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飞机掠过赤道线的那一刻,仿佛听见地球翻动书页的声响。</p><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41天,从安第斯山脉的云中古城到纳斯卡的大地之画,从亚马孙雨林的翡翠幕帘到南极大陆的冰晶殿堂,这场纵贯半个地球的旅程,是用脚步丈量文明与荒原的双重奏鸣。站在乌斯怀亚港眺望世界尽头的邮轮时,背包里已装满复活节岛的摩埃石像之谜、伊瓜苏瀑布的水雾虹霓,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裙摆划出的绯红弧线。当南极半岛的企鹅群摇摇晃晃掠过镜头,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信天翁在铅灰色海天之间展翼,才惊觉这场旅行早已超越地理意义上的穿越,成为了一种重构认知的精神远征。</p><p class="ql-block">为让每个瞬间都能在时光里从容舒展,我将这段跌宕起伏的旅程分为上、中、下三篇,以日记体形式,并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相融合、点与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记录南美大陆沸腾的文化血脉与自然奇观,镌刻白色大陆的纯净震撼与离岛生态的脆弱之美,展示摩埃石像译出宫商秘码的时空穿越。</p><p class="ql-block">每日的笔迹与光影,既是写给朋友的告白书,也是献给自己的启示录:原来当我们走出经纬度的禁锢,还真的能在世界的尽头,遇见未曾预见的那个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6日(周三) 多云转晴</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出发。虽常远行,此行尤令我心潮澎湃。南美与南极之旅(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南极半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而今即将成真。2024年11月6日下午四时,我们夫妇俩从家里出发前往浦东机场,六时办理登机手续,搭乘法航航班,于晚上十时起飞,先飞往法国戴高乐机场转机,再前往秘鲁首都利马。上海至巴黎原飞行距离9600公里,约需12小时16分钟,如今因需绕开俄罗斯领空,飞行时间延长至14小时;从巴黎飞往利马,飞行距离10268公里,耗时12小时30分钟,加上在戴高乐机场约6小时的转机等待时间。如此一来,从上海到秘鲁,行程超过2万公里,耗时逾30小时,路途虽疲惫,但能亲临地球最南端的异域,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我满怀着好奇与憧憬,向着那未知又向往的世界出发,只为圆一个美丽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8日(周五) 阴有雨</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2):经过36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昨天晚上,我们终于到达了秘鲁首都利马。秘鲁作为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对我来说,她是既神秘又陌生。在来之前,我对南美做了一些书面上的了解。秘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印加帝国,当时印第安人在高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文明。1533年,秘鲁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秘鲁宣布独立,成立秘鲁共和国。因此这个国度,我概括有三大特点:一是自然资源丰富;二是文化遗产众多;三是殖民痕迹明显。今天上午,我们游览了利马市中心城区,随处可见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马丁广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利马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利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利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秘鲁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8日(周五)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3):今天午餐后,我们离开利马,沿着辽阔的沙漠海岸线—-泛美公路,一路南下,前往皮斯科小镇。感谢老天爷帮忙,4小时车程一路畅通。抵达皮斯科小镇之时,恰是日落之际,于是乎便有了如下美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9日(周六)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4):今天一天有两项行程,一是前往秘鲁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帕拉科斯岛(也称鸟岛)游览,二是乘小飞机去纳斯卡探索大地画之谜。早餐后,我们乘车来到了鸟岛后,换乘游艇沿岛游览,岛上有许多洞穴和岩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我们观赏到了大量的海鸟、企鹅和海狮,体验了一把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沿途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帕拉科斯烛台,她是一幅巨大的地画,形状像烛台或仙人掌树,其年代和用途至今仍是一个谜。</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帕拉科斯烛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9日(周六)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5):纳斯卡大地画之谜。今天,我仿佛从现实中走了幻觉,又从幻觉中走进了现实。纳斯卡大地画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却也是至今为止人类的一个未解之谜。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自费乘坐小飞机从空中俯瞰了这个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荒野之地,一幅幅各种线条组成的图案,就好像是一部天书书写在大地上,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世界真的很神奇,人类很伟大却也很渺小。</p> <p class="ql-block">下图据说是外星人的飞机跑道。只可惜上世纪70年代,一条泛美公路从七寸处穿越而过。可能那时还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吧。</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地之树。</p> <p class="ql-block">浑然天成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浑然天成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浑然天成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0日(周日)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6):今天早餐后,我们从秘鲁首都利马乘飞机前往印加古都库斯科。