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世界的茶与茶叶话语权

柳如烟

<p class="ql-block"><b>一个普洱人</b>的视频号</p> <p class="ql-block">普洱茶没有成功成为第七大类茶,就说明了胳膊终是拧不过大腿。资本也好砖家也罢,他们只是不遗余力地助力名优品种此起彼伏,科学管培模式欣欣向荣,以“发芽早、产量高、成本低、外形漂亮”为终极目标,独独牺牲了中国那些古老茶树的优良品质。</p><p class="ql-block">迄今为止,那些数以千计万计的优良品种,其品质何以与古老的群体种媲美?它们除了“发芽早产量高成本低外形漂亮”以外,还有啥优点?而群体种,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物竞天择的优良基因,千差万别的复合香气与醇厚口感,天生的抗病虫害、防涝抗旱扛冻的本能。</p><p class="ql-block">”中国这个茶叶原产国,经历了千百年的辉煌后,终于丢失了国际茶叶领域的话语权。不服气的人,尽可自行去查询有关资料,看看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还有话语权?</p><p class="ql-block">打着“复兴中国茶”的旗号,规模茶园越来越大,优良品种越来越多,科技与狠活茶越来越多占据市场。近三十年来兴起的规模茶园科学管培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催芽素像不要钱似的,倾泻到面积越来越大的茶园之中。</p><p class="ql-block">然后,还掩耳盗铃地满世界解释:无农残!而同期新闻,不断爆出出口茶遭遇“农残门”被一退再退,被一国、二国、若干国退了又退,出口量与日俱减,国际影响力日见萎靡!而茶园面积远小于中国的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甚至泰国等等,茶产量出口量与日俱增。甚至,中国几万家茶企干不过“立顿”一家企业的神话依旧如日中天。</p><p class="ql-block">群起而兴之的花茶奶茶果茶粉末茶保健功能茶,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以“中国茶”之名走向世界。这些爆发式增长的加盟体系,能赚回中国茶的美名吗?它们懵懂无知地以其现今的品质品貌,能替代中国茶的美名吗?中国茶已然失去的话语权,失去了的曾经辉煌,只能以“坯茶”之身在国际市场上苟延残喘。某茶集团五万吨茶卖了不足十个亿,居然还被用来总结表彰,以为这钱就是茶农兜里的那点银子吗?</p><p class="ql-block">内地,把群体种快要毁完了,无性繁殖的优良品种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规模茶园,高密集性种植,标准重度修剪,整齐划一;云南,台地茶反客为主场,把古树茶卖臭了,正常的行业报价成了低价假茶的价格对标。因为网络直播把台地茶库存都卖空了,回头再告诉你古树茶根本不稀罕,品质没有传说中的优良,性价比不高,产量不低。世人因此都说古树茶只是卖茶人的忽悠,奸商的故事,所谓含泪赚它“八万八”成为古树茶最现实的讪笑。</p> <p class="ql-block"><b>古三阳</b>的抖音号</p> <p class="ql-block">可这些地方,从不认真反省茶叶品质为何日落西山,从不认真反省为何市场崩溃难做,从不认真反省农残鬼魅健康全无,而只是拼命追求新奇特与规模:今天是白色的茶,明天是黄色的茶,后天又是啥丝棉的茶,茉莉花后又找来桂花、栀子花甚至柑橘来做成茶……诸如此类,以为丰富了茶类品种,优良树种层出不穷,茶园面积扩了还扩。以偏颇的冷后浑替代好茶概念,以薯香焦糖香掩盖糖炒红茶的虚假,以糖炒绿茶的紧细条索掩饰秃山日照超长的茶多酚与咖啡碱的苦涩。</p><p class="ql-block">自然,这些糖仅仅是危害了那些糖尿病人的身体健康,赚取了添加白糖红糖后茶叶增重的巨大暴利差,掩饰了农残茶寡淡苦涩的口感……这些,还没说起香精色素的添加呢,因为绝大多数人们不认识香精色素茶,而是被成功地忽悠以为喷香扑鼻才是茶香,色泽金黄才是全芽的金骏眉、大金针……</p><p class="ql-block">​云南茶对内地茶的降纬打击,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没有人愿意承认,那些只喝小叶种绿茶的人,根本就不懂普洱生茶的花蜜香浓。成天还在纠结什么花香豆香板栗香,殊不知,这些单薄的各种香,何以与花蜜香浓抗衡?三两泡就成白开水的小叶种绿茶,何以与二三十泡后依旧香甜醇厚的大叶种媲美?</p><p class="ql-block">市场经济风起云涌,诡谲变幻,中国茶也被裹挟其中,沉疴难起积重难返。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中,茶文化更是无处话凄凉,以非遗的名义,被装扮成各种戏子的模样,游戏在愈见冷漠唯利是图的人世间。</p> <p class="ql-block"><b>花姐摄影</b>视频号</p> <p class="ql-block">而早春伊始,四川开始生产全国名优茶,我在峨眉山深处的茶厂<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亲眼所见:</span>西湖龙井的生产基地,福鼎白茶的生产基地,信阳毛尖的生产基地……也在鄂西山区的茶厂看见黄山毛峰的生产基地,信阳毛尖的生产基地……</p><p class="ql-block">我更是清楚地了解本地茶叶市场上隐形的价格鄙视链:湖北宜昌茶&gt;四川茶&gt;贵州茶&gt;广西茶……茶商不认是否有产地造假的可能,只认利润的多寡高低;茶农只认茶叶能否卖出,能否赚取微薄的利润维持生计!</p><p class="ql-block">至于真假,无人在乎,有利润就行;群体种,被名优品种取代,品质被噱头取代;中国名优十佳,<span style="font-size:18px;">核心产区本土原种</span>被虚假产地优良品种取代……美之名曰:市场流通,存在即是合理。</p><p class="ql-block">​保护本土原种,保卫中国茶,不仅仅是云南的事情,也是福建的事情,湖北的事情,四川的事情,贵州的事情,江苏的事情,安徽的事情,广东的事情,江西的事情,湖南的事情,广西的事情,河南的事情……可究竟还有几个人是真的在乎本土原种未来呢?看起来,至少我是这微乎其微之中的一员了!</p><p class="ql-block"><b>中国茶,何去何从?世界茶叶的话语权何时回归?还有指望回归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