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堂姐夫高级工程师朱春祥,今年九十二岁了,头脑清醒,多少年前的事情都还记得清清楚楚,也还尚能料理日常的吃喝拉撒,还能拄着拐杖绕街遛达。姐夫酷爱歌舞,八十多岁的时候尚有年轻人的情趣,天天不离舞场,生活的有滋有味。姐夫的特质是好娱、好乐、好动,同他戏谑称他“好嘚瑟”,那就是“好嘚瑟”的人长寿。近七、八年来,姐夫不得不离开心心念念的歌舞场地,往日的雄风不再,那是他力不从心了。</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位老人胜过姐夫一筹,他今年也是九十二岁,老人思维敏捷,活泼灵动,全身充满活力,对生活充满乐趣。他行动自如,不但能骑自行车游街串巷,还能上厨房做饭做菜,下田地能种瓜种菜,伺弄五谷杂粮。他就是我早年的一位同事,晚年又经常在一起聊天的忘年之交的好朋友李真。他的老伴是原五金公司的经理,老两口膝下有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六十九岁,最小的小儿子也都五十五岁了,五世同堂最小的曾外孙刚好一周岁,孙男娣女轰轰烈烈一大家子,年节团圆的日子里,老李家的小二楼里热闹非凡,上到九十二岁下到只有一岁,老老少少三十多口人欢聚一堂,嬉戏打闹,笑语盈棚,让这所小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老两口晚年生活过得快乐如意。与他七十年朝夕相伴的老伴是去年冬月过世的,“三、八”节是他老伴过世的百天。他老伴刚好和堂姐桂芝同岁,又和堂姐去世日期相近,两个人的男伴又都是同龄。有了这些相近处,常常把他们两家联系在一起,对李真这篇文字的形成,也有这方面的因素。</p> <p class="ql-block"> 李真参军七一年退役后,被安置在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柳河机械厂,他担任工厂的电工班长。日常工作我与他接触不多。1976年县武装部组织的全县基干民兵刺杀、投弹、射击三项军事比赛,当时我负责武装保卫工作,抽调李真担任军事教练。这样我们才有了相互了解的机会。李真乐观派的人物,时不时就能给你幽默一个笑话。干工作可是不含糊,工厂机器运转从未因为供电方面耽误生产。当年那场军训是李真冒着生命危险,避免了一场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近半个世纪了,此情此景我仍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实弹演习那天,我率队来到效外新立屯东山沟里的投弹基地。当接续到女投掷手仲敏,教练员李真从弹箱里拿出一枚手榴弹递给了投弹人,并重复一遍要领,而后迅速撤回原位。教练员发出投弹指令,小仲打开保险盖,拉环套上手指,挥臂甩弹…谁都料想不到这枚“吱吱”冒着蓝烟的手榴弹,竟然与设定的着弹点反方向的落在了距离投弹人不足十米的地面上,距离其他准投弹人也不过十几米远,亲临现场的人真正目睹了什么叫千钧一发,一个个被这突如其来的惊险吓得不知所措。不愧为军人的本色,教练员李真见状,箭步冲向即刻就要爆炸的手榴弹,拾起出手的刹那间,手榴弹已经没有落体的机会了,只听“砰”的一声炸响,爆炸物的碎片在空中散花样飞溅,还没来得及卧倒的李真,被爆炸物碎片击伤了肩部、背部。触目惊心而临危不惧的一幕,彰显了一个平凡人的英勇壮举。作为军人出身的李真,他清楚的知道,木柄手榴弹引燃爆炸的时间只有十五秒,这十五秒是命悬一线,决定生与死的十五秒。伤亡就在一瞬间,临危求生与濒死的闪念,体现出一个真正共产党的思想光辉。关键时刻凸显的是高尚的思想品格。真金,在烈火中锤炼;清廉,在金钱面前检测;高尚在生死面前考验;人性在道德面前评判。这场突发的事故,是李真的壮举,避免了一场灾难性的伤亡事故。</p><p class="ql-block"> 他很朴素整天一身工装,下班后也很少换装,不挑吃不挑穿。善良真诚而又质朴的他,一直都在认认真真地做事,快快乐乐地生活,真心实意地待人,他热爱自然,热爱阳光。