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月份去三门峡,有机会参观陕州地坑院。到三门峡后听到陕州我一直不解,陕州在河南而不在陕西?</p><p class="ql-block">其实陕西的名称源于西周初年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的历史事件。在西周初年,周公旦与召公爽以陕原(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境内)为界,陕原以东称为"陕东",由召公管辖;陕原以西称为"陕西",由周公管辖。那么,这个夹耳的陕就让人有了诸多兴趣,造物主随性造的这一块陕地险崛而奇特。从洛阳伸出的丝绸古道至今仍留有一段车辙深深的痕迹,人称崤函古道,古道一直没入崤山天险,著名的秦晋崤之战即发生在此。秦皇汉武东寻的车辇,函谷关写出《道德经》的老子,诗人李白,杜甫们,还有从这里出去的杨玉环,上官婉儿,无不要经过这条古道。</p><p class="ql-block"> 千仞峤岩与万里怒涛的冲撞挤压,也在陕地托出了三道坂。不知何时起身受仰韶文化浸润的陕州人,渐渐在塬上将穴居的方式演化成了地坑院。地坑院就是人与自然共同书写的大书,是最具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诗篇。你能想象到吗?多少年间竟然有成百上千家村落潜伏于地平线以下,蔚为世界奇观。</p> <p class="ql-block">黄土高原的腹地,藏着一种奇特的民居——地坑院。它不像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也不似北方四合院的规整气派,而是像从大地深处生长出来一般,与黄土浑然一体,诉说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p><p class="ql-block">我在六十年代参加的农村四清运动(社教),当年就住在窑洞里,但没有听说过还有地平线下的窑洞四合院。</p> 2月27日乘出租车,我好奇的前往陕州地坑院参观,沿途的风景逐渐从繁华都市过渡到广袤的黄土高原。初春时节,黄土高原还未褪去冬日的萧瑟,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p class="ql-block">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房屋都“藏”在地下!一个个方形的院落,像被巨大的印章盖在了黄土高原上,又像是大地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p> 为了让人们参观游览,地坑院的老住户2012年才搬到其他地方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