对文字起源的追溯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縄”。在此以前人们结縄记事,后发展到用刀在木竹,石头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此法远不能适应需要。于是仓颉创造出一种更为便捷的记事方法,他开始依照万物的形状首创像形文字比如:日字是仿照太阳红圆的模样画个园中间有个点,月字是仿照月牙儿的形状描画的,人字是端祥着人的侧影画的……声音的传播仅仅是十几人,结縄记事极易误解,文字的传播则可数百人,更多人,误解会更少了,是文明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相传仓颉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鸟兽蹄迹,创造出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縄记事的蒙昧时代。开辟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称为“字圣”“文化之祖”。</p> <p class="ql-block">仓颉手植柏。</p> <p class="ql-block"> 明三门中间大门为神门,东边是人门,西边是鬼门一直紧锁。</p> <p class="ql-block">仓圣庙在修善中。</p> <p class="ql-block">前殿</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11日至23日 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会在仓颉庙召开,大会有代表113人,其中地方代表16人。</p> <p class="ql-block">在仓颉庙彭德怀严令,在庙护庙,不可损伤。</p> <p class="ql-block">习仲勋在党代会上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西野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庙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