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围棋,古称“弈”,起源于中国,距今有四千多年历史,棋弈精神传承至今。 </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保山市,古称永昌郡、永昌府。围棋,在永昌始于唐,盛于明、清,为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厚爱。相传,永昌制作的围棋棋子是进献皇帝的贡品,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据地方文献记载:曾在翰林院任过职的明代永昌(今保山隆阳)人李德章采用保山特有的黄龙玉、墨翠、南红玛瑙等多种天然矿石,于1512年发明制作了质坚色润、细腻如玉、触子心舒、冬暖夏凉、隽永神韵的永昌围棋棋子,其制作技艺由家族世代相传,不以外传。永昌围棋棋子后被公认为棋中圣品,深受追捧。1539年,嘉靖皇帝将永子敕令为每年上贡之物,堪称国保。</p><p class="ql-block"> 清代咸丰年间(1860年期间),因战乱,烧制永子的李氏官窑被毁停产。民国初年,李德章后人重新恢复永子制作。滇西抗日战争期间,永子再次被迫停产。</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的1964年3月,陈毅元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到云南视察工作,询问永子的生产等情况。当得知永子至今仍未恢复烧制时,心情沉重地指示:”传统的工艺要恢复,我不相信保山就无人再烧出永子来”。1988年,李德章家族的后人,在地方政府(部门)关心支持下再次恢复永子的生产,经过近二十年的成千上万次试验,国宝永子的制作配方及工艺得以完整恢复,将这一传统工艺发扬光大。2021年6月,云子围棋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子已经成为保山乃至全国珍贵特有的体育资源和文化品牌。</p><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进围棋之乡云南保山时,必鉴永子之妙,享对弈之乐!世事如棋,需始终保持自制谨慎、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 周作明</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8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