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褒到成都办事,借住在寡妇杨惠家,于是主人吩咐家里一个长着一脸大胡子名叫便了的仆人去买酒待客。王褒是外人,便了怀疑他可能与杨氏有暧昧关系,很不情愿替他跑腿,就跑到已故男主人的墓前倾诉不满:“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家,并没有让我为其他的男人去买酒。”</p><p class="ql-block">这可气坏了王褒,王褒便问杨惠,这家伙卖吗?杨惠说,卖。好,我买了,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他。于是王褒买了便了,写就了一份买卖契约,这就是郑振铎先生所说的:“这篇东西恐怕是汉代留下的唯一的白话的游戏文章了。”</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来简要看看在这篇游戏文章中,一代辞赋大家、码字高手王褒是如何摆弄“髯奴便了”的:</p><p class="ql-block"> 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奴当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晨起洒扫,食了洗涤……出入不得骑马载车…种姜养芋,长育豚驹。粪除堂庑,馁食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刍…种瓜作瓠,别茄披葱…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奴不听教,当笞一百。</p><p class="ql-block"> 结果如何呢?便了“读券文适讫,词穷诈索,仡仡扣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审如王大夫言,不如早归黄土陌,丘蚓钻额。早知当尔,为王大夫酤酒,真不敢作恶也。’”</p><p class="ql-block">王褒动笔戏奴的时候,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这篇附着生活气息的小文会成为后代茶史至关重要的文献资料,否则“鼻涕长一尺”这样的搞笑词语估计今天的我们定不会见到,你看,经典的东西大都来自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 《僮约》中的“脍鱼炰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往来市聚”是关于茶的极其重要的史料,它们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明确描写饮茶之事与茶叶商品交易之事的文字记录。“烹茶尽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角度是说烹茶待客的时候需要洗干净所有的器皿,另一角度是说烹茶的时候要器具齐全。无论哪种解释,都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器具来专门侍弄茶叶了。</p><p class="ql-block"> “武阳买茶”的意思是说王褒让大胡子便了赶到邻县的武阳就是现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地区去买茶叶。“往来市聚”说明其时市场上存在着专门卖茶的商户,茶在当时的四川已经商品化了。王褒及寡妇杨惠的家中能拥有奴仆,这说明饮茶活动在西汉末年已经存在于一定的中产阶层家庭范围中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茶的栽培,制作、饮用逐渐发展,不同的茶类逐渐产生出现。</p><p class="ql-block">宋刻本《僮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西汉.青铜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