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方正在输入…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然而,各类金融骗局乱象也频繁出现,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养老骗局”案例,深入探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案例简介:</p><p class="ql-block"> W叔叔已退休多年,独居的他名下有一处房产。某天,他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某养老机构业务员的电话,对方热情的向他介绍了一款“以房养老”的服务。这位业务员称W叔叔只需将房产抵押给养老机构,每个月就能够领取到高额的养老金,这样既能让W叔叔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又保留了W叔叔的房产所有权。W叔叔听后很是心动,当即表示要约见这位业务员办理相关手续。此时碰巧W叔叔的儿子小W回家看望父亲,W叔叔就兴奋地给儿子讲起了这个服务,同时还憧憬起了自己富裕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小W询问W叔叔是否看过合同条款,W叔叔说还没有,但是对方口头保证了以后每个月一定能得到一笔高额养老金。小W表示电话对面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是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而是不法分子假扮的,并当即在网络上搜索了几个“以房养老骗局”的案例给父亲看。案例中被骗的消费者,都是在被不法分子诱导后,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而盲目签字,最终不仅没有收到所谓的“养老金”,房子也被悄然过户至他人名下。W叔叔这才感到一阵后怕,自己险些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p><p class="ql-block">案例点评:</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不少消费者对新型金融产品的认知有限,缺乏必要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欺诈目标。本案中,不法分子利用W叔叔对金融产品了解不足的弱点,利用“以房养老”骗局诱导W叔叔签署合同购买服务,侵害了W叔叔作为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权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