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青·采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青外桐坞,采青漫山坡。</p><p class="ql-block"> 绿绿茶树一行行,青青小草在其间。</p><p class="ql-block"> 找呀找,采呀采,</p><p class="ql-block"> 嫩嫩的鼠曲草,香香的艾草,</p><p class="ql-block"> 来吧,都到我们的篮子里来。</p><p class="ql-block"> 跟我们一起回家,就让你变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鼠曲草浆兮,艾草浆,碧碧绿兮,</p><p class="ql-block"> 粳米粉兮,糯米粉,雪雪白兮。</p><p class="ql-block"> 和兮和兮,揉兮揉兮,</p><p class="ql-block"> 揉搓成了青青的团。</p><p class="ql-block"> 白芝麻,黑芝麻,炒得喷喷香,</p><p class="ql-block"> 豆腐丝,竹笋丝,拌炒雪菜味儿棒。</p><p class="ql-block"> 芝麻馅儿的,揉得溜溜圆,</p><p class="ql-block"> 雪菜馅儿的,做成夹粿柠了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年岁岁兮,岁岁年,</p><p class="ql-block"> 春来踏青采青兮,做青团。</p><p class="ql-block"> 岁岁年年兮,岁岁年,</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故事讲了,又重讲。</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p><p class="ql-block"> 有些时候,有些事,</p><p class="ql-block"> 似乎总在,回原点。</p><p class="ql-block"> 钱塘云舒</p><p class="ql-block"> 2024.03于钱塘江畔</p> <p class="ql-block"> 春日的清晨,兴致来时,我会带着一本书、抱起小熊仔、带上小竹篮,驾着小白馬去山野……</p> <p class="ql-block"> 挑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踏青是件多么心旷神怡的事啊! </p> <p class="ql-block">(泥胡菜性寒凉味辛苦,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鼠曲草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脾经,具有止咳平喘,祛风除湿之效)</p> <p class="ql-block">(野艾叶性温味苦辛,入脾、肾、肝经,能行气温经、暖血开郁)</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最惹我眼的是漫山遍野的野菜:荠菜、水芹菜、野苦麻、泥胡菜、野艾草、明明(鼠曲草)……明明是我从小就喜欢的,用它做的青团又香又糯。记忆中的儿时,每年的新年一过,没待天转暖就往田埂里跑,目的是为了察看明明是否冒了嫩尖;等到冒了尖后又察看它是否舒展了叶;每当房前屋后满树满树的梨花开时,我与小伙伴便可以出门采明明去了。对青团的美味从这一刻起也就在小小心田里开始垂涎欲滴了。</p> <p class="ql-block"> 清代高级美食评论家袁枚的《随园食单》里记载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诚如所言,从有记忆开始,我家乡做青团自成特色。记得小时候,待到明明草长1~2寸,约舒张4 ~5张叶子时候,奶奶便吩咐我们提着小竹篮漫山遍野地跑了。温暖的阳光下,青青的田埂上,边走边察看,边摘边说笑,不一会儿,就是满满的一竹篮。提回家中,接下来的事儿就交给奶奶了。看着身材高挑、因缠小脚走路不稳的她,从第一步处理明明开始,洗净、煮熟、用石灰水浸泡,再到清明前夕做青团,这大约需要半月至一月的等待。待到做青团那日,清洗、用石臼𦥑成泥、青泥和米粉成散块(一般是糯米粉:粳米粉约3:7)、再石𦥑反复𦥑成的青泥米粉团,接着是蒸青青的米粉团,准备甜的、咸的两大类馅儿,大人们好一场大生活呀。这时候的我们早就等急了,早早的围在灶台旁,奶奶还没摘出热气腾腾的青青的米粉团,姐妹兄弟几个就已经迫不及待商量起要做的花样来了,三角粿、水沟洞、牛绳粿、夹粿……记忆中,那香喷喷、甜滋滋的芝麻馅三角粿绝对是我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芝麻馅)</p> <p class="ql-block"> (经典三角粿)</p> <p class="ql-block"> (牛绳粿)</p> <p class="ql-block"> (杭州西湖区流行的青团)</p> <p class="ql-block"> 而今,家中没有石𦥑,没有石灰,没有三七比例米粉,虽采撷了这许多野艾,但是如何制作呢?