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晨曦到日暮:一场关于美的沉浸式修行

湘子

<p class="ql-block">艺术的星河,浩瀚而璀璨,每一位投身美术教育的工作者,都是其中熠熠生辉的星星。在这个万物生发的阳春三月,47名河南省高中美术名师培育对象,怀揣着对美育的热忱与追求,跨越山川湖海,齐聚于华东师范大学。3月11日上午8:20开班仪式拉开了培训序幕,仪式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党支部副书记张文国热情洋溢的致欢迎辞,班主任樊艺琳介绍培训的课程安排,强调了参观校园注意安全等日常事宜。</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副书记张文国</p> <p class="ql-block">课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课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厚重的文史楼</p> <p class="ql-block">年代感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华东师范大学校训</p> <p class="ql-block">物理、地理、生物楼</p> <p class="ql-block">物理楼</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儿童脑成像中心</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闻梅香</p> <p class="ql-block">宏伟壮观的物理楼</p> <p class="ql-block">师大操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海派漆艺,是沪上百年岁月凝练的艺术瑰宝;人工智能,为当下科技革新的璀璨明珠。当二者跨界碰撞,会为我们的美术教学带来怎样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大家怀揣着期待与好奇,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由马俊营博士带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派漆艺为例》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马俊营博士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派漆艺为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p><p class="ql-block">一、中国漆艺术&海派漆艺术?</p><p class="ql-block">二、人工智能时代的海派漆艺术创新与发展?</p><p class="ql-block">三、华东师范大学漆艺术的实践案例。</p> <p class="ql-block">首先,带领我们一起了解,何为中国大漆艺术。其次,我们又了解了人工时代漆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的。我们从了解中国漆艺术的传统、学习中国漆艺术技艺、掌握中国漆艺术技艺、运用中国漆艺术技艺、创新技艺这几个方面了解,马俊营博士又通过学习手段借助、实验效果借鉴、传播途径借用这三方面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漆艺术如何传承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马俊营博士讲到实践分享时谈到:</p><p class="ql-block">1、《漆艺》虚拟仿真实验</p><p class="ql-block">2、《脱胎漆器制作》</p><p class="ql-block">3、《中国屏风制作》</p><p class="ql-block">4、《海派勾刀技艺工作坊》,这个方面特别展开讲到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以及课时设置等。马俊营博士将申报国家一级课程《跨越时空-中国漆画作品虚拟仿真实验》与我们分享,震撼到我们每一位老师!同时,马俊营博士又跟我们一起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案与实践分享---《脱胎漆器制作》。最后,马俊营博士希望有更多的老师们参与中国漆艺术的传播中来!</p> <p class="ql-block">课后总结</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课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认真听课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首日培训的尾声,恰似一幅水墨长卷的起笔处,留白中蕴藏无限可能。让我们在未来十几日的研学中且学且思,且思且行,携手共进,砥砺深耕,共同驶向“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星辰大海;合力赓续“以美为媒,以情为线”的育人文脉,为高中美术教育谱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