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观海听涛 潮州城探古寻幽(潮汕游)

望云听溪

<p class="ql-block">  潮汕,这个位于广东东部沿海的地方,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区。潮汕之美,南澳绿岛观海听涛,潮州古城探古寻幽。</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9日—11日三天潮汕游。南澳岛是必去的地方,它是潮汕地区最漂亮的海岛之一。这里有绵延的金色沙滩、清澈的海水、奇特的礁石和古朴的渔村,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过南澳大桥,绕岛环游,欣赏浪拍礁石、船泊港湾的海岛风光,在青澳湾穿越北回归线标志“自然之门”,停车岸边远望“五彩海”壮观气象。汕头骑楼老街具有鲜明的南洋风格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见证了汕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繁华商埠的历史变迁‌。潮州古城则带我们走进了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古城墙、牌坊街、广济桥和开元寺等古老建筑,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感受到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 南澳大桥‌是广东省汕头市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岛的跨海大桥,全长约11.08公里,主桥为双塔斜拉桥,主跨500米,2015年建成通车。设计抗17级台风、8级地震,双向两车道,时速80公里,将入岛时间从轮渡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建设历时6年,总投资超15亿元,攻克多项深水施工难题,获广东省工程金奖。</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被誉为“南海绿洲”,是中国大陆北回归线唯一穿越的海岛,也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p> <p class="ql-block">  南澳长山尾灯塔‌位于南澳岛的长山尾码头防波堤上,是南澳岛上最著名的灯塔之一。灯塔于2006年8月设立,2016年11月重建,塔高6米,灯高12米,射程5海里。在蜿蜒耸立着的南澳大桥和广阔的大海衬托下,鲜红的灯塔显得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  云澳港是南澳岛最大的渔港,也是最大的海鲜上岸码头。电影《四海》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三囱崖灯塔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灯塔,位于南澳岛东南部的半潮礁,当地人也叫金交椅。它是南澳岛南北航道、潮州港、汕头港的助航标志最重要的一座灯塔。这里山海交汇,巨大的灯塔矗立海边悬崖,既是航海指向标,也是旅游网红灯塔。</p> <p class="ql-block">  青澳湾被海内外游客誉为“东方夏威夷”。位于南澳岛的东端,那里的天然海水浴场,滩平阔,沙细白,水清碧,无淤泥,无污染,无骇浪。</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澳岛东部的青澳湾,横卧在北回归线上,是广东省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的彩虹海是由色彩斑斓的环保浮球构成的生态养殖基地。这些浮球用于固定生蚝,形成如彩虹般的海洋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心位置坐落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交汇处,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名为“四永一升平”的一道道骑楼老街呈环型放射状,形成城市街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  汕头骑楼老街是汕头历史文化的核心象征,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之一,集中展现了汕头作为近代通商口岸的繁华记忆与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汕头骑楼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筑许多处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铺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间,非常适合本地炎热、多雨、多台风的气候特点。</p> <p class="ql-block">  汕头老街</p> <p class="ql-block">  汕头大学也是汕头市一处风景点。周六周日对外开放,我们是周一去,只在大门口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 潮州西湖是全国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是潮州八景“西湖渔筏”的所在地。潮州西湖昔时是潮州古城的护城濠,俗称“城壕池”。</p> <p class="ql-block">  西湖边樟树上的寄生植物,好像给树穿了“毛衣”。潮州西湖公园树上的寄生植物主要是桑寄生(桑寄生科植物)。</p> <p class="ql-block">  潮州街景</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大悲殿(观音殿)作为寺内核心殿堂之一,历代多次修缮,现存建筑主体为明清风格。</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内的大菩提树。‌潮州开元寺的菩提树超过一千年的历史‌。菩提树在佛教中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佛家圣树。</p> <p class="ql-block">  潮州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  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长牌坊”。</p> <p class="ql-block">  潮城的牌坊,除“宫保尚书坊”和“六贤坊”为木结构,“世旌节孝坊”和倒塌后重建的“秋台坊”为砖砌外,余均为石结构。这些牌坊,“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镂雕之‘双龙戏珠’或‘龙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插柱础,潮人俗称为亭”。</p> <p class="ql-block">  潮州府</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  广济门,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文公祠位于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p> <p class="ql-block">  八月居潮万古名。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贬潮州。他在潮州一上任就为老百姓办好事,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兴学育才。其中,韩愈振兴潮州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他曾带头捐出薪俸,用于办学,还亲自授课。正是韩愈怀着一心为民的初衷,脚踏实地务实进取,才让潮州人民感念他,也让那里的山山水水都跟着他改了名。滔滔韩江,奔流不息,韩江之上有湘桥,韩江之畔有韩山、韩堤,潮州人民还修建了韩文公祠,昌黎路上还有昌黎路小学。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言:“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p> <p class="ql-block">  站在韩山远望韩江</p> <p class="ql-block">  《韩公别赵子》雕像,该雕像再现了韩愈离潮时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赵德,唐宋朝潮州八贤之一,韩愈称赞他"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宗孔氏,可以为师矣!韩愈在转任刺史时,尝邀赵德同往,但为赵德所婉辞,因撰《别赵子》师以志别。</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在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p> <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又称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它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最初以浮桥形式存在,后逐渐发展为梁桥与浮桥结合的结构。明正德八年(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即桥上有十八只梭船与二十四个桥墩相连。</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仰韩阁位于广济桥东侧,是纪念韩愈的建筑。韩愈在潮州期间,时常登东门外的笔架山游玩,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据传,建造浮桥时得到了八仙中的何仙姑的帮助,人们为了纪念这种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将桥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廿一年(1841),韩江洪水,冲垮广济桥若干桥墩,次年又洪水泛滥,太守刘浔和分司吴均发动盐商和富户重修广济桥,百姓不忘刘、吴的功德,于是在广济桥上修建“民不能忘”坊。</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过河拆桥”现象并非贬义,而是指其浮桥部分可以根据需要拆除和搭建。具体表现为:白天搭桥‌:白天,18只木船连接成浮桥,供行人和游客通行,成为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晚上拆桥‌:傍晚时分,浮桥被拆除,以便船只通航和排洪。这一过程由专门的工人完成,成为潮州独特的“过河拆桥”场景。</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过河拆桥”典故是其独特桥梁结构和功能的体现,既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成为了潮州文化的重要象征。这一现象至今仍在延续,现在广济桥每天上午10时搭浮桥,下午17:30拆浮桥。</p> <p class="ql-block">  烟雨栖长虹,浮梁枕碧空。十八梭舟载星月,八百春秋渡诗风。‌暮色漫江楼,飞檐挑晚舟。一桥灯火连霄汉,半是琉璃半是秋。‌</p> <p class="ql-block">  潮汕山水冠岭南,一城文脉贯千年。潮汕之游,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