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

音霓

<p class="ql-block"><b>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的崧泽遗址博物馆总用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是上海市“十二五”重点文化项目之一。</b></p><p class="ql-block"><b> 1962年,崧泽遗址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3月5日,崧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b></p><p class="ql-block"><b>崧泽遗址,这个上海先民最初的家园,改写了上海历史,将上海古代史前推至6000年前,再现了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见证了这座城市悠久的文脉与传承。2014年5月18日,崧泽遗址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我有幸成为其中一位参观者,感受这六千年的历史沉淀。</b></p> 崧泽村 <p class="ql-block"><b>崧泽村位于上海青浦赵巷镇,是上海文明起源地,上海之源。“先有崧泽村、后有上海城”。崧泽村崧泽遗址的考古发掘改写了上海历史,是上海唯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上海“第一稻”、“第一井”、“第一人”、“第一房”、“第一村”,这里的每块砖瓦、每处风景,都承载着非凡的历史,也让人们对新时代的“上海第一村”有着更多地期许和向往。</b></p> <p class="ql-block"><b>广告牌上面写着“崧泽六千载 上海第一村”,展示了该地区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崧泽村装扮得挺漂亮的!不少游客在此休闲游玩。</b></p> 崧泽遗址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遗址博物馆距离崧泽村200米左右。</b></p> <p class="ql-block"><b>沿着马路前行,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崧泽遗址”的字样,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崧泽遗址是上海远古文化的发源地。</b></p><p class="ql-block"><b>上海崧泽遗址被评为“20世纪全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崧泽文化也成为第一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门口。</b></p> <p class="ql-block"><b>博物馆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走进基本陈列厅,这里展示着大量与崧泽文化相关的文物。展柜里陈列着各种文物展品,墙面上挂着照片与地图,展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过程与成果。</b></p> <p class="ql-block"><b>崧泽遗址博物馆由“发现崧泽遗址”、“走进崧泽社会”、“传承崧泽遗产”三个部分组成,集中展示了上海早期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b></p> <p class="ql-block"><b>展板上面详细介绍了古代上海的文化特点和发展历程,并配以实物照片进行说明,这使我对崧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b></p> <p class="ql-block"><b>出版的书:《崧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b></p> <p class="ql-block"><b>2004年发现的“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地面式建筑,平面圆形,类似于后代的谷仓尖锥顶,墙体以竹、木为立柱,立柱外再糊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b></p> <p class="ql-block"><b>一个微缩景观模型,精细地再现了一个古老的村庄布局,这个模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着先民们的生活场景。</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第一人”头骨。</b></p><p class="ql-block"><b>最受关注的是首次被复原的“上海第一人”。200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对崧泽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时,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7座墓葬,其中一座墓葬中的头骨保存较为完好。</b></p><p class="ql-block"><b>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上海第一人”的相貌被复原。</b></p> <p class="ql-block"><b>一个展示墙上面写着“上海第一井”,这口井不仅是崧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第一稻”。</b></p> <p class="ql-block"><b>墓葬及随葬品。</b></p> <p class="ql-block"><b>随葬品。</b></p> <p class="ql-block"><b>旁边还有一个展台,展示着一些动物骨头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生物多样性。</b></p> <p class="ql-block"><b>展台上摆放着一些陶器等文物,这些陶器造型古朴,仿佛在诉说着先民们的生活智慧。</b></p> <p class="ql-block"><b>澄滤器。</b></p> <p class="ql-block"><b>炉箅。</b></p> <p class="ql-block"><b>展柜里陈列着一些陶器等文物。这些陶器造型各异,有的带有精美的纹饰,有的则朴实无华。它们不仅是先民们日常生活用品,更是研究崧泽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一个展台上有一些古代玉器,它们被放在玻璃柜里进行保护展览。这些玉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高超技艺。</b></p> <p class="ql-block"><b>一个展台模拟古人生活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遗址博物馆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力图使观众身临其境,甚至有穿越到五六千年前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巨大的屏幕实景模拟出“古今崧泽”,声光电的变幻模拟出一天从早到晚的情景。一边是六千年前的上海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另一边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上发掘文物的真实场景,立体感极强,仿若一段3D电影。</b></p><p class="ql-block"><b>这是中国博物馆很少使用的“幻影成像技术”,长达5分钟,可以让观众直击考古现场。</b></p> <p class="ql-block"><b>视频。</b></p> <p class="ql-block"><b>石斧。</b></p> <p class="ql-block"><b>陶鼎。</b></p> 建馆十周年 <p class="ql-block"><b>2024年5月18日为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日。</b></p><p class="ql-block"><b>开放十周年回顾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观后感:崧泽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崧泽文化的博物馆,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这次参观崧泽遗址博物馆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心中一段珍贵的回忆。</b></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57年,崧泽遗址在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被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考古调查时发现,其历史可上溯至距今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是上海地区最早的人类居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1958年,上海市出版局饲养场在村北挖掘鱼塘又发现了鹿角、陶片和石器,从而认定该处存在古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1960年,上海市文管会在该地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掘,在假山墩上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p><p class="ql-block">1961年,上海市文管会在夏天进行了第一次有计划的发掘,发掘面积45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74年—1976年,上海市文管会又一次进行有计划的发掘,面积20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94年—1995年,上海市文管会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p><p class="ql-block">2004年,在崧泽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被誉为“上海第一人”和“上海第一病” 的马家浜晩期男性头盖骨和房屋基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