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紫金县蓝塘镇小学音乐老师参加“苔花开”培训第三天日志

自然小学

<p class="ql-block">  小组成员:陈海林,张锋,甘钧元,李雅芬,罗敏婷,梁仕英,杜纳,李思敏,邓懿霆,张丽花,黄洁仪,钟诗怡,邓妙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听了张展璧教授的《童声合唱声音训练的若干点》讲座,收获颇丰,对童声合唱教学有了全新认识。</p> <p class="ql-block">  张教授指出,气息是童声合唱的根基,关乎音准与音色。孩子们需学会腹式呼吸,像闻花香般,让气息下沉至腹部,使发声更稳定、持久。张教授引导大家在教学中通过“吹蜡烛”“闻花香”等游戏,让孩子感受气息的流动与控制,为合唱奠定基础。这让我们意识到,以往教学中对气息训练的不足,日后要强化这方面的练习。</p><p class="ql-block"> 共鸣在童声合唱里也很关键,它能赋予声音色彩与立体感。要引导孩子找到头腔共鸣,体会眉心的震动感,像哼鸣时的感觉。训练共鸣时,可用“lu”“mi”等元音,从低到高哼唱,帮助孩子感受共鸣变化。这种科学训练方法,能提升合唱的音响效果。</p><p class="ql-block"> 音准训练是童声合唱的难点。张教授提到,可借助音阶、音程练习,培养孩子的音高概念;通过合唱简单曲目,让孩子在实践中找准音准。同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避免出现声部偏差。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清晰思路,我们计划在今后教学中增加音准训练的时间和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对童声合唱至关重要。回到岗位后,我们会将所学运用到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气息、共鸣、音准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合唱社团,定期开展排练,提升学生合唱水平;加强与其他音乐老师的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为乡村孩子带来更优质的音乐教育,助力他们在音乐中绽放光彩,让“苔花”在音乐滋养下绚烂盛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