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行走埃及🇪🇬(6)2025-2

井边蛙

<p class="ql-block">欧亚各大帝国对古埃及的侵略和征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一、亚述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前7世纪,具体在公元前671年。</p><p class="ql-block">亚述帝国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北部,在公元前7世纪逐渐强大起来,并开始向外扩张。它先后征服了巴比伦、埃及等地。亚述帝国的征服以残暴著称,其首都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狮穴”。对埃及的征服标志着古埃及第一次被外族征服和摧毁。</p><p class="ql-block">二、波斯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前525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亚述帝国在国王亚述巴尼拔手中走向巅峰,但在其死后迅速衰落。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与伊朗的米底人联手攻陷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解体。之后,波斯帝国崛起。波斯帝国在居鲁士大帝的领导下,逐步征服了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公元前525年,居鲁士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这是埃及第二次被征服。波斯帝国的统治对埃及产生了深远影响,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p><p class="ql-block">三、马其顿帝国的征服与托勒密王朝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前332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波斯帝国在希波战争中战败后,其势力逐渐衰落。而马其顿帝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崛起。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并在这里兴建了一座亚历山大城,这座城市后来成为整个帝国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标志着埃及第三次被征服。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帝国一分为三,其埃及总督托勒密一世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p><p class="ql-block">四、罗马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前30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经历了多位法老的统治,其中最有名的是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与罗马前三头的凯撒、后三头的安东尼均有密切关系。公元前31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公元前30年,屋大维大军围困亚历山大城,安东尼自杀,埃及艳后被俘。从此,埃及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存在,而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是埃及第四次被征服。罗马帝国的统治对埃及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古埃及文明的逐渐衰落。</p><p class="ql-block">五、阿拉伯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642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崛起。在哈里发欧麦尔一世在位期间,阿拉伯帝国迅速扩张。公元642年,整个埃及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这是埃及第五次被征服。从此,埃及伊斯兰化,并逐渐成为阿拉伯人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彻底中断并消失。</p><p class="ql-block">六、奥斯曼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1517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奥斯曼帝国在十字军东征退去后崛起于小亚细亚。其建立者是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的后人奥斯曼一世。公元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从此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这是埃及的第六次被征服。</p><p class="ql-block">七、大英帝国的征服</p><p class="ql-block"> • 时间:公元1882年至1952年。</p><p class="ql-block"> • 背景:19世纪下半叶,大英帝国逐渐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势力范围遍布全球各地。公元1882年,埃及成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直到公元1952年,埃及才获得独立。这是埃及第七次也是至今的最后一次被征服。大英帝国的统治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为埃及的独立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拉姆西斯二世之后的1000年,随着国力的逐渐衰落,古埃及在拥有了梦幻般的开局之后,开启了被异族统治的漫长历史。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成为每一个欧亚大陆上的帝国必须要拥有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征服埃及,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帝国的希腊精神小伙儿亚历山大大帝继波斯人之后征服埃及‌,并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一座新城——亚历山大,从此亚历山大成为地中海最繁忙的港口,甚至出现在中国古代史书中。</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在继位后,迅速平息了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实现自己的征服野心,亚历山大将目光转向了波斯。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历经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之战等重大战役,最终征服了波斯帝国的大部分领土</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地中海边垂钓的人。