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文/图:胡志强</i></p><p class="ql-block"><i>音 乐:清明雨纷纷</i></p><p class="ql-block"><i>(部分照片来自网络,特致诚挚的谢意)</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年3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祭日。特撰此文,以志纪念!</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25年3月12日,江南还是乍寒还暖时节 ,远在千里飘雪的北京,孙中山先生匆匆告别了人间。来不及“共商国是”,甚至还来不及望一眼节节胜利的北伐战争战事,在他身后留下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殷切嘱托。</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时光荏苒,中山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0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其身影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其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始终鲜明地保留在后人的记忆中。</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二</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美丽舞子海滨,伟人精神闪耀</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几年前去日本,走了不少地方,感觉一些景点非常精彩,像东京塔、大阪城、富士山更称得上高大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但是对我们来说,在所有景点中能够让我们“高山仰止”的,不是富士山,更不是东京塔、大阪城,而是位于神户市的一处不起眼的小小建筑物—移情阁。</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听朋友说,在日本神户市的舞子海滨有一个移情阁,这里是日本唯一的一座孙中山纪念馆,我们慕名前往参观瞻仰。</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美丽的舞子海滨,濑户内海碧波荡漾,海风轻拂,海鸥飞翔,游艇穿梭,清碎的波涛拍击着海岸。全长3900多米,主跨1991米的明石海峡大桥横跨在蓝天碧波之上,显得格外壮观和轻灵。在这海天一色、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衬托下,作为孙中山纪念馆的一幢小楼--移情阁,显得格外妩媚动人。</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内部结构上看,都使人感到移情阁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建筑。整幢建筑将西洋式的设计、日本式的工艺和中国式的风格融为一体,十分典雅和精致。</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内部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新艺术派”等当时欧洲流行的式样。内部装修上,利用了富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泥水工、木工和金唐纸工艺。外观是中国的八角形,加上一楼天花板的龙雕、二楼天花板的凤雕,三楼中国式的枝形吊灯等,整个建筑物的外观和中心依然贯彻了中国建筑的灵魂。我们在细细品味之余,不禁对它的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发出深深的赞叹。</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纪念馆布展结构严谨、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整体连贯,展品珍贵,资料详实。参观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日本活动的足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纪念馆分上下二层,第一层有三个展厅,内容分别为: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孙中山和神户,移情阁墨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第二层也有三个展厅,分别为:孙中山和中国建设,孙中山和宋庆龄,吴锦堂和他的事业。</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生平事迹厅,着重介绍了孙中山的诞生,孙中山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所作出的贡献,重点以浓墨重彩介绍了他在世界各地和日本活动留下的足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和神户厅,着重展示了他访问神户的经过,与日本友人的交往和友谊。</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移情阁墨迹厅,则悬挂着许多与移情阁有关的中国书法匾额,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芬芳。</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和中国建设厅,着重展示了这位伟人在推翻封建帝制和建立共和后,为了中国的富强,从开展洋务运动到重建金融、构筑铁路网络和建设港口等许多方面所作出的业绩。</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与宋庆龄厅,着重展示了宋庆龄的生平,与孙中山共同走上革命道路等史迹,还有孙中山亲笔题词等珍贵文物。</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吴锦堂和他的事业厅,则记录了移情阁的主人吴锦堂的年谱,在日本的实业家生涯等。</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参观瞻仰后,给人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即使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伟大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三</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历尽百年沧桑,留住伟人足迹</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参观孙中山纪念馆时,我们不仅用灵魂去感受,好像是在与伟人对话;我们还用心去触摸历史,了解移情阁的“前世今生”。对它能够在100多年的风云变幻和时代变迁中仍巍然屹立,留住了伟人的足迹,感到欣慰和感慨。</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谈到移情阁和孙中山纪念馆的历史,还得从孙中山1923年的一次日本考察访问说起。据历史记载,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孙中山先生为了治国兴邦,倾力构筑其民主建设蓝图,他以极大的热情四处考察,多方谋划,寻求良策。日本就是他要考察的一个重要目的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13年2月10日,孙中山从上海出发,乘山城丸号轮船赴日本。