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之春

老余

<p class="ql-block">  三月十一日清晨,春寒料峭。国画班的同学们按着先前的约定,行色匆匆从县城各个角落陆续来到县老年大学大门口,准备乘车前往庐山市美术馆参观首届美术作品展览。</p><p class="ql-block"> 八时刚过,高峰老师就带领班上的同学李兰芳、沈华兰、邱筱琼、邵爱琴、邹云娇、张小兰、夏九成、曹双林、曹端来、刘继泉、曹宇红、刘霞映和我等十三位同学分乘三辆小车经县城工业园,过鄱阳湖二桥,直奔庐山市区。</p><p class="ql-block"> 近九时,小车到了庐山市美术馆门口。这时,淡淡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尽,只见远方的庐山之巅还在如流水般的云雾之中。</p><p class="ql-block"> 参观之前,同学们登上了庐山美术馆、图书馆后面铺满青绿草坪的后山上矗立的“日影斜川”牌楼和“归来阁”楼,悠闲地欣赏后山上的开着桃花的小树林,细心阅读着山上牌楼和归来阁的楹联。</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兰班长的手机里传来那边的“开馆了”的呼唤声。同学们闻讯后立刻陆陆续续下了山。大家来到美术馆。身为“星子”人的馆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了展厅。美术馆一楼宽敞的展厅有好多间,里面的装璜工程还没有结束,只对外开放了一、二室。听馆长介绍:整个庐山美术馆建设,投资达5个亿,建成后将可举办国家级的大型美术展览。</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室的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睑的是庐山美术馆原馆长楊豹老先生的四幅作品。这位老馆长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美术系,长期担任庐山画院院长。他长时闻居住庐山,感悟庐山,对庐山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庐山经常写生、运用水墨、色彩进行构思、创作。尤其他喜爱中国画创作,经常运用砚中的水墨与盘中的色彩创作了大量的国画精品。我的家里工作室里就保存着他的国画册。这次他的精品力作有四幅。首幅是2米的长条横幅是水墨淡彩作品《泻烟》,狭长的条幅画作展现观众面前的是:云雾庐山五彩斑斓的满眼春色。仿佛,人们真的来到了峰峦叠翠、峻岭峡谷、水汽迷漫、流云飞瀑的庐山。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楊豹先生把写意与写景、宏观与微观、水墨与色彩高度融合,达到惊人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叹为观止。接下来,是一幅(立幅)水墨画《庐山揽胜图》,这是一幅淡彩水墨的写意山水画,画的是庐山诸多山峰峡谷中特有的石壁竖岩、千姿百态,劲松挺立、飞云流水,淡绿林深、春意盎然,若明若暗、溢彩流光。看后,人们顿感春意心中生,光影水中流。第三竖幅是《(春、夏、秋、冬)韵图》,运用水墨色彩写意表现手法画出了庐山深山峻谷、季节更替的云水变化的韵律,给人产生铭刻在心的庐山记忆。第四横幅是《山水有清音》,采取纯清水墨创作手法,用四线条隔的模式的表现庐山特有的如诗如画般的山川景色变化、行云流水如幻的意境。楊豹先生这种创作思想、山水意境、水墨功夫、色彩渲染的表现手法,也是近代我国山水画名家一种别出新裁、各具特色的山水画风格的创新。</p><p class="ql-block"> 作出庐山画院新一代的撑门人高扬,在这次庐山美术馆首届画展中的所有作品,的确有不少出色出彩的之处。我认为高扬先生深受其父高峰老师的熏陶和影响,通过在部队、地方二十余年的时间,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他努力向中国古代名家画家作品中揣摩深究其创作思想、手法、意境。又通过向楊豹等省内国画界大师们深入学习、潜心钻研,创作了一批批新的花鸟、山水作品,当然,包括以前欣赏过的高扬先生花鸟画作品。近年来,高扬先生除花鸟画之外,其他作品也涉及到一些山水画的作品。我觉得高楊先生的作品体现有以下特点:一、潜心研究、认真临摹古代名画家范宽、唐寅、沈周等的《溪山行旅图》、《庐山图》、《庐山高图》等创作的作品,潜心领悟、深入学习古人创作山水画的思路、方法、技法,并深入浅出地运用到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之中;二、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认真消化、吸收古代、现代画家的作品精隨,逐渐摸索、形成自己特有的东西;三、花鸟画是高扬先生以前的强项,我所看到他的花鸟画,水墨线条自然流畅,色彩以较浓彩色为主,鲜艳夺目、水墨运用、恰到好处,给人以大气、舒心、畅快之感。我所看的高扬先生的山水画不多,从展出来的作品来看,题材内容不多,但笔墨功夫较为深厚,相信今后他会有更多作品出现。随着他的水到渠成、功到自成。高扬先生家乡的人们将会看到:他定会在我国的国画领域里,争得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开展的厅内,九江市有众多山水画家的作品中,不少题材源于我们十分钟爱的庐山,也有表现当地浓浓的山水情、悠悠的人文情。还有一些别具一格的山水画作品。同时,我们还看到:人们熟知的我县优秀画家高峰、陈细送、高洁、陈细送老师女儿等的诸多山水画作品。他们众多的作品真是风格各异、缤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在展厅里,除了我们这十多位来自都昌的高老师、书画爱好者之外,还有不少来自市内外各地的参观者。人们怀着对中国画的浓厚兴趣,一幅幅地地进行浏览、评议、拍照,仿佛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半钟,我们结束了庐山市画展的参观、学习,馆长特意邀请高峰老师、同学们在会客室座谈。尔后,馆长与大家一起登上的山坡,游览胜景,并合影留念。中午,馆长又盛意请大家一起吃了中饭。</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南康古城遗址,并步行两三里路,到城门洞外的鄱阳湖草洲上,登上了高高的落星墩。这个落星墩历史悠久,下面的石基真象年代久远的化石,而上面的建筑也是古香古色,令人神秘莫测。古代历史传说:历史上星子县城外鄱阳湖上的落星墩是天上一颗流星硕石落地而形成。但庐山市那位美术馆长则说:地球第四纪冰川溶化后,庐山巨石滚落下山跌入湖中泥土里而形成如今的格局。但是不管落星墩传说真正源于那种古代传说或科学考证,落星墩有某种古代神秘传说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人酷爱摄影,总是习惯用手中喜爱的相机、手机,随地随情地拍摄。因为在这里,我心里有宽广平静的鄱阳湖水、有停泊在南康古镇港湾里的大小船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嫩绿色草洲、还有来自各地络绎不绝的游览落星墩的人们。我要好好地捕捉春天的素材,细心地领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春天,鄱湖草洲上微微的北风轻轻地吹拂,又有温暖的阳光普照着人们身上,高峰老师、同学们又在一起尽情地考究、玩要,然后大家攀登上落星墩,真是高兴极了。特别是不少女同学还拥挤地站在小小庙宇的平台上,顽强地展示自己的形象,以便留下了各自难忘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时多,我们一行人终于结束了这次春天之旅,踏上了回家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