</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23年,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逝,他的军官们为了帝国继承权爆发冲突。</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5年,其中一位将军托勒密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定亚历山大港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托勒密王朝是一个希腊-埃及二元制王朝,统治者既是埃及法老又是希腊人的国王。王朝在统治期间修建了不少埃及神庙,并允许埃及自身文化传统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希腊与埃及文化的全面融合。亚历山大港成为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也是希腊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贸易枢纽。</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作为马其顿帝国的开创者,其征服行动奠定了庞大的帝国版图。而托勒密王朝则是在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由托勒密在埃及开创的一个新王朝,它继承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成果,并在埃及这片土地上融入了希腊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希腊-埃及二元制统治模式。</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的庞贝柱原是萨拉皮雍神庙(Temple of Serapeum)的一部分,该神庙是希腊-埃及神萨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庙之一,最初建于托勒密三世在位时期。</p><p class="ql-block">神庙很快被毁坏,只有石柱保存下来,成为航海者的航标。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期间,为感谢神明的庇佑,在公元291年(另有说法为公元297年)建立这根石柱,以示感恩戴德。</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位于尼罗河口以西的狭长地带,是埃及的最大海港和全国第二大城市。虽然一些资料中提到亚历山大人口约30万,但也有说法认为其人口已接近300万,成为非洲第二大城。亚历山大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连接欧洲与非洲的重要门户。这座城市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埃及后建立的。它曾是埃及的首都,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世纪,一直是地中海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亚历山大汇聚了古埃及、希腊、罗马等多种文明的精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凯特贝城堡、庞贝柱、古罗马剧场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等。</p> <p class="ql-block">托勒密王朝虽然以希腊人为统治阶级,但却没有扼杀埃及自身的文化传统,延续了木乃伊与《亡灵书》的使用,甚至修建了不少埃及神庙,埃及的神也被希腊人认同为自己的神,如太阳神阿蒙被等同于宙斯等。</p><p class="ql-block">尼罗河中岛屿上的菲莱神庙是专为纪念伊西斯女神而建。</p> <p class="ql-block">菲莱神庙融合了古埃及和希腊的建筑风格。其建筑主要采用粗壮的石柱和大块的条石,石柱顶端装饰有向外翻转的花瓣,造型各异,包括莲花、纸莎草、花萼和棕榈叶等,这些细节彰显了希腊建筑风格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菲莱神庙的壁画和石雕是其重要的艺术瑰宝。这些艺术品生动地描绘了古埃及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仪式,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窥探古埃及文化和信仰的窗口。壁画和石雕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展现了古埃及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菲莱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城南的尼罗河中的阿吉利卡(Agilika)岛上。它建于公元前380年至前362年间,正值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托勒密王朝。这座神庙是专为古埃及神话中的生育与繁衍女神艾希斯(也有说法为伊西斯)而建,是古埃及保存最完好的托勒密王朝庙宇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古埃及,伊西斯受到与其他埃及神一样的尊崇,包括每天都要供奉祭品。对她的祭祀有专门的二男二女四名祭司负责。她的核心圣地在尼罗河菲莱岛上,至今神庙遗址尚存。</p><p class="ql-block">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伊西斯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古埃及,还延伸到了古希腊、古罗马等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天主教中圣母子的形象,就与古埃及艺术中伊西斯怀抱年幼的荷鲁斯形象相似。古罗马时期对伊西斯女神的崇拜非常盛行,直到基督教兴起才逐渐消亡。</p> <p class="ql-block">伊西斯(Isis)是古埃及神话中的生命、魔法女神,被视为完美女性的典范,而且影响到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在内的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天主教中圣母子的形象,就与古埃及艺术中伊西斯怀抱年幼的荷鲁斯形象相似。</p> <p class="ql-block">艺术形象:伊西斯在艺术作品中常被描绘成头戴宝座头饰,慈爱地坐在椅子上,怀里抱着幼年荷鲁斯(埃及法老)进行哺乳的妇女形象。有时她也被描绘成手持莲花或悬铃木的女神,甚至与哈托尔的角色特征融合,头饰变为一对母牛角,中间有一日盘。</p> <p class="ql-block">随着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伊西斯女神崇拜在地中海地区广泛传播,并与其他女神形象相融合。当基督教兴起后,尽管异教崇拜被定为非法,但伊西斯女神的形象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与圣母玛利亚的形象相融合,圣母玛利亚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伊西斯女神的特征和功能。</p><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作为基督的生母,在基督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然而,在早期基督教中,玛利亚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圣母玛利亚的形象逐渐被塑造出来,并成为了基督教中的重要崇拜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伊西斯女神的形象和传说对圣母玛利亚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伊西斯女神作为完美女性的典范,以及她作为伟大母亲和忠贞妻子的形象,都被融入到了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中。