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追寻一一荆州民国传奇女画家李青萍</p><p class="ql-block">張善有文/油画</p> <p class="ql-block">引子</p> <p class="ql-block">前些时电視报导,中国乒乓球隊某明星球员被粉絲毫无理性追棒,深感這些粉丝无知而疯狂,让我难以理解。</p><p class="ql-block">就在我关上电視,随手拿到平时写写记录的小本,不经意看到前两年我写的追寻传奇画家李青萍的故事。那时写到一半感觉我的经历平淡,文字无味失去继续写下的兴趣就放弃在文字堆里了。现在阅读那时文字,深感我在追寻李青萍先生过程中上上下下,起起浮浮,希望失望交织中,选择坚定的追寻老师足迹,90年代初不惜以三百元重金,购得李青萍先生一張小小照片。联想父亲在民国时为观看梅兰芳大师在沙市演出,不惜大冬天當掉自己穿在身上的裘皮大衣。</p><p class="ql-block">想到這里我哑然失笑,父子俩不也是当年活脱脱的追星一族嗎?每个人都曾年轻都应拥有梦想,激情与活力。</p><p class="ql-block">我瞬间感觉有点意思了,燃起我继续写下去的意愿,讲述我追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苐一次听到李青萍名字,那还是近五十年前的事了。在喜欢画画的朋友里流传着,荆州有一位民国时期与徐悲鸿、刘海粟同一时代的知名传奇女画家,从此以后李青萍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p><p class="ql-block">求教</p><p class="ql-block">我刚上小学那个时期,沙市喜欢绘画的小孩不是很多,年少的我们大多数都是从心底里喜欢绘画,小孩们从临摹开始,但专业的画册市埸場上几乎无处可买,好在作为我三中教师的父亲年青时也喜欢画画,收藏了好多国外画家的画册,后来我的姐姐也爱上画画,她用过不同版本的芥子园,也有几套,再加上民国时期的儿童画刊《小朋友》常刋登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常供我临摹学习。</p><p class="ql-block">快上初中时,苦于没有专业美术老师,画画的孩子只得发动大家力量到处打听,终于有人打听到沙市确实有几位年青自学成才的画家,喜出望外,商定时间结伴登门请教。</p><p class="ql-block">那时老师住房与大多数沙市百姓家一样住房条件很差,记得刘民宏老师住房仅十个平方左右,一張床加上五屉柜就没有多大空间了,来几个客人连坐的地方也没有了,更别讲画画的地方了。这样情况确实我们不便经常去打扰他们。</p><p class="ql-block">但年少的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期待有老师的指导的心是不变的。</p> <p class="ql-block">自從听到李清萍的传奇故事后,总想前去拜访她得到她的指导,苦于对她的现状一无所知,只是想想而已。</p><p class="ql-block">一次在家吃晚歺,无意提到李清萍是民国时期荆州知名女画家。</p><p class="ql-block">坐在我身旁正在吃饭的母亲轻轻的说:"哦,李清萍我认识"我放下筷子,惊愕的看着母亲,好久才说真的嗎?母亲笑了笑说"那还有假“</p><p class="ql-block">饭后我第一次主动收拾碗筷,拉着母亲要她给我讲讲,与李清萍交往的往事。</p><p class="ql-block">爷爷民国时期是沙市很有名望的律师,荆沙名流有大案都会来找他,奶奶曾经给我讲过,那时家有一个十多个平米的大厨房,有两个很大的柴火灶台并有一专职厨师,一般客人由厨师解决,重要客人还要到沙市老字号黄炳兴饭馆点莱。家里每天都象开流水席,不时会有人在家吃饭。</p><p class="ql-block">一日家里人早早就准备 时令蔬菜,并叫厨师到黄炳兴饭馆点好招牌菜,母亲心想又要宴请什么重要客人了。果然在傍晚家里来四位客人。在三位清一色的黑色中山装男士的衬托下,一女孩特别亮眼,她身着淡清色稍加改良过的旗袍,既有着传统的韵味又散发出现代的光彩,优雅的綫条和精美简约的设计勾勒出女孩迷人身姿,特别是她那一双深遂而明亮的眼眸。闪烁睿智与坚韧,让人不忘。</p><p class="ql-block">传奇</p><p class="ql-block">用歺后 稍作休息爷爷打开公文包,拿出案宗,招呼客人一起商讨胜利街一家有关房地产诉讼 案。爷爷見李清萍一人呆坐在那里,无人倍伴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叫来母亲作一一介绍,突然的見面让母亲还有点羞涩,李青萍热情伸出手握住母亲的手说"好漂亮的新姑娘“母亲忙说谢谢,谢谢。