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3月11日下午,宁陵县葛天中学语文教研组围绕何红举老师执教的《我的语文生活》专题学习活动课开展评课研讨。活动以“自评反思+同伴互鉴”形式展开,何红举老师率先剖析课堂得失,组内教师结合“游戏化教学”实践展开深度交流,共探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优化路径。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评课伊始,何红举老师以“刀刃向内”的态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复盘。他坦言,尽管本节课通过“火眼金睛—纠错广告招牌”“寻找最美对联”等游戏环节激发了学生兴趣,但仍存在三点不足:一是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对联创作环节因时间不足未能充分展示学生作品;二是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纠错”活动中活跃者集中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小组;三是游戏与素养目标的融合深度有待加强,如广告纠错后可增加“规范用语与创意表达”的思辨讨论。何老师表示:“游戏设计不应止步于‘热闹’,更要指向思维进阶和文化浸润。”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针对何红举老师的自评与课堂实况,胡冬霞老师从“游戏化教学”视角进行专业点评。她充分肯定本节课的创新价值:“‘火眼金睛’活动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生活侦探任务,‘最美对联评选’以文化寻根激活传统美学感知,游戏设计兼具趣味性和学科味。”同时,她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一是在游戏任务中增设分层挑战,如为广告纠错设置“基础纠错+创意改写”双轨任务,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需求;二是强化游戏过程的评价机制,如引入“小组互评”“积分徽章”等,提升全员参与积极性;三是深化游戏的文化延展性,例如在“对联创作”后可链接宁陵非遗文化,让学生为本地景点撰写楹联,实现“用语文服务家乡”。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教研组长总结道:“何老师的课堂敢于突破传统,胡老师的评课精准务实,本次教研活动既直面问题,又共寻策略,为游戏化教学与生活化语文的融合提供了新方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评课活动是葛天中学语文组践行“反思性教研”的生动缩影。通过坦诚自评与同伴互鉴,教师们不仅明晰了游戏化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更凝聚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共识。下一步,语文组将围绕“分层游戏任务设计”“跨学科语文生活实践”等主题开展课例打磨,助力语文教学从“知识课堂”向“成长乐园”迭代升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徐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