</p> <p class="ql-block"><b><i>摄于“三、八”节</i></b></p><p class="ql-block"><b><i>正当老伴离世百日</i></b></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三年李真退休了,对于劳作大半辈子的人,冷丁闲下来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大把的时间,一身的力气,整天价吃了睡,睡了吃,那不和猪一个样了!活着不劳动,活着有啥用。人活着总得干点啥吧!几天来,城外城郊转悠一周遭,心里有了主意,有了挥洒余热的境地了。郊外新立屯西山半山腰开垦一块田地,种植粘高梁、谷子。山脚下辟出一块菜园,园子里栽着辣椒,茄子,西红柿,架着豆角,黄瓜,这绿葱葱的一片,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道诱人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李真的这些自家杰作,足让他忙得不可开交。整天留连于菜园子里,施肥,浇水。七月伏天,正午高温,他担心西红柿不经晒,便搭上架子,扯起防晒网,傍晚又收掉,至于农药,从头至尾沒见他打过,而对付那些贪吃的虫子,便用原始的手法,弯着腰,细细地找,毫不遗漏地,一行行,一叶叶地翻找,那份耐心,好象面对的不是菜苗,倒是自己的一群儿孙。</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他种的谷子秋分时节即将成熟,总有一群群鸟类偷食他的成果,他曾一度做了七、八个草人,吓唬贪食者,不想效果甚微。敢想敢做的李真,竟劳心劳力的自家织成一面庞大的防护网,插上木条子支撑网络,彻彻底底的防止了鸟类的偷食。</p> <p class="ql-block"> 菜园子在李真的侍弄下,各式菜蔬开花,结果,青的辣椒,紫的茄子,红的柿熟了,一架架的豆角、黄瓜一派丰收的景象,煞是惹人喜爱。李真碰到熟人便吆喝着到园子里摘菜吃,有时见到我,便说:“小尹子,咱园子里的菜呀,我咋吃都吃不完哪!你喜欢吃啥菜,摘吧,摘吧,不要客气”。爽快的口气,真诚的态度,让你不好回绝。他的吆喝,发自内心,如果和他初次接触的人,一定认为这只不过是虚于逢迎的客套话,但是,你若是了解了他,就会觉得这是至真至诚的。在他眼里,你能吃他的菜,是不惜外,看得起他,是爷们处到了份了。</p> <p class="ql-block"> 侍弄园田地那份辛苦和劳累,别说是一个年过九十多岁的人,就是一个农家棒小伙子,也会累得腰酸背痛,真让人佩服李真这份能耐,佩服李真这副身板。</p><p class="ql-block">李真自退休至今,在他的田地里辛勤地挥洒汗水,已经三十多年了。李真常说:人哪!福享大了不是什么好事。你看看条件好的人家,不是有这病就是有那病。你再看蹲过监狱的人,成天干体力活,吃的又差,身体却都很好。我不是说蹲监狱的好,是说人爱劳动是好事。人吃点苦挨点累,闹个身子骨倍儿棒,也是一种福气,出一身汗吃啥都香,晚上睡觉也舒坦。</p> <p class="ql-block"> 李真一生无甚爱好,歌舞、牌面、出游与他不沾边。吸烟是他唯一的爱好,而且他抽烟也不是无节制的随心所欲,他每天吸烟不超十支,饭前饭后绝不吸烟。他抽的烟完全是自己伺弄的大叶子烟,用煮熟的黄豆做肥料,按他说这种用纸卷着的烟,是柔和的香,烟劲大小很适中可口。退休后,每天午餐小饮一杯约一两半酒,酒不计好坏,散装的高梁酒居多。唠嗑聊天这是李真最乐意做的事情,他家住在城内老酱菜厂东侧,是他爱人工作单位五金公司兴建的小二层住宅楼,现如今城内二层楼几乎拆除干净了,而他的小二楼一住就是四十多年,至今仍然居住这里。临道而居的小楼每当路过这里,你就能看到“光荣之家”的金牌悬挂在门楣上,告示着李真曾经闪光的军旅生涯。傍晚你还能看到李真小楼对面的空场地,小马扎上围坐着李真身旁的一伙人,正闲情逸致的“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每天晚间新闻联播李真必看,这也是他聚堆聊天的谈资。