</p><p class="ql-block">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西斯女神的崇拜逐渐受到冲击并最终消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原本崇拜伊西斯女神的信徒将他们的信仰转移到了圣母玛利亚身上。他们相信圣母玛利亚具有伊西斯女神的特征和功能,能够为他们带来庇佑和保护。这种信仰的转移在埃及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埃及的伊西斯神庙被关闭后,埃及人就把他们对伊西斯和荷鲁斯的爱转移到了圣母和圣子身上。</p><p class="ql-block">伊西斯女神与圣母玛利亚之间的联系不仅影响了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塑造和信仰传播,还对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埃及等地区,由于伊西斯女神的崇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当基督教传入这些地区时,能够更容易地被当地民众所接受和信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康翁波神庙是一座双神庙,供奉老鹰神荷鲁斯和鳄鱼神索贝克,内部保存有世界上最早的日历、外科手术器械、女人分娩场景的浮雕‌,和鳄鱼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鳄鱼神索贝克因与尼罗河的关联被视为水域守护者。同时,他的攻击性特质被赋予军事征服的隐喻,法老常以索贝克之名彰显武力威慑。</p> <p class="ql-block">丹达拉神庙是供奉太阳神的女儿哈索尔的神庙,哈索尔是埃及掌管美、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又被称为母亲神。</p> <p class="ql-block">多柱式大厅:罗马时期建造,18根巨型石柱顶部雕刻哈索尔女神头像,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丹达拉神庙于托勒密王朝末期,也就是埃及艳后时期完工。公元前51年,18岁的克娄巴特拉依据父亲的遗嘱嫁给她最大的弟弟10岁的托勒密十三世,并和他共同执政。</p> <p class="ql-block">丹德拉神庙(Dendera Temple)的建造时间可追溯至公元前54年托勒密十二世时期,并于公元前47年竣工。若以当前时间2025年计算,其历史跨度约为2078年。不过,部分文献提到该神庙始建于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05年-公元前30年),整体历史跨度超过2300年,但多数资料采用“2000多年”的简化表述。</p> <p class="ql-block">克娄巴特拉通晓9种语言,是第一位学习古埃及语的托勒密统治者。她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先后征服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者凯撒和安东尼,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据说神庙外墙上的雕刻就是克娄巴特拉和她与凯撒的儿子凯撒里昂。</p> <p class="ql-block">克娄巴特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又译克娄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至前30年8月12日在世,通称“埃及艳后”,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前51年至前30年在位。</p><p class="ql-block"> 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领托勒密一世获取埃及并建立这个王朝,托勒密王国深受希腊化文明影响,几乎多数托勒密王室成员都说希腊语,并拒绝学习埃及语言。克娄巴特拉是王室成员中第一个学会埃及语的,还接受古埃及信仰。因此,从血统上看,克娄巴特拉虽然是埃及法老,但身上流着的是马其顿希腊人的血。</p> <p class="ql-block">克娄巴特拉七世为托勒密十二世的次女(也有说法认为是第三个女儿),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员之一。起初,克娄巴特拉与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一同治理国家,之后根据古埃及的传统,她与亲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并共治。然而,克娄巴特拉为了成为单独的统治者,与托勒密十三世发生冲突,并遭到放逐。后来,她为了夺回失去的权位,与罗马将领尤利乌斯·凯撒结盟并成为其情妇,并与凯撒生了一个男孩凯撒里昂,重揽埃及的统治大权。前44年,凯撒遭到刺杀后,克娄巴特拉与马克·安东尼一同对付凯撒的合法继承人屋大维。</p> <p class="ql-block">蓝色天花板:穹顶壁画以深蓝色为主,描绘天空女神努特与黄道十二宫,展现古埃及天文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神庙主殿天花板的浮雕描绘了天空女神努特、十二星座以及诸神乘坐太阳船穿越宇宙,灵魂重生的冥界旅程场景。丹达拉星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古代天空的完整描绘。</p> <p class="ql-block">神庙主殿立柱大厅内有24根高达十五到二十米的哈索尔立柱,尽管在宗教战争中所有柱子上的96面女神面像都被人为捣毁,但残部依然在华丽的头巾下线条优美。</p> <p class="ql-block">神庙地下密室墙壁上的图像,据说是古埃及人已用电的有力证据,描述了一些人站在一个大型照明装置周围。它像一个“灯泡”,“灯泡”内部有一个像蛇形的线一直延伸到该“装置”底部。</p> <p class="ql-block">地下密室:包含祭祀通道与神秘浮雕,如“丹德拉黄道带”(现存卢浮宫)及疑似“电灯泡”的争议性壁画。</p> <p class="ql-block">丹德拉神庙融合埃及本土信仰与希腊,罗马文化,是探索古埃及宗教、艺术及天文学的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0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进攻埃及,杀死凯撒与克娄巴特拉的儿子凯撒里昂,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战败后自杀,从此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p><p class="ql-block">克娄巴特拉以其智慧、美貌和手腕,在古埃及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多位罗马重要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死亡代表着托勒密王朝的终结,也标志着希腊化时期的结束和东地中海罗马时代的开始。至今,克娄巴特拉依旧是西方文明中一个知名的人物,她的形象仍存于无数的艺术作品之中,她的故事也在许多文学、戏剧、电影中出现。虽然克娄巴特拉在埃及执政并被称为“埃及艳后”,但她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古埃及人,而是深受希腊化文明影响的托勒密王朝王室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