一走进古城区,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历史的气息,抚摸着古老的城墙,走在石头石板铺成的古道上,真有一种梦回印加帝国的感觉,当然这里也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因此古印加文明和西方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渗透、嫁接并融合,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库斯科大教堂,建于1559年,是库斯科最主要的教堂,建了近一个世纪才完成,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代表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多明哥修道院,它是在印加帝国时期的太阳神庙废墟上修建起来的。当初这座神庙由每片重达两公斤的黄金墙所建成,总共用了七百片之多。</p> <p class="ql-block">俯瞰库斯科城。</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库斯科军事要塞,它是印加帝国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军事防御工程,当年每天动用三万人次,历时80年才建成,在今天看来,都让人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1日(周一)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7):今天早餐后,我们乘坐号称南美第一的观光火车,来到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被称为“空中之城”的马丘比丘古城遗址游览观光。马丘比丘古城遗址是印加文明的一块瑰宝。俯瞰马丘比丘古城遗址,犹如童话中的微缩世界,整齐巨大的石头好似无缝拼接,形成墙体、梯田等,五百年来依然齐齐整整,140多个建筑物,划分为神圣区、通俗区和贵族区。在神圣区里,有献给太阳神的“拴日石”、“太阳庙”和“三窗之屋”。不同区域的石块和建筑风格也大不相同,贵族区的建筑比通俗区更加精美细致。尽管考古学家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但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至今仍有很多未解之谜,诸如当时的印加人是如何把庞大石块搬上山顶的?当初建城目的及又为何放弃的?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全景</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太阳庙</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拴日石</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三窗之屋</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梯田</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观光火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3日(周三)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8):游览瓦尔帕莱索。昨天我们从秘鲁的库斯科坐飞机来到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今天早餐后我们又驱车120公里来到了瓦尔帕莱索游览,瓦尔帕莱索是智利第二大城市、也是智利最大的港口城市,享有“天堂之路”和“海上葡萄园”之美誉。瓦尔帕莱索的历史可追溯至500多年前,由土著部落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海港城市。因此,文化上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是这座城市的鲜明特征。漫步于此,一边闲逛着热闹的广场集市,一边欣赏着瓦尔帕莱索湾的壮丽景色,在多姿多彩的风光与典雅的市景中,共享着这座老城的热情与活力,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下图瓦尔帕莱索海湾</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高度倾斜的城市缆车,现在成为了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位于城市中心的海豹礁。</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头像。目前,在复活节岛外,只有两尊,一尊在大英博物馆,一尊在瓦尔帕莱索市(就是眼前的这一尊)。</p> <p class="ql-block">下图国家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智利海军学院</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世界级网红打卡地:欢乐山涂鸦街</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城市老码头</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位于城市中心广场的跳虱市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4日(周四)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9):游览复活节岛。来到智利已经是第三天了,今天我们乘坐飞机在太平洋上飞行了5个小时,来到了距离智利本土3600公里之外的复活节岛游览,被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1722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发现了这里并登陆,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岛上最大的亮点是摩埃石像。这些石像高达数米,重达数十吨,矗立在岛屿的各个角落,俯瞰着曾经的村庄和田野。摩埃石像是复活节岛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岛上先祖的精神和权威…。复活节岛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一座神秘岛屿,这里有很多待解开的谜题。</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复活节岛上最大的巨石像群—-15人石像。原本都是倒塌的,由日本人出资帮助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岛上唯一一尊嵌上眼睛的摩埃石像。其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神秘。</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美国考古学家于1968年修复的摩埃石像。</p> <p class="ql-block">下图被称为“世界的肚脐”,这里的主角是在海边的一颗表面被打磨得非常光滑的圆石头。传说这颗石球是最初到复活节岛上的国王从故乡希瓦乘小船带来的,岛民们坚信这块石头能量极大,因此曾是古代岛民的祭祀中心。</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采石及制造摩埃的工厂遗址,所有的巨石像都是使用这里的凝灰石及黑曜石雕刻出来的,是如今复活节岛聚集最多摩埃的地方,总共有397尊摩埃。</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与土著居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与国际游客交流古琴艺术。</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阿纳凯纳海滩,这里是复活节岛最重要的海滩,拥有极细的白沙及碧蓝的海水,是岛上唯一允许下水游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5日(周五) 晴转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0):今天上午继续在复活节岛上游览,去了鸟人村遗址。复活节岛鸟人村遗址是复活节岛上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这里保存了许多石屋和石雕,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这些石屋由天然玄武岩建造,构造坚固,能够经受住火山附近的烈风。