在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和神户等地,孙中山着重开展了有关兴实业、修铁路等内容的考察活动,并学习研究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他还考察了工厂、铁路、码头、学校,并与日本政治家、企业家进行了会谈,受到了国宾规格的盛大欢迎和隆重接待,取得预期成果。</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还广泛会见在日本的华侨华人,听取他们对建设祖国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踊跃为祖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23年2月26日,日本贸易协会欢迎孙中山来访。</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13年3月6日,孙中山来到横滨,会见旅日华侨华人,并指导工作。</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13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大阪华商会会见旅日华侨华人,共商强国良策。</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在日本神户造船所考察。</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马不停蹄,殚精力竭,广泛学习一切可以借鉴的经验。</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先生来到位于神户市舞子海滨的松海庄,会见了当地著名的华侨华人领袖。</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神户的舞子海滨,很久之前就闻名于日本。在十九世纪末,神户著名华侨实业家吴锦堂在这里建了名为松海庄的别墅。随着事业的成功,别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松海庄的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自从这里举行了欢迎来日本访问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盛典后,松海庄作为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有关的重要场所,在神户乃至整个日本更加出名,在华侨华人的心中也是如同圣殿般一样的存在。</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孙中山来访后的两年后,即1915年,吴锦堂为了纪念孙中山,并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在原松海庄的基础上拼建了一幢三层楼阁,同时为了寄托对故乡中国的思乡之情,将此阁楼命名为移情阁。</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尔后,移情阁成为旅日华侨华人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在处理华侨事务、加强中日两国的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进入日本昭和时代,移情阁所在地的舞子海滨,逐渐成了观光胜地和交通要道,因为神户至明石的神明国道的扩建,海滨原来的一部分建筑不得不拆除,但移情阁因其历史的特殊性和重要的文物价值而被保留了下来。</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移情阁经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曾作为神户中华青年会的研修所,为培养中日友好民间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1960年,移情阁还作过拍摄电影的场所。</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但在1964年和1965年,由于强台风的袭击,移情阁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房顶和阳台严重损毁,阁内的贵重灯具、墙纸、家具也有很大损失。为了修复这幢与孙中山有关的历史建筑,并把它开辟为纪念馆,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永久保存下来,当时的许多华侨华人开始了资金募集工作。但由于没有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只能作了简单的维修。</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72年11月,中国与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友好关系的加强,移情阁也更加被两国友好人士所重视。1982年11月,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广东省与兵库县缔结为友好省县关系。尔后,神户华侨总会将移情阁移交给了兵库县政府,兵库县政府遂将其进行了修复,并决定加以永久保存。同时,在移情阁设立孙中山纪念馆的呼声也不断高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84年11月12日,正值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之际,移情阁作为日本唯一的一所孙中山纪念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为了加强管理和更好的发挥纪念馆的作用,开馆不久又成立了有中日双方人士共同组成的管理运营组织——财团法人孙中山纪念会。后来,数以万计的中日民众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在展示历史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加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因此,孙中山纪念馆被称誉为“中日友好的桥梁。”</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与其它许多建筑物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坎坷和经历,移情阁也是一样。1991年,随着明石海峡大桥的开工建设和日本2号国道线的扩建,移情阁不得不进行移建。但考虑到移情阁的历史及中日友好史上的地位,日本政府决定选择离明石海峡大桥桥头堡200米处作为移情阁的迁移复原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1992年,专家学者开始制订移情阁迁移方案。1993年,移情阁被指定为兵库县重要文化财产。1994年1月,孙中山纪念馆休馆,同年3月,开始了移情阁解体工程。1995年初,正当解体工程进入尾声时,又遇到了阪神淡路大地震。由于施工周围的交通堵塞,工程一时中断。同年7月,解体工程在比原计划延迟了4个月后才得以完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由于移情阁的复建工程要视明石海峡大桥的建设进展情况而定,因而它的复建是在解体3年后的1998年才开工的。</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由于移情阁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神户舞子海滨别墅文化最后的建筑物,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不可缺少的文化遗产,因此不少日本人士和华侨华人对此建筑高度关注,加上当时日本全国性的对近代史建筑的关心程度十分高涨,因此移情阁的复建工程不仅仅停留在县级文化保护单位水平上,而是以日本国内最高水平为目标,这就为移情阁高质量的复建提供了保证。