什么俄乌冲突;尹锡悦受国会弹劾;石油罐子装豆油害死人了;机器人像手机一样就要进到普通人家了……国际国内无所不及。真难得老人有如此广泛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我熟知的李真,整天都乐乐呵呵的,没有看到他有愁烦的时候。什么事值得愁呢?仔细想想,愁,任么不顶,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个烦心的事,狠狠心,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释然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你说李真吧,没有愁事么?世俗之人,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李真每天在家里,在田地里忙忙叨叨,能不累吗?每一天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不在少,什么事都能碰到,不顺心的事能没有么?宽宏大量之人,能容难容之事。这么多年来,没看到李真与哪位争吵脸红过,“德必友邻”李真睦邻善友,是个好交之人,好邻好友交往甚密,无论在哪个圈子都有一大帮朋友。</p><p class="ql-block"> 我与李真这份同事的情意,是来自纯真的年代,过往的一切,都储存在脑海深处的记忆里。如今,我们这些老年人,各自又有新的事情,吃喝拉撒是每天的常规课,还有每天愿意跳广场舞的,打麻将的,逛街购物的,还要远途旅游呢!还真有这么多做不完的事,青春不老去,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要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这茫茫人海里,你和我,你和他,我们和李真何其有幸能够成为同事?成为挚友?是缘分,它一直都令我们珍惜,珍惜曾经共同走过那段岁月,珍惜今天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我距离李真是最近的,距离遥远的邯郸的,青岛的,北京的同事还有很多,然“流水不因石而阻,情谊不因远而疏”,高速发达的电子时代,每天都可隔屏相见,共叙友情。岁月静好,你我不老。</p><p class="ql-block"> 我熟知的李真是个易于满足的人,对当今社会,对生活,对家庭,对子女都是满心满意的满足。我常听他念叨:“咱想都没想到哇,能赶上今天的好日子,咱活这么大,没白活呀!”,眉飞色舞的李真继续道:“你说咱这国家有多好,90岁的人可以到福利院白吃白喝,哪朝哪代你见过”,“你应该到那也享受享受啊”,“咱不给国家添那麻烦,国家哪样亏待过咱,咱再去心里愧得慌”。李真三男两女的五个孩子都是普通的工人、职员。孩子们虽然没有出人头地的顶尖人物,然而李真却特觉如意。“孩子们没有一个犯过错误的,他们都安份守己,规规矩矩的做人,没有一个驴霍霍的,对父母感恩那份孝心劲,没啥说的,心里热乎着呢!”说起他的这些儿女们,李真滔滔不绝的神采飞扬。</p><p class="ql-block"> 知足常乐就是福, 李真年龄已经渡过九十有二,相信也能步入百岁行列,这般年龄的人,大多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忙忙碌碌,还是那么乐悠悠的过着每一天,持续的发着余热,温暖着别人,他虽没有闪光的形象,这正彰显着凡人典型的朴实、善良、勤劳、乐观的本原,这就是美丽的人性,美者,不在外表,在内心,有内涵。</p> <p class="ql-block"> 我所熟知的李真,一生怀善良之心,八十、九十仍然劳作不辍,辛勤且快乐的活着,永葆青春永不凋谢的精气神,愈百也可能如此。他让我由衷的钦佩,他是老年人中的佼佼者,是晚辈人必将走向老年学着的样子。李真,简单充实的人生。流年清欢,愿美好的人生,永伴凡人李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