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游兴正浓,就乘飞机前往新西兰。到达奥克兰之后,首先登上“伊甸山”,这是一座死火山的火山口,只有观景台和长满草的火山坑。</p> <p class="ql-block">嘹望台视野开阔,是眺望市景的好地方,绿树丛中鳞次栉比的建筑与淡蓝的河水相映,雅静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的测绘地标是一个一米多直径的铜盘,上面刻着以奥克兰为轴心,分三圈标出从奥克兰至100多个国家首都的直线距离,其中奥克兰至北京的直线距离为10407公里。</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曾经是新西兰的首都,1865年迁都到惠灵顿后,其政治地位下降。乘车在市区匆匆而过,蓝天之下,高楼林立,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几乎没有重工业,前往罗托鲁阿的免费高速路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结满丰硕果实的农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牛群,每一张都是一副养颜的电脑屏。</p> <p class="ql-block">来到艾格顿农场,英国人艾格顿爵士买下300英亩土地,在这里养牛、养羊,养红鹿等等,是唯一对外开放的牧场,这里的小房子非常大气美观,令人赏心悦目。</p> 坐上专用车体现牧场生活 <p class="ql-block">那些牛、羊、鹿对我们很友好,静静地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具有软黄金之称的羊驼(驼羊),并亲手给它们喂食。</p> <p class="ql-block">不经意间看到一只狗和几只羊在嬉戏,狗好像要把羊赶回羊圈,羊不听话,最后狗只好乖乖走开。</p> <p class="ql-block">来到猕猴桃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硕果累累的猕猴桃树,据说是从中国引进的,更名为奇异果。</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阿有个毛利文化村,毛利人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几百年,号称“毛利人之乡”。1769年英国航海家库克成功登陆,从此英国人一步步占领,只给毛利人留下一点点生存空间。</p> <p class="ql-block">毛利人早期的住房用蒲草和棕榈树枝搭成,简陋低矮,现已改善。毛利人的雕塑非常精致,尤其是木雕工艺极其出众,凸显了毛利的文化之特色。</p> <p class="ql-block">毛利人没有文字,靠肢体语言交流,友好的礼节是碰鼻,见到外人吐舌、瞪眼、抛树叶,接起树叶的是朋友,否则就是敌人。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他们粗</span>犷而精彩的表演,对其文化有了皮毛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库瑞公园是罗托鲁阿著名的后火山地貌的地质公园,很远就看到白烟缭绕,一股股硫磺的味道扑鼻而来,其中火山泥浆池和地热温泉池最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森林之中,看到了新西兰国树曼奴卡、国草银蕨,可惜没有看到奇异鸟。</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棵七姐妹树,一棵倒下的树长出了七棵树干笔直的树,生命力之强,令人感叹。不过从照片细看,树杆上长出的只有六棵树。</p> 与大巴车司机的合影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酒店环境优美,可以泡温泉,据说可以与日本箱根、冰岛蓝湖温泉媲美,还有鲜花点缀。</p> <p class="ql-block">罗特鲁阿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也是新西兰第三大湖,湖水因含硫量较高,呈现出神奇的绿蓝色,清澈的湖中有很多黑天鹅、野鸭和海鸟。</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号高速、顺着新西兰的母亲河(怀塔沱河)开往新西兰第四大城市,一路上仍上绿草成荫、牛羊成群。</p> <p class="ql-block">新西兰第四大城市汉密尔顿是个工业城市,有小孟买之称(开始是印度人在这里立足),是怀卡托地区工商业和教育中心,还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回到奥克兰继续游览,海边人不多,蓝色的海面上风帆鲜艳夺目,与对面的绿树相映,构成一副美丽和谐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奥克兰港湾大桥是新西兰北岛最长的公路桥,也是奥克兰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海面帆船林立,优美的海湾,宽阔的海域,为帆船比赛提供了理想的场地,多次在这里举办美洲杯帆船比赛,据说也称为美洲帆船比赛村。</p> 偶遇两个越南人在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