鸟人村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00年左右,是复活节岛上土著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当地土著人曾经进行一种仪式,每个部落会选一个勇士游到对面的海岛上取乌蛋,哪个部落的勇士取到了鸟蛋,那个部落的首领就会成为领导。这种仪式象征着权力和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岛上已经没有鸟了,鸟人也逐渐消失,只留下一些洞穴和石屋作为历史的见证。我们从中感受到复活节岛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信仰体系。</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部落勇士游泳取蛋去的小岛。数百年前,每年的8~9月鸟人村都会在这里举行祭典仪式。</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复活节岛上唯一的一处火山口。</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古村民们居住的石屋。</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古村民们开会议事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6日(周六)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1):昨天我们从复活节岛返回圣地亚哥。今天早餐后我们前往智利历史的起源点圣卢西亚山,这座位于市中心东侧、将近70公尺高的小山丘曾是西班牙侵略者为了抵御原住民而建的要塞所在位置。如今已找不到当年激烈斗争的痕迹成为了一座宁静、草木茂盛的绿色公园,当初残留下的,只有山顶上一座坚固的石造建筑遗址可以让我们来想象当初惨烈的激战。然后来到了城市中心广场游览,最后前往著名的旅游胜地圣母山,现在辟为“首都公园”。在圣母山上俯瞰圣地亚哥,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还有远眺那安第斯山脉连绵不绝的雪峰。</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智利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卢西亚山。</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当年西班人造的监狱。</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智利立法院。</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地亚哥大教堂一隅。</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在圣母山上俯瞰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圣母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7日(周日) 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2):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昨天下午我们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抵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今天上午我们开始市区游览,首先来到著名的“五月广场”,她是为了纪念阿根𨑳1810年5月独立而建的,在广场及周围有总统府、国会大厦、方尖碑、七九大道、大教堂、歌剧院和市政厅等。这里的建筑和雕塑都非常具有欧洲风情,来到这里,简直无法分清是欧洲的古老城市,还是南美洲阿根廷的首都,阿根廷昔日的辉煌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总统府。因其外墙涂为粉红色,也被称为“玫瑰宫”。</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今天阿根廷总统米莱将在玫瑰宫接待法国总统马克龙,大批记者在总统府外守候。</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五月革命领导者贝尔格拉诺将军的纪念铜像。</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方尖碑。为纪念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400周年而建,是阿根廷首都的著名地标。</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五月革命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1813年制宪大会和1816年议会纪念碑,也称“两会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教堂正门一隅。圆形铜牌上面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向他们致敬吧!”。</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8日(周一)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3):今天上午,我们来到了阿根廷的博卡区游览观光,被这里的足球氛围和彩绘氛围深深吸引。首先,博卡区的糖果盒球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球场是博卡青年足球俱乐部的主场,球场的设计不仅外观独特,而且在静谧的拉普拉塔河边,形成了极佳的球迷助威声效,被博卡球迷称为球队的第12人。这种独特的球场设计不仅展示了博卡青年队的热情和独特文化,也让我们观光者都能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其次,博卡区的彩绘街同样令人惊叹。这里的房屋色彩斑斓,各种明艳的色彩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一个彩虹的世界。这是由历史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色彩缤纷的小屋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独特景观 。走在这些街道上,每抬头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这里不仅是建筑的艺术展示,更是当地文化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彩绘街景色。</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博卡青年队的主场“糖果盒”及周边氛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19日(周二) 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4):不可错过的乌斯怀亚。今天凌晨四点,我们乘坐船方的包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往乌斯怀亚。原计划直接从这里坐邮轮去南极半岛,因邮轮出现技术故障,现在将在这里呆两天,这才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座小城的美好,或许这是一种缘分吧。这里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探险氛围的小镇,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也是通往南极的门户。她的神秘、宁静、纯净、美丽和壮阔,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乌斯怀亚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世界尽头教堂”。</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地球最南端的中国餐馆。据说这 里做帝王蟹是一绝。