赶忙拉着李青萍 来到母亲在天井里的新房小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母亲虽已结婚,年龄也应在二十几岁,与李青萍年岁相当,也很时尚漂亮与李青萍很是投缘,得知李青萍刚从南洋回来是位女画家。很是佩服不已忙拿出姐姐与家里叔叔的小孩,一堆平时随意涂鸦让她评价,李清萍認真看完每一张作品,从中挑出三張对母亲讲,這几張画得好一些,有想法有灵气,有童趣。好好的培养应该是一位小小的画家。讲得母亲高兴的合不拢嘴,因为在這堆小孩们的涂鸦中李清萍选出的三张作品都是姐姐張善超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萍真有点慧眼识珠,"母亲感概的讲,不久后姐姐的作品就发表在民国时期很有影响的《小朋友》期刊上,还收到奖品。至于母亲能想到把我姐的涂鸦作品投到全国期刊上,获此殊荣。我想还是由于李清萍鼓励有关,这次获奖应是当时的沙市小孩中应为首次。</span></p><p class="ql-block">在临别之时,青萍看看有些空旷的牆壁,若有所思的讲,下次如能見面我会帶一幅我的作品送给妳,就放在书櫃這边墙壁上。</p><p class="ql-block">讲到這里母亲深情的望了望至今还空作的牆壁,好象等待老朋友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可母亲不知道的是,就是這次告别不久,李清萍就重返上海,在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民国大师们的支持下举办画展卖画为抗战烈士伤员捐款,搞得风声水起,在北京,上海,东南亚都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知道李清萍与我家有点渊源,更坚定了我拜访她向李清萍请教的信心。</p><p class="ql-block">那时信息闭塞,只得不断的向绘画朋友们打听李青萍在荆州的住址。一段时间后她的信息就慢慢汇集在我這里。</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她住在荆州民主街的一间民房里,在一个放水站放水。那时自来水还未引进居民家中,大街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小小的自来水站。居民们都会到自来水站站队挑水回家食用,得知这两条信息后我就开始了追寻李清萍向她求教的漫长之旅。</p><p class="ql-block">首先我找出爷爷当律师的名片,所谓名片也就是在簿簿的红色纸裁出现代名片大小的写有"張楊焜"我爷爷的名字的纸片。</p><p class="ql-block">我想以爷爷的名字作为敲门砖。来唤醒李清萍先生尘封已久的记忆。在行动之前我做了一小小的寻找攻略。</p><p class="ql-block">要想找到荆州民主街一个没有门牌号的小平房中的一会画画的老太太。无疑是大海捞针,无从下手,如寻找民主街上的自来水站就轻松多了。</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刚参加工作连自行车也没有,只有先坐上沙市到荆州公交车在花台下车</p><p class="ql-block">之后就全靠步行了。</p><p class="ql-block"><b>自来水站</b></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民主街古风犹存,韵味十足保存有众多晚清,民初老宅小巷高高的门臉,雕花屋檐。虽经过岁月风雨无情的浸蚀,仍然散发出昔日辉煌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很快我在一热心街坊指点下,看到不远处的民主街自来水站。想到很快就能見到我仰慕已久的老师,真有点小小的激动,我忙平复一下我的心情,慢慢的向自来水站走去,涂有白色的石灰墙的水站,在阳光下发出暖暖的金色的光,很快我就融入阳光里,刚到阳光下的我有点眩目,不由自主的眯上双眼。黑黑的水房里一老人低着头,正在一个个数作钢币,我调整了一下我的情绪还未开口,数着钢币的老人抬起头问到“打水嗎?"。就在這一瞬间,让我目瞪口呆惊愕的说不话来。在我眼前水房里老人竟然是一位穿着破旧黑色中山服的老爷爷,我慌忙摇摇头说"不是不是,我想找一位会画画的老太太“ 。啊,你找李姨妈呀,她上月就不干了,说什么整天在水站小屋子里不自在,想画画也不行了。当时我还嘲笑她,饭都没吃的还画什么画呀?我急迫的问他,現在李姨妈到那里去了?老爷爷回答"我也不知道。听说要去卖冰棒“</p><p class="ql-block">告别老大爷,我沮丧的迈不动双腿,但仍然无奈的按老爷爷指点的方向去寻找,希望能踫到我从未谋面的会画画的老人,显然上帝没有眷顾我這个年青人,最后我只得艰难的抬起再也提不起双脚,扫兴的登上返回沙市的公交车。