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堂“深”互动“共”成长——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骨干教师引领活动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低年级段数学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高效开展。本次活动以“研课堂-深互动-共成长”为主题,于3月11日上午在学校录播室举行,副校长金亚丽、教务主任何瑞香以及全体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p> 领导致辞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学校业务副校长金亚丽致辞。金校长强调,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名师的引导,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span style="font-size:18px;">示范课不仅是展示优秀教学成果的平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她指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能够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持。</span>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p>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一年级数学组的田颖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找一找》。田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世界。上课伊始,田老师首先从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咱们认识的老朋友来到了咱的课堂上,请大声喊出它的名字?”“淘气说用这些积木能印出好多形状。看,下面这四个图案是他印出的,你能找出它们分别是用哪个积木印出来的吗?”田老师开门见山,让学生先想象、推理,将“面”还原到体上,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接着田老师进行设计三个操作活动:(1)它们分别是用哪个积木印出来的?说一说。印一印,先猜测再验证自己的想象,经历了由面到体和由体到面的完整过程,进一步感悟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之间的关系。(2)图形中还藏着什么秘密呢?正方体和长方体要比试比试,请大家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印一印,每个面都印一次,完成后看看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3)两个平面图形是用同一个积木印出来的,请找一找、印一印,判断是哪个积木印出来的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更深入地观察、想象和分析,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最后通过本节课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还有哪些好奇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梳理学习内容,提升探索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内驱力。</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精心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分别由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来完成。学生在朱红色的印泥上着色,再将图形印在学习单上,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更在小组交流中提高了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积累了活动经验。发展了空间观念。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充分展现了田老师教学的魅力。田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田老师通过课前和课后小口令,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在课堂上,田老师还注重学生积极思考、倾听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尝试的探索精神。</p> 集体研讨 <p class="ql-block">  示范课结束后,首先,田颖老师做课后反思:本节课与上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推理将平面图形还原到立体图形的某个面,感悟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设计了印一印的活动,让学生将长方体、正方体各面印出来,直观感受这两个立体图形各个面的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图形积累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学生对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也能较容易印出常见的平面图形,但是对于圆柱如何印出长方形缺乏相关经验,因此,这里给与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办法,在试着印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进而得到圆柱滚动可以印出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全面认识。</p> <p class="ql-block">  观课后,一二年级组教师基于自己的观测点,在观课量表上写下所观所思所想;接着,观测点相同的老师坐在一起进行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然后,选出代表发言。</p> 代表发言 <p class="ql-block">  黄艳华、吴九玲、李倩三位老师代表,分别基于自己小组的观测点,就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评价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 黄艳华老师针对教学目标做出了评价:</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教学目标适当,教学环节整体紧扣教学目标展开。1.结合具体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2.学生在说一说、印一印、找一找的活动中发现和提出与图形相关的问题,倾听同伴的观点,提高观察、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创新意识。3.学生在独立思考,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p><p class="ql-block"> 吴九玲老师针对教学环节做出了评价:</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田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活动:1.找一找这组图形是从哪个积木上出来的。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想象、推理、展示,初步感知面在体上。2.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每个面接着印一印。学生在趣味的体验中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进一步认识图形积累的活动经验。3.同一个积木能印出哪些图形。本环节设计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两个平面图形是同一个积木印出来的请找一找、印一印,判断哪个积木印出来的”,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更深入的观察、想象和分析,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李倩老师针对教学评价发表了建议:田老师敢于挑战,大胆尝试,全程让孩子自己亲身体会去操作,去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从哪来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任务单、老师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来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田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精准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郭倩老师结合本节课做综合评价:</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目标明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根据平面图形寻求相关的立体图形借即想象、推理,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面在体上,问题设计层层递进。</p><p class="ql-block"> 教学策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各种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p><p class="ql-block"> 教学评价:学习单,展示,讨论过程中,老师都能适时评价,评价语丰富。</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尝试,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全体教师不仅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更深刻认识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最后,金校长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高度赞扬了田颖老师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对师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以及一二年级教师们研讨氛围的和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金校长鼓励教师们继续努力,在教学教研的道路上精耕细作,奋楫笃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希望大家秉承“研训相融,以研促思”的理念,努力促使每一次研讨成为践行新课程,变革教学方式的创新之旅。</p> <p class="ql-block">  此次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找一找》示范课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田颖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更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我们坚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迈上新的台阶。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