</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当时,专门成立了由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和建筑史方面专家组成的复原工程指导委员会,并确定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保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不改变建筑物原来的价值;二是吸取阪神淡路地震的教训,确保抗震防震和安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span class="ql-cursor"></span>按照上述方针和要求,委员会先后召开了18次研讨会,对传统工艺,防震耐震等性能进行反复验证。神户华侨总会也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从而充实和丰富了纪念馆的内涵。</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从1998年12月开工,到2000年4月竣工,历时一年多,移情阁终于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高精度的复原。复建后的移情阁,好像回转了一个世纪的光阴,它为承受和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沧桑而自豪。 稍后,在经过精心布置后,孙中山纪念馆又重新对外开放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孙中山纪念馆重新开馆后不久,2000年10月17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日时参观了纪念馆,从而为移情阁的历史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2001年11月,移情阁被日本文化科学省指定为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从此,受到了更高级别的保护。</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2005年10月,考虑到在日本,孙文的名字比孙中山更为普通民众所熟识,当局将孙中山纪念馆更名为孙文纪念馆。</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四</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移情阁--孙中山纪念馆</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大事年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十九世纪末,神户旅日著名华侨实业家吴锦堂在神户舞子海滨建造了名为松海庄的别墅,作为居所和华侨活动的场所。</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13年2月10日,孙中山从上海出发赴日本,对东京、大阪、横滨、神户等地进行考察。</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13年3月14日,孙中山来到位于神户舞子海滨的松海庄,会见当地著名华侨领袖。尔后,松海庄在日本名声斐然。</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15年,吴锦堂为了纪念孙中山,并庆祝自己的60岁生日,在原松海庄的基础上拼建了一幢三层楼阁,并将此阁命名为移情阁。</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日本昭和时代,移情阁所在的舞子海滨扩建高速公路,这里的部分建筑被拆除,而移情阁则得以暂时保留。</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情阁一度成为神户中华青年会的研修所。1960年,移情阁作为电影拍摄取景地拍摄过电影。</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64-1965年,强台风使移情阁严重受损。为了修复这幢与孙中山有关的重要历史建筑,部分华侨华人开展资金募集工作。但因没有募集到足够资金,只作简单维修。</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建立外交关系,移情阁作为中日友好交流的场所发挥了重要作用。</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82年11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广东省与移情阁所在的兵库县缔结为友好省县关系。同年,神户华侨总会将移情阁移交给兵库县政府,兵库县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84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移情阁作为日本唯一的一所孙中山纪念馆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91,因明石海峡大桥开工建设和日本国道2号线扩建的需要,日本政府决定对移情阁予以拆除并迁移复建。</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93年,移情阁被指定为兵库县级重要文化财产。</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94年1月,孙中山纪念馆休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94年3月,移情阁开始实施解体工程。但由于期间遇到阪神淡路大地震,工程一时中断,解体工程在比原计划延迟4个月后完工。</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98年12月,复建工程在原建筑解体后4年后开工建设,于2000年4月竣工。稍后,孙中山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2000年10月17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访问日本期间,参观了移情阁-孙中山纪念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2001年11月,移情阁-孙中山纪念馆被日本文化科学省指定为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2005年,孙中山纪念馆更名为孙文纪念馆。</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五</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在参观瞻仰结束离开纪念馆时,我们为在异国他乡能够寻访到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足迹,同时也为移情阁历尽百年沧桑后仍岿然屹立,思绪万千,感慨万分!</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从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到2025年的这100年中,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仅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而且还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伟大的祖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中国人们将以自己的行动,告慰孙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