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山西之碛口的夜晚和清晨

晴水盈盈

<p class="ql-block">  走出李家山时已是暮色渐浓,黄土高原上的夜色好像分外苍茫。属于旷野的气息迎面而来,清冷、旷远、静谧无边无际慢慢地铺展。那一刻,心似乎也一起慢慢的舒展……</p><p class="ql-block"> 漫游山西的最后一夜,是在碛口古镇度过的。碛口的“碛”字,是百度后才认识的。‌“碛”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激流浅滩,是当地地理特征的重要体现。“碛”,似乎这个字也是独属于黄河的。</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位于吕梁市黄河之滨,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重要商贸重镇,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透过浓郁的夜色遥望黄河岸边灯火阑珊处,感觉就像看到了像传说中天上的街市。</p><p class="ql-block"> 未到达古镇前和小伙伴谈论碛口古镇是新的古镇还是旧的古镇,因为之前曾经看过一些新砖新瓦新漆的“古镇”所以对一般古镇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没想到却被碛口古镇的夜色和晨曦狠狠地惊艳到了,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赋予了古镇别样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达停车场时,客栈老板已经骑着他的小三轮在等候着了。动作麻利的把我们的行李搬到他的小三轮里说我骑着去转一圈,今天轮着我巡逻你们从这个路口上去就到了。看着他骑着三轮车悠哉悠哉拐弯远去,感觉这个用小三轮给我们占停车位的小老头有点意思。</p><p class="ql-block"> 穿过弯弯曲曲的石板路,来到一处古宅前寻到了我们今晚的落脚处。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据说宅子是客栈老板的祖上传下来的。家里之前是经营皮革生意的,家底颇为丰厚。沿着又窄又陡的楼梯拾阶而上,我忍不住的问同行的姐姐:“从前那些小脚女人怎么上这楼梯?那些身宽体胖的老爷们怎么爬上二楼?”姐姐笑着说:“谁知道呢!”</p><p class="ql-block"> 站在二楼的院子里,看着远处流光溢彩的灯光映衬着黄河水缓缓流淌仿佛时间都静止不动了。轻风拂过,微冷。风中似乎有黄河鲤鱼的香味似乎有黄河冰凌的清冽,从遥远的地方吹来又吹向更远的地方。黄土高原上的风,没有参天大树的痴缠没有翠竹青松的牵绊似乎更加的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客栈房间的门是木门窗是木窗,床是那是那种像大炕的通铺。房间不大,干干净净的看着很舒服。推开窗就能看见黄河听见黄河,从前想象中的画面照进现实怎么不小小的欣喜一番?趴在护栏上默默地看静静地听,这一刻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切都已经那么美好。</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与美丽的小浅姑娘还有她的妈妈一起在古镇转了一圈,在一个叫食堂的地方吃了几道有当地特色的菜。吃饱喝足之后,漫步到黄河岸边。夜晚的黄河似乎静谧中隐藏着千军万马,看似静静地流淌又似乎隐藏着惊涛骇浪。冰凌飘在河面上灯光下晶莹光亮,好像从千年以前的那个冬天漂流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岸边听着风声水声,看着眼前从远处来又流向远处去的河看着河边山上散若繁星的灯光感觉自己在被疗愈被抚慰被疼惜。这一刻,旅行似乎有了它的意义。有人说旅行是吃饱了撑的是有钱没处花了,其实旅行是寻找自己是治愈自己是修复自己。就像漫步黄河岸边的这个夜晚,虽然只是一段并不算长的路但是每一步似乎都是那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 的碛口古镇,有数量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包括货栈、票号、当铺等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由于古镇至今还是原始质朴的居民生活形态,所以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p><p class="ql-block"> 在古镇,随处可见韵味十足的古宅古院门口挂着古色古香的灯笼。无论是客栈还是饭馆无论是木雕还是石刻,到处都是文化随处都见艺术。漫步在长街上,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明清时期。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古朴、厚重。</p> <p class="ql-block">  碛口的夜,似乎很短。感觉才听着黄河的水声入眠,又被黄河的水声惊醒了。于是,速速起床准备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黑龙庙。夜晚的黑龙庙看起来很高很远好像挂在天上,没想到清晨走出客栈,推开巷子尽头的小门就到了黑龙庙跟前。</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气势恢宏,据说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站在庙门前居高临下远眺,晨曦中的黄河似乎柔美了许多。淡淡的薄雾弥漫在河面,水声阵阵气势恢宏。近观湫水曲折聆听二碛涛声,古镇全貌一览无余。</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里的乐楼特别奇特,据说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依然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乐楼的戏台是对着庙里的,因为唱戏给黑龙、河伯、风伯、关圣帝、华佗等诸位神仙听的,保佑往来船只平安、生意兴隆、健康平安。如今乐楼依旧在,只是不见了当年唱戏的人。</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山、水、镇、庙相映成趣美的那么生动那么清晰。曾经想象过很多见到黄河的样子,或是汹涌澎湃或是一泻千里。却没想过在某个清晨,能亲眼看见它慢慢掀开夜的面纱露出生动柔美的样子。它的看起来静若处子,却又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碛口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景点——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在高家塔村,离碛口古镇不远。1948年毛泽东同志到达吴堡县川口准备东渡黄河,面对黄河他思绪万千,伫立良久,深情地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黄河安澜,国泰民安。远远就可以看见高耸的纪念碑,雄伟壮观。站在碑下,不由得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的黄河水势平缓,河水静静地流淌。走下河堤,踏着脚下软绵绵的细沙漫步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席卷而来。柔软、绵密,每一步都那么惬意仿佛走在云里雾里。曾经的印象里黄河在书本上在画报里在影视剧里,如今它在身边在脚下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呢?仿佛吃到一颗心心念念许久的糖一直甜到心底里。</p><p class="ql-block"> “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一直不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好奇黄河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觉它应该是黄泥的颜色,汹涌澎湃的。可脚下的黄河水,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安静。忍不住伸手捞起一块冰,轻轻地捧在手心里看它晶莹剔透的样子。这一刻仿佛回到了五六岁时在故乡的小河里玩冰的时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想告诉全世界这一刻我在黄河边。虽然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但是内心的愉悦是真真切切的。因为遇见,所以惊喜。因为欢喜,所以更加钟情于这天地万物。于行走中看山看水看众生,时常想起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写到:“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这个清晨黄河上的薄雾轻绕,如梦似幻。风很轻云很淡,岁月清浅水流很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