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林走了,无声无息地走了,就象徐志摩的那首诗:"悄悄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p><p class="ql-block">为林的中文名是茅为林,英文名是威廉·茅,从法律上讲,他是澳大利亚公民。上海有个著名的越剧演员叫茅威涛,为林与她应该是亲戚。</p><p class="ql-block">认识为林后,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朗诵,大概是从小在话剧团的家属院长大的缘故,为林的朗诵很小就达到专业水平。记得那些年聚会时,总少不了他朗诵的节目,朗诵最多的一首诗是《黄山松》,只见他字正腔圆 、激情澎湃,大有专业演员的风范。2019年一次聚餐时,我偶然录下了一段视频,是为林朗诵唐翼明老师的一首新诗:《东湖的水碧兰依旧》,这是一首回文诗,只是为林多年没有练了,居然会忘词。</p> <p class="ql-block">唐老师的旧体诗写得非常好,为林可以背十几首老师的旧体诗,那首《咏雪松》我就是在听了为林朗诵后才背下来的:</p><p class="ql-block">曾向千年雪山栽,挺拔自负栋梁材。</p><p class="ql-block">至今厌听游人语,只道婆娑不道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说到唐老师与为林的师生关系,1981年唐老师远涉重洋赴美求学,从香港、美国陆续给我们寄回明信片。唐老师给我的明信片上写着"无以为寄,聊报平安",给为林的明信片却写的是"好自为之"。为林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很有女人缘,老师叮嘱的苦心可见一斑。今年3月2日,唐老师得知为林去世后,在微信群里沉痛地写道:"为林为人善良,聪明而努力,一生过得潇洒快乐,唯一的遗憾是走早了一点"。大概这祘是盖棺定论吧,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尽在不言之中。</p> <p class="ql-block">为林也朗诵过我写的两首诗。回忆我们俩人的交往,经常伴有诗歌小说的记忆情节,可能我们都祘是"文学青年"吧,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場景一:1977年5月15日晚,我们一群人到汉口滨江公园玩耍,在长江边,不知是谁提出,看谁敢下水去游泳,结果有为林、训智和我下了水,岸上的有赵军和大江。晚上回家,我写了一首《春夜畅游扬子江》,开头我写道:</p><p class="ql-block">朋友,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可曾渡过这样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春天,一个迷人的夜晚,</p><p class="ql-block">我们畅游在扬子江上 ……</p><p class="ql-block">这张发黄的材料纸,居然保留下来,那一年,我24岁,为林19岁。</p> <p class="ql-block">埸景二:2004年4月的一个晚上,为林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我们一群人到洪山区的一家小歺馆吃吊锅,吃高兴了就唱起年轻时唱的一些老歌,回家后我难以入睡,起身写了一首《当我唱起老歌的时候》,开头几句是:</p><p class="ql-block">当我唱起那些老歌的时候,</p><p class="ql-block">一股激情会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过去的旋律经过时光的酿造,</p><p class="ql-block">彷佛都变成了醉人的美酒。</p> <p class="ql-block">場景三:2008年5月,那天是为林50岁的生日,我开车从武昌赶到汉口,参加他生日的公司聚会。在长江边,我匆匆写了一首诗:《飞来飞去的小鸟》,开头两句是:</p><p class="ql-block">你是一只</p><p class="ql-block"> 飞来飞去的</p><p class="ql-block"> 小鸟</p><p class="ql-block">时而亚洲</p><p class="ql-block"> 时而澳洲</p><p class="ql-block"> 总是在空中奔跑</p><p class="ql-block">为林不知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他逢人就说,"他说我是一只小鸟"那本抄有这首诗的纪念册一直就放在他公司走廊上的书架上,不知现在放到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在为林的办公室里,我曾读过他写的两部小说,都是打印稿,一部是写他在澳洲开车时,在荒无人烟的公路上撞死了一只大袋鼠,小汽车报废,只得打电话求助。小说不长,有点惊险悬疑的味口。</p><p class="ql-block">另一部是自传体小说,有几十万字,书稿堆在桌子上有半尺高,写他收听敌台,与老师同学的纠纷等,我建议他出版,并且我还写好了几千字的序言。三年前我到为林在棕榈泉小区的家中,在他书柜里翻到一本薄薄的小说,内容是前面书稿中的一部分。我很后悔当时没有拿走那本书,以致现在手头没有一点他的文字东西。</p><p class="ql-block">为林的独资威廉公司,专做规划设计,并且从澳洲请来参与过悉尼歌剧院设计的柯林先生,十年的时间,他们完成了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个项目的设计,设计书堆起来有半人高。</p><p class="ql-block">場景四:2012年12月 25日,为林因病住院,在看望他后,我写了一首《致为林》的小诗,并用手机发给了他,记不清他是怎样回复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林走了,象一只小鸟,他悄悄地飞走了,此时此刻,我脑海里响起一段旋律,那是歌手呼斯楞唱的那首著名的《鸿雁》:</p><p class="ql-block">鸿雁,北归还</p><p class="ql-block">带上我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歌声远,琴声颤,</p><p class="ql-block">草原上琴声忧伤……</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1日于武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