</p><p class="ql-block">买冰棒</p><p class="ql-block">冰棒那时因它价廉物美,深受欢迎,由于我肠胃不隹,很少关注它,至从第一次寻师失败,收到的唯一信息就是"听说她要去卖冰棒”至那以后每次到荆州我总要找年岁与李青萍相当卖冰棒的老奶奶买根冰棒打听一翻。</p><p class="ql-block">后来這好象成为习惯,朋友们都难以理解,为什么善有一到荆州总想找老太太买冰棒,为什么没告诉朋友我的初衷。只怕這种大海涝针的寻找方式,让人感觉有点傻。</p><p class="ql-block">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正在冰棒櫃向买冰棒老人打听会画画的老奶奶时,我身后一个長发学生模样的男孩告诉我,"我知道李青萍,前些年我还与同学一起在福利院看过她画的展览。听说她还住在那里"我喜出望外,将刚买的手中还未打开包装的冰棒送给他,搞得他蛮不好意思,也有点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福利院</p><p class="ql-block">那还是80年代的事</p><p class="ql-block">我得到无比珍贵而确切的信息,给我找到李青萍爭取到极大的信心,星期天我早早起来,特意上街买来苹果香蕉,那时這些水果特别金贵,只有过年过节小孩子们才能吃到,兴致勃勃找到福利院,远远望去福利院大门旁,一白髮老奶奶 拄着拐杖老远笑眯眯的看着我,好象在等待我的到来。 我有些疑惑,李青萍嗎?她怎么知道我今天要拜访她。我似乎看到梦寐以求的时刻到来,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没等我开口,老奶奶笑着问"你是画画的吧?‘’我慌忙的点点头,"接着她又说"你找李青萍的吧?我还是激动的点头。紧张的我好象已失去语言功能似的,只是不停的点头,老奶奶帶着替我失望的表情说到。唉!"她不在了,走了”她的话一下让我好象登上高峯,突降谷底的呆在那里,老奶奶看着我一下惊愕木呆的表情。知道我误解了她的话。笑着大声说"搬走了,搬到公家宿舍里了去了“听到這里我長長舒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没等我问话,老奶奶又涛涛不绝的说"苦命的人啊!该享福了"青萍就是喜欢画画,总在捡来的旧掛历纸,馬粉纸,画報上不停的涂着”,我们也不知她涂些什么?有些老人还笑她鬼画桃符。后来她自费办了一展览,引来好多人来观看,这下福利院热闹了,星期天不少学生找她求教,我一看你長髮飘飘,拿一大本本就知道你来找青萍的,说到這里老奶奶有奌自豪的笑了。</p><p class="ql-block">老人也许孤独好久,很少有人這么认真的听她讲话,我实在想听到目前李青萍</p><p class="ql-block">情况,不得已找机会打断她话。问道李老师現在住在那里,老奶奶不很肯定的说她大概住在文化馆吧?</p><p class="ql-block">临别时我看到热情孤独的老奶奶依依不舍的样子,突然想到,把手中的水果放到老人的手上说“留下慢慢吃吧”。与她道别,身后好久留有老人声音,多谢你了,多谢了,有空再来呀!</p> <p class="ql-block">知假买假</p><p class="ql-block">90年代我停薪留职,从设计室出来组建了沙市本土第一家画廓,运行情况还不错。不久画廊里聚集了好多美术爱好者,知道我很想看到李青萍绘画原作,一日刘姓老同学告诉我他手上有两張李青萍原作,约定次日帶画作给我看看,当放在我面前全开的图画纸大小用報纸裹着的李青萍原作时,赶忙洗洗手,小心翼翼的打开外面包装。</p><p class="ql-block">苐一次要看到心中偶像的作品,真有点忐忑,不知帶给我的是惊喜还是失望。当我徐徐打开面前的這幅作品,眼前的画面让我有些震撼,它不同于我見过所有绘画名家的表现风格,我需一时看不出作者想表达什么,但从画面感受到作者奔放的激情,包括痛苦,抗争与希望。</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不出作者刻意的炫技,只能感受到作者筆端自然流淌的激情。</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也确定不了,是否是李青萍作品真迹,但我知道这是幅难得佳作,仅仅二千元的价格收藏它是值得的。我忍不住向刘同学道喜,恭喜你"捡漏了”</p><p class="ql-block">当我在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作品缓缓打开苐二幅作品一半时,就激动对同学讲"假画",同学告诉我這是城里xxx,委托他代售的,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張彩照递给我,图片中一个老奶奶坐在床上,精神抖擞讲些什么,卧室牆上桌上地上摆满了绘画作品,他指指床上的老人说"這就是李青萍,我惊讶贪婪的看着照片上的老人,想牢牢的记住她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同学拿回照片,讲没关系我只是让你看看,我讲這绝对是一副假画,不仅造假者水平太差以外。