“山人自有妙计”!野艾洗净,烧水开,焯2-5分钟,同时加适量小苏打,捞出放满盆冷水盆中冲洗,挤干,绞碎末;煮半锅粳米烂饭,待凉;野艾末与烂饭和匀,加入水磨糯米粉,揉啊揉,揉匀,成团。分米粉小结团,爱多大就多大,喜欢什么馅儿就包什么馅儿。包好后蒸着吃。多余部分放冰箱冷冻,想吃的时候隔水蒸即可。与小时候奶奶带着我们做法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前的是熟胚直接包馅儿,现包现吃;现在我的改变版是半生半熟胚,包馅儿后尚须隔水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随着年纪的长大,求学在外,成家立业,抚育女儿,直到4年前退休,回想一下,我有多久没亲手做过这样的事了呢?我们有多久没有一家人围在一起对一件物事产生美好的期盼啦!经济发展的社会,让一切变得都可以用金钱快速买到,想要的美味点个外卖,想穿的衣服点个淘宝。多了的是快速的享受,少了的是那份期待的美好,以及期待过程的那份其乐融融氛围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从前的慢,让从前的我们多了几分对美好的期待;扪心自问,今天的快,有没有让今天的我们少了几分对美好的珍惜呢?小时候从祖母那里得到的真传,也许到孙辈膝下绕时,可以把改良简易版自制青团教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待到那时候,将是美好的那时候!”我遥想我即将老去的美好未来……但是,今日,就现在,不也很美好么?</p> <p class="ql-block"> “昨夜,雨和我交谈,它慢条斯理地说,从翻卷的云层落下,是何等快乐。一旦落到地面,又会产生一种新的快乐!这是雨落下时,所说的话,它散发出铁的气息,然后消失了,消失在枝条和草丛中,像大海的一个梦。”</p><p class="ql-block"> 是的,雨停了。今天,天空蔚蓝而洁净。我奔赴田野,奔向溢满欢乐的田野。就一个人,带上我的小竹篮与小剪子。拟鼠麹草在田埂上、庄稼里带着雨珠伸展着它那特有绿色的双臂向我打招呼,也是欢乐的,与我一样!但是,我还有一份回忆呢!儿时,是三五成群的小伙伴,嬉闹着去摘这种清明草的。如今,那些已成孩子他奶奶的小伙伴早已不能聚首,你们可好呢?去采摘这种“明明”前,奶奶总会吩咐,“千万小心狗屎明明”!于是小时候的我总是火眼金睛的,在一大丛“狗屎明明”中能分辨出一小枝嫩嫩的宝,从不误摘。哇哦,前面就有一大片“狗屎明明”,去看看有没有藏着我的宝呢?未待走近,老眼昏花的我就已发现了那十分可爱的宝。我欢快的边喊边跳,像个孩童,这一刻竟然有穿越时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我天性好动,喜欢像今天这样,一个人往田野里、森林里跑。当我置身于田野里、树林间,草木树林散发出喜乐的气息,那么空旷,那么清新,那么宁静!阳光下的田野绿油油的,有青草与庄稼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阳光下树林里,光从树的缝隙里射进,与交错枝叶交错着,别提有多么美丽。可以说它们陪伴着我,拯救着我,感染着我,让我如它们一样欢快,没有了孤寂。我多么希望自己越来越接近我希望的样子:良善,明察,不要仓促经过这人间。所以常常躬身低首,缓缓而行,尽可能去发现这大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我周围的青草树木摇动着叶子,似呼唤: “请稍候片刻。”“你来到这个世界也可以做同样的事,轻松行走,让光充满自己,也让自己发出亮光。”采完野鼠曲草的我,来到一片油菜花海前,点一杯咖啡坐下,眼前这金灿灿的世界是何等美丽,我的心、我的状态与眼前景一样,是何等的美好!风很温柔,花很浪漫,我很自在。脑海里跃然而出的是李琦的诗:</p><p class="ql-block"> 在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p><p class="ql-block"> 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p><p class="ql-block"> 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p><p class="ql-block"> 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香与爱意,</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竭尽全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