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从小就听这句话。长大后对这句话也逐步深入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人生确实如戏,不同年龄,不同角色,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收获。都是自己需要植入戏中,做自己的“主角”,才可以一一品味生活细节的“味道”,酸甜苦辣,样样俱全,好像缺一都不是那么完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今天聊的游戏,是很多家庭对孩子玩游戏的看法。这个时代好玩的东西太多,这个时代的孩子好奇心也强,如果不让孩子触碰游戏,确实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自己是位母亲,自己喜欢玩游戏,陪伴孩子过去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玩游戏。希望是自己需求,并不代表孩子想法和需求。我儿子六年级时,想一个人上学,我尝试让他一个人放学回家。好像不到一个星期,我就发现儿子和过去不一样。儿子三年级我就给他一部手机。当时是方便我出门,儿子在家联系方便,没有考虑儿子会玩游戏。一直手机正常使用,没有什么特别情况。同时我自己心里也相信自己的儿子,那时是太自信,哈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六年级儿子偶尔放学自己回来,周末发现他躲在被窝里,手机也在被窝里,我知道他玩游戏了,我问他,他说没有,我故意不多问。一天周末儿子把手机带楼下去了,我知道玩游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等儿子回来,我当时生气了,孩子玩游戏不敢承认,我说,你再这样我揍你,儿子马上爬到自己床上说:做父母不能打孩子的,你要揍我,我就打110,哈哈。当时听儿子这样说,心里感觉很有趣,我说你打吧,打110,没有关系,妈妈让你打110。儿子不说话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问他为什么玩游戏,还偷偷玩,不承认。他说,怕你不让玩,我放学回来和他们一起放学,他们都在聊游戏,我不知道游戏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要玩玩游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儿子这样说完,我说既然要玩,男子汉就光明正大的玩,妈妈最不喜欢偷偷摸摸的事情。儿子突然表情高兴起来,妈妈你让我玩游戏,我说玩吧,周末你可以玩,但需要你规定多长时间?儿子说二十分钟吧,我说二十分钟太少了,儿子说半小时,我说一节课时间,四十分钟吧,儿子高兴从床上跳起来。就这样孩子玩游戏事情协商一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周末有时候儿子出去玩,忘记玩游戏,我还会提醒他打游戏了,这样的时间没有多久。儿子一天跑过来跟我说:妈妈,我不想玩游戏了,几个游戏玩过了,感觉也没有什么意思,我说随便你。反正妈妈不喜欢玩游戏,生活中比游戏好玩的事情很多,看电影也不错。从那以后儿子热爱看电影,经常周末去电影院看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每个孩子都有童年乐趣和父母认为不靠谱的事情出来,而在孩子心里,都是好奇的,具有挑战性的,这是新生命的成长探索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孩子玩游戏,开始出于好奇,如果父母接纳他,给他选择的权利,听他说说为什么玩游戏,读懂孩子心里真实需求。同时在生活细节过程多给他欣赏,支持和鼓励,游戏好奇心慢慢会消失,即便玩也不会执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我陪伴儿子过程中,对孩子的欣赏,赞美多些,他自己购买任何东西,都是他自己做主,做选择</b><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玩具,书籍……)</b><b style="font-size:15px;">同时家庭氛围相对比较和谐有趣,这需要感谢先生一直对我引导孩子的全部支持,一个家庭一个声音教育孩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特别是父母不用情绪给孩子互动,一般孩子都是愿意选择听父母好的建议多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家庭氛围里,父母如果周末主动带孩子出去玩,不强加课外作业给孩子,孩子内心没有太多压力,每个周末又跑出去玩,孩子一般不执迷游戏。我们每个周末只要先生在家,都带儿子爬山,园林,直到儿子有一天说,妈妈苏州周围都玩过了,没有什么好玩的了。那时先生在上海,宁波……上班,周末我就开车带孩子去上海接先生下班,或者去宁波,去其它地方。让孩子周末愉快的度过。现在回头看,外面的世界比游戏更有趣,孩子会选择在外面的世界“游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有人说时代太卷,我个人认为不是卷,是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家庭,了解孩子,根据孩子自己实际能力来安排他的成长学习轨迹。自己那么普通平凡,没有理由强迫孩子带着严重的“背包”走人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也许有人说你孩子大学了,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有人说那么用心陪伴儿子,也没有见我儿子考上211.985。其实在我心里,儿子尽力就好,大学肯定可以读,至于上什么大学,都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因为儿子一直对说,他感觉自己童年,初中,高中过的很开心。他很感谢我们对他的陪伴和教育,没有强迫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所以现在儿子长大了,他只要有时间,就会群里分享可爱的图片给我们,一直是时不时关心我们生活,让我们生活愉快些,还对先生说,工作别给自己压力,把身体锻炼好,照顾好我妈妈,很快我就毕业了,毕业后我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不要替我操心。你们把自己照顾好就可以了。这样温情的言语,我和先生很感动,先生回家对我说:儿子很关心我奥,在群里这样说话。我说:儿子还夸你年轻呢。看出来,先生从儿子那里活得支持,认可和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爱是流动着的,父母坚持给予孩子爱和支持,孩子成年后会感受到父母的爱,也会陆续不断的送给父母。这就是“爱的游戏潜规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世界变化太快,未来谁也不知道,在有限时间陪伴孩子在身边,多些支持,鼓励,欣赏,接纳,对孩子未来成年一定有意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