正是這張照片出卖了它,造假者将自已仿李青萍作品,打作要李青萍指导的晃子,将造假者伪作一一放到老师卧室里地面上,拍上照片,這一切都是为日后卖假做一佐证,编造一个故事。你看我与李老师关系很好。她把這么多原创作品拿给我看,你买的是其中一張,你看就是這張。這看似天衣无缝的陷阱,却给造假者一个致命的打击。地上都是一些毫无绘画基础的作品,与李青萍牆上的作品形成巨大反差,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p><p class="ql-block">临别时,我再一次要求同学把照片给我看看,突然我作出让自已都惊呀的决定,买了這副假画,当然要帶有照片,三百元在当今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年代,我的停薪留职每月生活补贴仅几十元,仅仅为了一張照片能让经后我寻找李青萍老师更方便些。</p><p class="ql-block">写到這里我联想当今粉絲向网红一抛千金就有些理解了。</p><p class="ql-block">没想当年,年轻的我也会有這样的冲动与激情。</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参考照片中李青萍形象创作了一副她的肖像画,《路在前方》以此作品寄情于我怀念李青萍先生与我這段追寻先生不为人知的往事。油画作品中李青萍老师 精神矍铄 对着画外的我教授什么。</p><p class="ql-block">圆了我向老先生学习的梦。</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我又邂逅了這張同学花费2000那張李青萍作品,以我现在认知,這是李青萍老师原作无疑。只是由于经过多次倒卖破损严重,更有甚者,不知什么心态竞在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在一些利益熏心的人面前一切都是金錢,一張李青萍原创隹作到如今快被人为的改变成假画了,深感悲哀与惋惜。</p> <p class="ql-block">并非一无所 获</p><p class="ql-block">在90年代由于网络的兴起,获得李青萍的信息己很简单,但为了更好的的生活我一直在沙市、深圳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忙碌。更重要的是我与朋友谈到李青萍情况时,得知這些年由于李青萍名声广泛流传,她作品价貭,不段提高。有些利益熏心的人打着向李青萍学习的名义,在她家要画,偷画,伪造她的作品在市场上销售,搞得李青萍侄女很是恼火,对来访者很是戒备……也打消我寻访她的想法。</p><p class="ql-block">一日在我家画廊一位学习美术孩子的家長。闲谈中得知她与李青萍认识,由于李青萍还未出名时,她丈夫是荆州军分区的軍人,常下基层社区帮助孤寡老人,在那时与李青萍建立了良好关系,李青萍知道她丈夫喜欢画,每次搞好卫生时李青萍就送她丈夫几張她的作品表示感谢之情,十多年的的友好交住她手上也收藏李青萍不少作品。</p><p class="ql-block">交淡中我也表示对李青萍仰慕之情,表示想看看老师原作,学生家长也欣然同意,不久当我看到李青萍十多張原作,不经意显露我对李青萍作品的喜爱,对老师的崇拜。</p><p class="ql-block">一日学生家长,与我妻子聊天时。向她表示想用李青萍作品换一張我的作品,需然我当时大点的画也能卖近千元,我高兴的对妻子讲,隨便选拿几張也行。不知是我的爽快让她感到李青萍作品的价值,还是他丈夫不同意。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p><p class="ql-block">不久家長帶来一本薄薄的李青萍黑白小画册,告诉我前些时她与丈夫去看望李青萍,看到李青萍新作,夫妇两对作品都表示喜爱与赞美,见多识广的李青萍当然知道她俩的意思,就拿出這本小册子,跟他们说你们喜欢吧?认真看看它,把你们感受写下来让我看看,我满意了这几張就送给你们。</p><p class="ql-block">她请我帮她看看之后写点感受,让她们有一些启发,随后她会送一幅李青萍原作,作为对我的感谢,我欣喜的接受了她的请求,小册不大仅仅十多張早期作品,而且是黑白的,粗糙的纸張让我想到這应该是国民时期印刷的小册子,我认真地看了每一副作品,推断它创作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和李青萍当时生活状态,虽没有色彩,但通过作者的筆触,构图,黑白关系,造型来感受到当时画家的情绪。忙了半夜,才写完每張李青萍作品读后感受。