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慢时光:一个人的春日之旅》

中西城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年3月9日,星期天,趁着先一晚因事住在鄠邑余下镇的机会,我打算第一次好好探索一下这个听说了快四十年的“能源军工”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九点多,一份小镇名吃“高汤羊杂”开启了美好的一天。随后漫步在余下街道(含余下村),这里有着独特的“田园都市”韵味。有的街道边儿还种着不少蒜苗菠菜油菜等,且长势良好。过段时间,人们沿着盛开着金灿灿油菜花的街道走过,心情一定不错吧。透过一处铁栅栏围墙,可见一个大厂宽阔的院落,一百多米远处的雪松下,一位貌似退休的女士正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一副很享受的样子。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地比划了几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路过余下村的一个小理发馆,看到一个年过六旬的男人正在很严肃地给一个中年男子理发,想到自己的头发还是年前理的,就走了进去,坐在仅有的一张长木条椅上。中年顾客一直闭着眼,理发师一丝不苟(但效率极低),没人说话。一会儿,来了一个老汉,和理发师打了招呼,听起来彼此挺熟。然后老汉就坐在我旁边,看了我一眼就说头发好身体好,我便与之寒暄了起来。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文革,聊到了他年轻时在南山边修水库,聊到了川普,又聊到台湾问题,聊战争与和平……其间,他还不时把我卫衣上粘着的几丝羽绒摘掉。旁边的一个老木凳子上,放着四五根蒜苗,应该是从门前挖的,根上还残留些泥土,估计是要中午炒了调干面吃的,再拌上几根自己种的菠菜,想着都香!后来,又来了一个母亲带着个大姑娘来理发,得知我还在等,她们犹豫要不要先去买东西。我看到还在慢慢悠悠四平八稳工作的理发师,决定放弃这次十元的消费,便借口说先去办个事。我出门时,那个姑娘很礼貌地对我说“谢谢大哥”。“大哥”?一瞬间,我还“飘忽”了那么一下:“……不客气”。感觉像赚了,又像亏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继续漫步在街巷之间,发现有人卖普罗旺斯西红柿,那熟透的果实很诱人,便买了几个。稍稍擦擦,轻轻掰开,哇~绝对的沙瓤!鲜红多汁的果肉里有发育健康的黄色种子,一口下去,便吃到满满的生机与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已正午,余下还未逛完,那就余下吧,以后再转,做事留些余地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车行二十来分钟到南山下的蔡家坡村。田野里麦苗已明显返青,地畔上的油菜已可见些许花苞,一对喜鹊懒洋洋各自蹴在一棵大树上发呆还时不时歪头相视一笑……一片宁静祥和。顺着村南的田埂,来到一片树林子里,在高大的核桃树下俯仰吐纳,在几块砖头上走了走“梅花桩”,在低矮的苹果树的粗壮枝条上先引体向上再勾住手脚让身体充分下垂下垂再下垂……附近的曲峪河边,有很多高大的白杨树,水边一株大白杨下,坐着一位老渔翁。他静静地钓鱼,我静静地看他,蹲在他背后不远处的高地上。其间,树梢上一只“驴粪蛋”(比麻雀小些但毛色颇洋气)很有频律地啾啾啾。听了一会儿,我估摸出了规律:它每隔六秒左右就欢快地鸣叫三秒左右,还不停地在白杨絮絮之间弹射般飞行觅食。时间,就这么无用地用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陪着妈去了雁南公园,那里风和日暖,人潮人海,一幅春日国泰民安图。和平真好!</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旅程简单却充实,每一个瞬间都悠然而自然,让我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享受了一个人的慢时光。</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了大礼拜,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