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佟佳江的变迁<br><br> 朱铁军<br><br> 我的家乡――通化,有一条美丽的河流叫佟佳江,又叫浑江,她发源于邻近的白山市,从二道江区流入,流经东昌区,穿过两岸的崇山峻岭,形成 “S”形,将市区一分为二,象一条巨大的玉带,飘逸在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上。这条江从通化境内流出后,又经辽宁桓仁流入鸭绿江,最终注入黄海。通化,这片神奇的土地,因为有了江的装扮更加美丽壮观,她那川流不息的美姿,欢快流淌的水声,给勤劳勇敢的通化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时光就象流水一样逝去,但美好回忆将永远留在记忆的长河里,每当我漫步江滨时,便想起这条江几十年的巨大变迁。<br> 我从记事起,就非常喜欢这条江,时常随妈妈一起去江边洗衣,妈妈用鹅卵石在水中堆砌成一个圆圈,像一个大澡盆,要我在那里洗澡,感到非常舒服。那时的江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一群群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还可以摸到喇蛄、蛤喇等。到了夏季,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到江中游泳,到江边洗衣,形成一道特有的热闹景象。我常常被吸引到这里来,与小伙伴们一起游泳、抓鱼,到江中嬉水和玩耍,给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这幸福的情景至今时常进入梦乡。地处市中心的玉皇山,象一条巨龙一样顺卧的江边,山中林木茂密、有迷人的玉皇阁古刹、几十座亭阁、延绵数公里的森林和栈道,游乐和健身设施齐全,圈养长白山区特有的梅花鹿、黑熊等动物,山中空气新鲜,鸟语花香,常吸引众多的市民来这里游玩、娱乐和健身,山中荡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直到六十年代初,江上的辅助设施是十分简陋的,两岸是用土堆积的江堤,整个市区仅有一座玉皇山桥,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桥面狭窄,两岸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全靠这座桥解决交通问题。桥面低于江堤,不利于防洪,1958年洪水泛滥时,为了分流洪水,险些将其炸掉。当时人们从市区到江南、从江东到江北只能靠摆渡来往,十分不便。 <br> 1965年,为了推动我市交通事业的发展,投资修建了红旗桥,桥面相当于玉皇山桥的三倍宽,分流了玉皇山桥的压力,大桥建成通车时正值国庆节,剪彩那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两岸,鞭炮齐鸣,载歌载舞,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不久,“文革”爆发了,随着经济的停滞,佟佳江的治理和建设被搁置,长达三十多年没有进展。后来由于上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放松了环境治理,江水受到严重污染,鱼儿绝迹了,夏季里再也见不到人们到江中游泳的热闹场面,一时间,这条江成了名副其实的“浑江”。<br>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建设佟佳江的步伐。八十年代初,修建了宽敞的滨江西路,后来又修建了滨江东路,两岸的交通更加顺畅。1985年建成了江北大桥(后来又重建,改名为通化大桥)1988年将原玉皇山桥拆掉,重建了玉皇山大桥。1999年建成了集防洪、泄洪、景观为一体的平湖工程,江面变宽了,倒映着两岸高大建筑和巍巍高山,显得分外美丽。几十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江南大桥、张家大桥、万通大桥,座座桥梁连接两岸,交通十分便捷。2006年建成了修正斜拉大桥,形成了山城特有的景观,连接绕越公路,外埠车辆不需经由市区。2006年,修建了集防洪、娱乐、交通于一体的滨江工程,加固了江堤,可以预防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2016年,为了进一步增强城市交通承载能力、打造城市畅通工程、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通化市实施了红旗桥拓宽及两侧立交互通工程,不仅提升了红旗桥的通行能力,还为山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玉皇山大桥在2024年重建,变为双向6车道,同时桥头和引桥的交通也进行重新调整,确保通行顺畅。玉皇山大桥将杨靖宇干部学院等丰富的红色资源连线,促进红色教育中心区建设,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两岸修建了宽敞的人行道路,江滨修建了多处休闲广场和公园,音乐喷泉建在市广电大厦高层建筑的江岸旁,对岸是可容纳数千人的休闲广场,最高的水柱超过了百米,排列整齐的水柱在彩灯和光柱的照耀下,变幻的各种姿势,好似翩翩起舞的仙女,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犹为壮观。每当人们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滨江景观带,观看喷泉和闪烁的霓虹灯时,充满了无限的欢快。近些年来,通化市政府加大了佟佳江生态工作修复的力度,通过了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佟佳江的水质逐渐改善,两岸的绿化工程也让江边的景色焕然一新。鱼儿多了,野鸭飞回来了,江边又出现了垂钓的人群。这里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江边的步道、公园和广场,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来散步、健身和欣赏江景。<br> 佟佳江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从原始江河到现代化的城市水道,佟佳江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通化――这座真山真水、适合人居、富有魅力的城市,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她如同美丽的少女穿上漂亮的衣服一样楚楚动人。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这座城市在勤劳智慧通化人的建设下,一定会变得更美,更美! <br><br>2010年6月27日於通化<br>2025年3月第二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