</p><p class="ql-block">苐二天我匆忙交了对李青萍作品的读后感,心情坎坷等了一月之久,学生家长对现了他的承诺,送给我一張仅仅15㎝x15㎝大小的在画報纸上的油画风景,但它绝对是李青萍小副油画中精品,意外是油画背后还有一副近似水彩的作品,這正 揭示了当年李青萍生活状态,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作为后人研究李青萍具有不少的历史意义。哈,买一送一我赚大发了……</p> <p class="ql-block">深圳美术馆众多,我几乎跑遍,十几年前有人还批评深圳是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如今美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p><p class="ql-block">馆 片布在深圳。</p><p class="ql-block">一次在深圳梅林一村到老市区上课的半路上接到通知下午有暴雨停课,在返回路上驶过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在茂密的树林平时是很难看到广告的,突然电闪雷鸣,在暴风吹得树尖急烈的摇摆缝隙中突现青萍二字,我心思,该不是为李青萍办的展览吧!我决定冒作将被暴雨袭击的风险,决定在下一站下车,步行返回美术馆看个究竟,不出我料,果然是李青苹个展。是上海博物馆与深圳美术馆一次交流展,近一百副李青萍精品力作,展示在這里。這似乎是神灵的护佑,如不是公交车駛过,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才接到停课通知,如果那天不是暴风,雷鸣闪电我是很难看到展览广告的。但在突然欣赏到李青萍老师這么精品力作时,我突然帶着一点忧伤。</p><p class="ql-block">打个不一样比喻,好象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博物馆看到我们国家宝贝流落在国外一样。</p><p class="ql-block">我配服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眼光,一張張全开图画纸大小的佳作,看得我血脉偾张激动不以。</p><p class="ql-block">我总想为什么這么好的作品让它流落在它乡,荆州博物馆找不出几百平米的展地让他留在荆州,让她在当今旅游兴市的今天,讲述荆州人自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整近一百副李青萍的顶尖力作,靜静的掛在那里等待我的欣赏,学习。深圳很多美术馆双休日很是暴火,但工作日每天就没有多少人了。我相信这样待遇,全荆州美术界不会有十人,得到这样机会,隨后每过几日就去看一次。搞得工作人员都认识我了。老远見到我打招呼,哬!您来了。追寻老师是为学习。看到老师这么多作品也是难得学习机会,心喜這也许是对我这么多年的追寻,一个大大的回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更需要的是自已动手,实践才是门道。这些年,根据我自己的理解,环境,情绪,学作创作一些我自己的全新作品。当然我知道我永远达不老师那样高度,但我努力了,我更享受的是追寻学习老师过程中的感受。李先生的作品也是集世界名家风格于大成,有印象派,抽象派,印度泼彩画 以及自己独特的隨着自身情绪随意发挥才创造如此多的顶尖佳作</p> <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记住白石先生的那句名言,"学我者死,似我者生"在学习李青萍先生的过程中画了不少习作,我挑选多年不同时期学习老师的作品,奉献给大家,定有不足之处,但我享受到学习创作中的美好过程,感受到绘画是多么有魅力的职业和爱好。</p> <p class="ql-block">讲实话我偏爱李青萍先生的风格,由于职业画家的关系我需要迎合大众的审</p><p class="ql-block">美,那个年代大众还是喜欢写实绘画多一些,对于李先生作品抽象、印象派绘画还不能理解,因此我的作品写实占了大多数。</p><p class="ql-block">关于追星我认为年轻人追星无可厚非,只是"星"的选择上不要盲目。要谨慎点为好,如能与自己爱好,专业结合一起那就完美了。</p><p class="ql-block">如你爱好表演,有做演员意愿。假如你喜欢上王宝强做他的粉丝 ,你会整天研究他的表演风格与技巧,生活习惯,与他的成長过程,也许无形中他会给你理想有一些激励,表演技巧上也有所提示,因为追星过程也应是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说不定你也有机会象王宝强一样,草根变成大明星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7日写于合肥森林海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