</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乌斯怀亚赌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地球最南端的官方邮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 11月20日(周三)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5):打卡火地岛。今天是我们来到乌斯怀亚的第二天。有必要先来捋一下乌斯怀亚与火地岛的关系。火地岛是阿根廷最南端的省份,乌斯怀亚是火地岛省下属的一个城市,也是火地岛的首府。这样解释就可以避免有些人到了乌斯怀亚还要问导游,“什么时候去火地岛游览”这类问题了。今天我们去了火地岛国家公园。一进入公园,我就被那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所吸引。接着,我们来到了火地岛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面波光粼粼,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景色。远处的山脉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壮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我们去了公园里的火车站,这里的火车被称为“世界终端列车”或“囚犯列车”,是世界上最南端的火车。这列火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未和20世纪初,当时阿根廷政府为了运输建筑材料和木材,利用囚犯建造了这条铁路,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网红景点。我们还去了“3号公路”纪念碑,3号公路是泛美公路的终点,这条公路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全长1784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距离的公路之一。它应验了一句话:再远的地方也会抵达,再长的路也会走完。</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乌斯怀亚地标。</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公园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世界最南端的邮局,创办者虽已耄耋之年但仍坚守着岗位。</p> <p class="ql-block">图为泛美公路终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下位为阿根廷先驱者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庞贝夫人纪念铜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4日(周日)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6):南极我来了。我们11月21日下午从乌斯怀亚登上阿蒙森号邮轮,向南极进发,经过二天三夜的航行,有惊无险地穿过了波涛汹涌的德雷克海峡,于11月23日夜晚抵达南极半岛。今天早上起床后打开窗帘,看到外面正下着鹅毛大雪,我担心这雪这样下下去,会不会影响我们巡游和登岛?转而又想,这也许就是南极的待客之道吧: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果不其然,两小时以后,雪停了,雾散了,天空放晴了。天公作美,这让我们兴奋不已。上午我们做了些必要的准备,下午开始巡游并登岛。南极的美虽早有耳闻,但身临其境还是令人震撼。蓝天、白云、冰山、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冰川、冰山、冰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4日(周日) 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7):南极我来了。这次南极之旅,我们登上的第一座岛屿叫普莱诺岛。在岛上主要看企鹅。普莱诺岛位于南极半岛和布斯岛之间的利马水道,这里风景优美,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碎冰随处可见,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为企鹅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地。在岛上主要有两种企鹅:巴布亚企鹅和阿德利企鹅。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企鹅扎堆抱团在一起,它们太萌了,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像一群可爱的不倒翁,每个瞬间都那么憨态可鞠,让人忍俊不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5日(周一) 多云转晴</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8):我们进入南极已经是第二天了,因气候原因,今天的行程有所调整,登陆计划取消,主要是巡游威廉敏娜湾。威廉敏娜湾于1897年至1899年间由比利时探险队发现并以荷兰女王威廉敏娜的名字命名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奇观的地方,海湾中漂浮着大量的冰山和浮冰,形成了独特的冰湖景观,是企鹅、海豹和海狮的栖息地。今天我们看到了企鹅、海豹和海狮,只是海豹和海狮数量少,而且呆的地方不容易被拍摄到,只能失之交臂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 11月26日(周二) 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19):登陆达摩角。今天是我们到达南极的第4天。下午,我们乘坐冲锋舟登上了达摩角。达摩角是南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这里不仅有漂亮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有着南极少有的人文景观“达摩小屋”。达摩小屋由英国人建造,曾在1975年到1993年间被英国人用作停机坪的操作中心。2009年,达摩小屋被划为南极第83号历史遗迹并对外开放。现在仍然是探险家的紧急供给站。达摩角周围环境优美、远山银装素裹,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独特性,使其闻名遐迩。图⑤为“达摩小屋”。</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著名的南极达摩小屋。它是由一位名叫夏洛特的探险家在1903年到1905年间发现的。达摩角位于南纬64度49分,西经63度31分,是南极洲的一个独特地点。达摩小屋是南极的一个重要人文景观,它为到达该地的探险者和科学家提供了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这个小屋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达摩小屋内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7日(周三) 阴到多云</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20):登陆奥恩港。我们今天登陆的奥恩港,是由比利时的极地探险队于1898年发现,并以挪威捕鲸者的名字命名的。它是一个天然海湾,港内风平浪静,即使外面风浪再大,港内也总是很平静。平日里,这里有许多企鹅在这里栖息嬉戏。今天,我们爬上雪坡远眺,环绕港湾的景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11月28日(周四) 阴天</p> <p class="ql-block">“南美·南极之旅” (21):体验在海冰上行走。在南极的这几天,上午都是在邮轮上调整备战,下午巡游登陆,我们也都适应了这个节奏。但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正准备吃早餐,突然邮轮上的广播通知说,前方正遇到一块巨大的海冰,船方决定给每位游客一次15分钟在海冰上行走的特殊体验。就这样,探险队员去海冰上布置警戒,我们则着急忙慌地全副武装,一场刺激而有序的探险活动正式登场。我悄悄的把五星红旗和古琴也捎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