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旧录之关于读书那点事儿

吴海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小学三年级时,那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席卷而来,原本平静的校园生活被彻底打破。学校停课,老师们陷入被批斗的困境,高年级的学生们忙着造反,大人们也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根本无暇顾及我们这些小孩子。于是,我们便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肆意玩耍。那时,我们家住在内蒙军区大院,大院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整天疯玩儿。有些孩子甚至开始结群打架斗殴,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似乎一切都变得有些疯狂。 儿时的伙伴   我生性老实,不大合群,时常独自闲逛。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大院的偏僻角落,发现了一个门窗都被木板封起来的仓库。出于好奇,我费力地扒开木板,往里面窥探。仓库里有积满灰尘的石膏人像,画架子。彩旗凌乱的堆在地上,桌椅摆放得杂乱无章。吸引我的是那成堆的书,在这昏暗的仓库里散发着说不出的气息。那些书应该是那个年代被视为毒草的禁书,我从窗户爬进去,偷偷拿了几本,跑到没人的地方看了起来。虽然那时只有小学四年级,有些字还认不全,但是感觉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发时间且还算有趣的事儿。<div><br></div><div><br></div><div><br><div><br></div></div> 旧仓库 刚刚上初一那年,因父亲的工作安排,我们全家搬到了天津。我也转学到了天津市第 19 中学。这所学校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旅津广东子弟学校,校内的老师很多是从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归国的华侨, <p class="ql-block">天津百货大楼</p>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 <div>  刚到新学校时,我满心焦虑,毕竟在之前的学校没有好好学习,很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跟不上新的学习节奏。记得第一次上英语课,进来的是一个个子高高的中年老师,姓曾,风度翩翩,据说是一位印尼华侨。老师进来后,看看我问到:“听说你是从内蒙古转学过来的?学过英语吗?”我怯怯地说:“学过”,“能说几句吗"我大声说:"long live chairman mao,long long live to chaiman mao!"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老师又问:”还会其它的吗?“我摇摇头,老师说:”那你把26个英文字母背一下吧”,我努力背了大概十来个字母,后面的不会了。 看到老师好像皱了皱眉头,我赶紧又说:我还会说俄语呢,老师说;"你说说看“我又大声说到:"思拉尔日介,阿卢日耶,涅乌比要姆",老师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缴枪不杀 “老师怔怔的看着我又问:”还会说别的吗”?我又摇摇头说:“不会了”。当时感觉自己糟糕透了。几天后的期中考试,我的英语成绩居然在班里是中上水平。其他科目的考试情况也差不多,看来大家都是彼此彼此呀!</div><div>  我们是个男生班,同学们大多来自天津老南市的大杂院,那时候受运动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而且那时上大学好像也不用考试,都是从工农兵中选送,所以人们对学习普遍都不大重视,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老师们再好,再苦口婆心作用似乎也不大。学生们也好像在混日子,不遵守校规、逃课、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div><div>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环境,我在努力的融入。那段时间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去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劝业场的中二楼古旧书店和承德道的天津人民图书馆蹭书看。</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 天津百货大楼对面的新华书店 过去的天津人民图书馆 劝业场 初中毕业了,我想去当兵,父亲的意见是最好再多读两年书。就这样我上了高中。其实那个年代的高中文化课不多,社会实践课倒是不少。去农场种水稻、下车间操作机床、到百货大楼站柜台 ,高中两年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双林农场水稻田 喜欢车间机床的味道 在百货大楼站柜台也算是学工了 这样的学习生活虽然挺充实,不过还是喜欢一个人看书打发时光。从那时,我渐渐认识了莫泊桑、雨果、高尔基,泰戈尔、莎士比亚、鲁迅、老舍.......。 后来参军、上军校 、下连队、到机关。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单位,什么环境。空闲时间我依然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点书。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只是想说:“开卷有益”。 人为什么要读书,下面这段话说的有道理: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是由他身边的人决定的,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的人或者慢慢被环境改变,周围流行什么,他就跟随什么。永远找不到自己。<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读书能使人独立思考,是最有效的“阅历”,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能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到更深远的未来。使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抉择时,有更全面的考量和更深刻的理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还想说,寻一处幽静之地,抛开杂念,静静的读一本闲书, 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吧。</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诗曰:</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一卷闲书坐柳荫,</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清风翻页韵如琴。</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笑将妙趣心中记,</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惬意时光共墨吟</b>。</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